重 逢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先人把他乡遇故知总结在人生四大幸事之中,可见在异地他乡见到久别的故友、同学的高兴,幸福的心情是何等的难以言表。 一九七一年七月的一天,我们接到张家正同学从北安永丰农场寄给我们的一封信,信中说他近期要到哈尔滨市出差,届时我们可以一聚。我们见到信后,心情异常激动。说起来我们从六九年三月来哈尔滨,到家正同年十月去永丰农场已经分别两年多了,后虽偶有通信,但始终不能见面,相互都十分想念。这次机会真是太难得了。于是,登生,维业,建夫和我,我们四个人就开始筹划接待家正到来的事情。同时我们把家正要来哈尔滨的事情告诉了俊友和景涛。景涛我们住在一个屯子里,说来就来十分方便。俊友住的离我们远一些。他需要提前准备。 说起七一年,是我们下乡的第三个年头。对我们这些人来说,劳动关,生活关,都已经过了,与当地社员的关系处理的也比较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进入了常态。特别是我们的同学比较团结。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养了鸡,养了猪。自留地种的小麦,可以吃面,房前的菜园里种了黄瓜,茄子,豆角等,招待客人没有任何问题。 家正来的这一天终于盼到了,我们几个人去市里接家正,在家的同学准备饭菜。下午五点多,家正和我们一起来到青年点(即我们的住处),由于提前准备工作充分,我们进屋后就开始操持吃饭。这次吃饭的人有建夫,维业,登生,俊友,景涛,家正和我,还有两位和我们关系挺好的社员正好赶上也参加了。由于桌子小,女同学都没有上桌。酒喝的是青梅露酒,菜除了在供销社买的肉罐头和水果罐头以外,其他像黄瓜,豆角,茄子,青椒,都是我们自己菜园里的。在当时这桌菜还是满丰盛的。特别是用我们自己的劳动成果招待远道而来的同学,心中更有一种特殊滋味。大家边喝,边吃,边聊。 聊,当然是以家正为中心,他也十分健谈。先说我们来哈尔滨的同学走了以后,剩下同学的一些事情。而后又说去永丰农场的事,说着说着就说到他自己。他到永丰农场后一切都很顺利。不长时间就在场部负责现金管理工作,即所谓出纳工作,由于他工作踏实,待人热情,上下对他都交口称赞。他自己对自己也很满足。 就在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下午对账时发现少了几十元钱现金!出纳把现金管少了,那就是你自己贪污了。当时他就懵了,自己反复回忆,查找,自己明镜似的没拿这个钱,可是丢钱的原因又找不到。那时几十元钱可不是小数,出纳把钱弄少了在农场也是大事儿,当时就被关了禁闭,他感觉自己太窝囊了。这时,有个哈尔滨来的女知青悄悄来到他跟前,对他说:你好好想想,都借给谁钱了,有没有人拿了钱没有给你写借条。一句话提醒了他,他忽然想起前两天一个连队的伙食管理员,快下班时从他那里拿走几十元钱,说是去买粮食,买完了就把发票送过来,没有打借条。第二天,家正就把这个事忘了,可是那个管理员并没忘,他见家正不摧他,也不找他要票,他就想自己把这个钱咪下。当时他借钱给管理员时那个女青年在场,他以为家正能想起来,到他被关了禁闭,她感到事态严重,才赶紧去给家正提醒。 家正经她提醒马上想到那个管理员借钱没有写借条,也没有还钱。就立即向领导说明了情况。领导把那个人找来一核实,经调查家正说的完全属实,还了家正清白。这回被关禁闭就是那个管理员了。通过这件事他和那个哈尔滨女知青也从相知,相恋,到相爱,结婚,这是后话。 那顿饭吃到很晚,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结束,晚饭后我们又继续聊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大家都没有睡意。但考虑第二天早上家正还要回哈尔滨,坐下午的火车回北安永丰农场,我们迫不得已意犹未尽的停止了聊天。 次日清晨,我们坐早班车送家正到市里,下午我们送他登上北去的列车返回北安永丰农场。在等车的空隙时间我们几个人照了一张合影,题了四个字“在哈重逢”。 我们和家正在哈尔滨重逢,可以说是天赐良缘,相逢的时间很短暂,但印象深刻,多年难忘,特别他那一段有惊无险的特殊经历,更让我对社会的千姿百态有了全新的认识。如今斯人已去,但他和登生,景涛的音容笑貌还深深留在我心里。说起来仿佛就是昨天。 田长贵. 写于2016.06.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