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的文化进化(3)

 叶晓锜 2016-06-22

三、人类文化进化第一次飞跃的成果

 

文化进化是人类继生物性进化的一次重大飞跃,这个飞跃使得人类从自然状态的动物世界中走了出来,进入了文化建构的人类世界。人类文化进化的第一个飞跃成果是:

1、符号的制作和使用。

获得了语言、文字、图画和数学符号使用和制作能力。

有了语言,人类运用语言符号系统,对各种经验对象进行名称和描述的概念构造,通过语言这个符号系统来进行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语言符号系统来进行群体成员间的彼此告知、讨论、交流和认同。当我们的头脑在进行思考时,在进行所想所思时,这样的思考和所想所思都是通过语言符号系统来进行的,离开了语言这个符号系统,我们的头脑就会回到动物时代,和动物一样只会直观的知觉判断,不会有抽象运作的思想,是不会对经验到的各种对象和事件进行名称和描述的,也谈不上把个体的思想和见解彼此告知、讨论、交流和认同,形成群体的思想和见解的。

有了文字,人类通过文字符号系统,实现了语言从部落口语上升到文字语言的历史上升,并由此获得了语词、语句和语篇的书写能力、表达能力、记载能力和构思能力,同时也使语言的使用得到文字书写的规范和统一。文字书写和记载的出现,使得人类大脑的记忆存储获得了一种外部载体,使各种对象和事件的名称和描述在书写和记载的文字印刷中得到了有效的广泛传播和保存的符号手段。

有了图画,人类通过图画符号系统,生成了图画形象的作业能力,把各种经验对象和事件以图画形象的方式描绘出来。在人类图画史上,我们看到了远古岩壁上关于狩猎时代的动物形象和狩猎场面;看到了人类生活情景的各种人物、器具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描绘;看到了山川地貌、乡镇、城市分布和道路走向的地图;看到了各种建筑、机械、产品、工具和工程的设计图纸;看到了上帝创世、天堂地狱、神话传说、科幻世界的各种形象想象,等等。所有这些使得人类的心灵获得了一种形象构造的抽象能力,这种形象构造的抽象能力赋予了人类形象创造的智慧和力量。

有了数学,人类获得了一种计量关系的推导能力。数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由数字符号、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构成的符号系统。数学符号系统和语言符号系统、文字符号系统、图画符号系统一样,都是从经验生活的实际需要的历史中创立的,是计量关系推导的抽象运作。数学符号系统的运用使得人类能够以数学推导的抽象逻辑,名称和描述各种对象和事件,例如,三角形勾股定律,圆周率,解析几何,微积分,电磁方程组,质能方程等都是用数学符号系统的各种方式来名称和描述各自相关的对象和事件的。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通过数理逻辑的抽象运作,把各种对象和事件转化为二进制的数字流,在各种编程应用程序中获得对象和事件的推导的。

2、认知的获得。

什么是认知,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至今没有被透彻地说明过。在学术研究中,简单的东西恰恰是最难获得透彻的说明,原因在于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被人们理解为是当然的和自明的,是不需要和也没有它的进一步揭示的。

然而认识这样东西并不是无需进一步揭示的。在国内学术界,自朱熹理学以来,人们讨论的是如何来获得正确的认识,如何来验证认识的真确性和绝对性,却始终没有进入到认识是一种怎样的相态,认识的主体架构是怎样形成的,认识和感知的区别在哪里,等等的基础原理的研究和揭示。在西方,康德的学说提了对认识的基础原理的研究,认为认识是心灵方式对经验对象的制作,即心灵以其知性的时空方式和理性的判断方式制作经验对象,生成认识,这是认识的本质所在和界限所在。尽管康德没有能够透彻地说明认识由来的载体方式和历史进程,他的知性和理性的心灵方式都是纯粹先验的。但康德的伟大则在于他提出了对认识基础原理的探讨,从而推动了哲学从外在的本原论走向了内在的认识论。康德的探讨由于始终被西方哲学的先验论传统所深深束缚,因而没有能够实际地从人类文化进化的历史进程中,揭示认识这种意识活动究竟从何而来,它的构成方式,以及这样的构成方式是在怎样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

认识起源于符号指称,是一种以符号为标识的名称和描述的构造,没有这样的以符号为标识的名称和描述的构造,被称之为认识的这种意识活动是无以在人类的心灵中,在人类的意识结构中发生的。当我们对各种对象和事件进行认识时,首先是运用符号的标识,不管是声音的符号标识还是图形的、文字的和数字的符号标识。其次要用符号的标识系统来名称和描述对象。例如,我们经验到的一个对象,我们首先要用一个符号来标识它,才能谈论它,认识它,于是就要给它一个名称,如把它名称为“山”,于是我们对这个对象就有了“山”的名称认知。接着,我们会用一串语词符号来描述这个被称之为“山”的对象,如“山是地面上凸起的高耸部分”等等,于是就从名称的认知进入到了具体有哪些特点的表述认知。这样,所谓认知在最基本的原理上,它是一种以符号为标识,对对象和事件进行名称和描述的构造。这样的构造的直接结果是在我们的头脑中生成了一种抽象的概念,即一种以符号为中介的,具有指称、定义和统摄构造的概念。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在于,当我们用一种符号标识的名称和描述为对象和事件的规定时,这样的规定就是一种以符号为中介的指称和定义的规定,当我们用一个具有指称和定义规定的概念统摄一切可以被统摄的对象和事件时,这个概念就拥有了一种抽象统摄的功能。由此,认识是一种以符号为标识的名称和描述的构造,起源于人类符号指称文化,发展于一种概念方式的生成和运作。

认知的出现,是人类文化进化的非常重要的成果。它使人类心灵产生了一种被称之为认识的意识活动和认识的世界,并使人类的意识结构在身体方式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获得了一种概念方式抽象认知的加入和联结,使人类的心灵从直观走向了抽象,从感知走向了认知,造就了人类和动物智能的分野。动物只有感知而没有认知,可以这样说,没有符号标识的名称和描述的构造,没有符号为中介的指称、定义和统摄的概念生成,人类就会回到的蒙昧的动物世界,只有身体方式的感知而没有概念方式的认知。

在《圣经》中,上帝制作了人类的祖先,即亚当和夏娃,只给予TA们知觉而没有赋予TA们认知。当亚当和夏娃在蛇的诱导下采摘和食用了智慧之果后,即刻认知到了自己赤身裸体的自我难堪,由此而获得了认知并犯下了为上帝不容的原罪,被逐出了无忧无虑的伊甸园。而人类文化进化的历史揭示,认知并不是人类的原罪,而是人类文化进化的历史成果。

3概念意识方式的生成。

什么是概念?查询百度得到的标准的教科书式回答是:概念(IdeaNotionConcept),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是本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对于概念的这种教科书式的解释,在我看来基本上是一种正正经经的瞎扯。

概念是一种意识构造,产生于人类符号指称文化。当人类的心灵开始以符号为标识的方式,名称和描述各种对象和事件时,这样的符号为标识的名称和描述的构造,就在人类的头脑中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具有认知意义的概念,这才是概念的本质和由来。黑格尔曾这样说过,概念是一切事物规定和联系的根本所在和全体所在。在真确的意义上,人类是通过概念方式统摄一切对象和事件,进行认识的活动和构造的,在这样的意义上黑格尔说的非常深刻,是概念赋予了事物的规定和联系,并成为一切事物规定和联系的根本所在和全体所在。

概念的出现最为重要的是,一方面,它造就了一种动物世界所没有的认识活动,身体方式直观感知的种种对象和事件被转化为了具有指称、定义和统摄构造的抽象的概念和概念事物;另一方面,它生成了一种概念方式的抽象运作,以及这种抽象运作的逻辑架构,并以由此逻辑必然地绽出了人类独有的思想观念,自我意识和精神求取,造就人类才有的概念方式的精神世界,以及将种种抽象运作构造的复合概念,反馈于经验实证求取的实践活动,把自然之物的利用提升为概念之物的创造,造就人类的概念方式的物质世界。

概念的出现、概念的抽象运作和概念的反馈经验实证求取的能动,使得人类的意识活动发生了新的构造,即概念方式加入和制导的,身体方式直观感知和概念方式抽象认知联结的意识结构,使得人类的意识活动不断地由身体方式的直观感知上升到概念方式的抽象认知,进而由概念方式抽象运作造就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在反馈经验实证求取的创造中,造就人类的物质世界。

4、概念之物的创造。

在自然状态的生物性进化中,动物世界中的各种动物产生了各自的自然之物利用的能力。例如,鸟类利用枝叶和枯草搭建鸟窝,河狸利用树枝和泥土筑建洞穴;猴子利用石块砸碎坚果;猩猩利用树枝钩食蚂蚁等等。

人类和动物不同,在文化性进化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头脑生成了日益强大的符号构思能力,特别是图形符号的形象构思能力,使得人类的头脑能够进行形象构思的创造,如生成工具的形象,机械的形象、建筑的形象,艺术的形象等等。并以各种形象构思制导肢体特别是前肢进行制作,从自然之物的利用走向概念之物的创造。人类的工具、机械、建筑、艺术,科技等等都是概念之物的制作和创造。概念之物和自然之物的不同在于,自然之物是自然世界的自在生成,概念之物则不是自然世界的自在生成,而是概念制导下的利用自然之物的制作和创造。例如,一个陶罐,一把石斧,已不再是自然世界的自在生成,而是一种概念形象生成,反馈于经验实证求取的制作和创造。

概念之物的创造在人类文化进化中,经过采集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以及当今的科技时代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一种愈益高级的概念之物创造的文明形态。照明、电器、塑料、汽车、巨轮、飞机、铁路、高速公路、大厦、电脑、互联网、光纤、激光、移动通讯、机器人、太空舱等等的概念之物制作和创造,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远离了地球的自然状态和对自然状态的改变。

5、自我意识的出现。

以符号为标识的认知出现,使得人类的心灵获得了一种概念方式的自我意识。

何谓自我意识是一个学者们至今搞不清楚的问题。

自我意识是一种自我认知,是一种概念方式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是建立在一套自我认知的符号系统基础上的。

许多学者往往把概念方式的自我意识同身体方式的自体感知混同了起来,认为动物也有自我意识。你去抓一个蚂蚁或小鸡,蚂蚁和小鸡都会逃跑,它们的身体方式的知觉会直观地感知你在抓它,这里显现的是身体方式感知的自体意识,而不是概念方式认知的自我意识。有些学者通过强制性的训练使猩猩获得了一种镜像认知,并由此认为动物也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能力的。可是这些学者忘记了:

第一,在自然状态下的猩猩是没有镜像认知的,这种镜像认知是在人类文化环境中的强制训练造成,对猩猩的自然生活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猩猩并不会由此用符号标识的名称和描述告诉我们,这是它的名字,这是它的书包,这是它的观点,这是它的追求,这是它的向往等等的自我意识精神构造和物质求取,并由此形成一套自我名称自我描述的符号系统。

第二,这恰恰证明了只有在人类文化的环境下,猩猩才能获得极为微弱的自我意识萌芽,即把镜子里的形象和自己联系起来,获得一种极不稳定的形象方式的自我认知,而离开了人类文化环境,猩猩的这种极为微弱的自我意识萌芽就会被猩猩的强大的自然状态的本能所吞没。

第三,在家养动物中,为家养宠物取一个专用呼唤的名称是人们的通例。在人类文化环境的驯养中,你只要用这个专用呼唤的名称来叫唤它,它就会作出知道是在叫唤它的自体反应。这样的自体反应是不是自我意识呢?显然不是,这里所建立的只是一种信号和自体的联系。对宠物来说这样的专用称呼只是一种和自体联结的信号,并不会由此用这样的称呼来自称自己,用这样的称呼来自我认知,告诉大家它姓什么,名什么,有什么脾气,有什么嗜好,心情如何,等等,并由此生成一套自我认知的符号系统。

自我意识是人类文化进化的成果,是一种概念方式的认知意识,是建立在一套自我名称、自我描述、自我联系的符号系统运作基础上的。只有把握了这样的基础原理,我们才能分清文化性的自我意识和生物性的自体感知的本质不同,从种种迷惑中走出来。

符号制作和使用,认知能力的获得,概念意识方式的生成,概念之物的创造,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人类文化进化第一次飞跃的重要成果,这样的飞跃成果,为人类文化进化的第二次飞跃积累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