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超薄化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手机制造商恨不得一下推出像纸张一样薄的手机来占领这个天天变化的市场。2016年6月9日,联想公司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新品发布会,展示的Moto Z智能手机,厚度5.2mm。 ▲Moto Z的超薄设计是在向一代传奇RAZR V3致敬! 厚度不是手机的唯一选项,却是永恒卖点! 从大哥大到功能机,再到智能手机,手机变得越来越薄!手机超薄化是手机主机厂的一个永恒话题,本文从全球知名手机厚度变化趋势入手,以技术工艺角度来分析如何实现手机更薄。 一 手机厚度的发展趋势 手机作为现代人的随身四宝“伸手要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之一,早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离身的重要工具,未来,身份证、钥匙、钱包极有可能被手机代替。更轻薄的手机,能够节省随身携带的重量和空间,不会成为拿在手中或放在包里的累赘,减少因为长时间打电话或玩游戏导致的手臂酸痛。 因此各大手机厂商也在不断加强技术研发,试图将手机做的更薄,比如将触摸面板与液晶面板结合的In-cell技术、将触摸面板与保护玻璃一体化的单玻璃触控技术OGS、更薄的金属材质背板工艺、“护玻璃、触控、液晶、中板,四合一”组装技术等等。目前,手机界主流的几个厂商之主流手机型号厚度在6mm时代,如下表: ▼代表性手机厚度趋势
iPhone 7最早可能于2016年9月份发布,很可能只有6毫米厚,是迄今为止最薄的iPhone智能手机。 随著材料、工艺技术的进步,可以预见,智能手机厚度将步入5.Xmm时代,甚至一步跨入4.X时代。 二 5mm时代,手机需要做哪些改变? 1.有机屏取代玻璃液晶屏 苹果将在未来的iPhone中配备AMOLED触控屏的说法早有传闻。按照网友在贴吧上的爆料称,今年推出的iPhone 7确认将搭载AMOLED触控屏,并且苹果还向供应商提交了订单,甚至已经开始了生产。UBI Research分析师Lee Choong-hoon预测,曲面AMOLED屏iPhone将会在2018年发布,AMOLED版iPhone将占据当年苹果iPhone出货量的30%,上述比例在2020年将增至80%。而到了2021年,AMOLED屏在苹果iPhone上的应用将会超过三星。 苹果拟采用AMOLED液晶屏,这种屏除可以做成弯曲的侧边外,还一个重要优点是比现在普遍使用的玻璃屏要薄0.7mm。
2.高比容的硅负极锂电池已经批量出货 手机厚度的压缩很大一部分程度来自于手机电池被压缩的空间。在电池技术相比其他硬件发展几乎止步不前的今天,手机不断增加的屏幕尺寸和日益提升的硬件配置,对电池续航都是严峻的考验。然而超薄的机身缩减了电池的空间和容量,无形中也就成为了手机续航能力较差的首要原因。再加上越来越多手机厂商选择电池不可拆卸的一体化设计。 手机中锂电池经历了钢壳锂电池、铝壳锂电池、聚合物锂电池三个时代,其共同特点是都采用石墨为负极,由于这种碳基材料的负极的可逆容量只有372mAh/g,最新的锂电池技术是一种叫硅负极的锂电池。硅碳材料代替石墨。研究员们发现一种硅元素(Li22Si5)的容量达到了4200mAh/g,是开发具有高容量电池极佳的材料。并且使用这种负极材料做成的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容量衰减,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再加上硅在地球上储量丰富,成本较低,因而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对于目前石墨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硅负极电池可以使电池充电量相当于前者的10倍,当然,这种提高是理论上的,还需要正极材料的配套改进,目前,在南京量产的硅负极锂电池,容量提升了30%。
比容是锂电池容量与体积之比值,越高则相对体积的电池容量高,若提升了30%容量的锂电池在手机中使用,则同样的容量,体积可以缩小30%,折算到厚度方向,3000毫安时的锂电池,厚度可以减少1mm左右。 3.音频3.5mm毫米耳机接口将被取代 iPhone 7将取消3.5mm耳机接口,转用Lightning接口耳机取代基本上已被确认。而其他手机都会在不久的一年时间内,转用一种新的充电、数据传输、音频传输的接口。
Type-C,它是USB接口的一种连接介面,不分正反两面均可插入,大小约为8.3mm×2.5mm,和其他介面一样支持USB标准的充电、数据传输、显示输出等功能。Type-C由USB Implementers Forum 制定,在2014年获得苹果、谷歌、英特尔、微软等厂商支持后开始普及。
另外,有传闻说苹果会在iPhone 6s上用Type-C取代Lightning接口,结合Type-C支持音频信号传输的特性,早前苹果要取消耳机接口的信息并非空穴来风。所以得益于Type-C,今后的手机上很有可能只有一个接口。 从现在的趋势看,Type-C取代Type-A/B介面是必然的结果,其拥有的纤薄性、便携性、拓展性特点都助其在与众多接口的竞争中胜出。
三 5mm超薄手机时代,哪些制造工艺可能会流行? 1.高刚性的钛铝合金用于手机中做结构支撑件 2012年苹果刚刚推出iPhone 5不久,人们还在津津乐道iPhone5更加纤薄的机身和金属材质质感的时候,就有不少网友在论坛和微博发帖,称自己坐到了新买的iPhone 5上,结果手机被坐弯了。iPhone 5为了做到更轻更薄,采用了全铝材质的外壳,另外为了增加显示面积采用了更长的4吋屏幕(与iPhone 4/4S宽度一样),才造成了这样的后果。也就是说,面积大,厚度薄,相比面积小时更容易被弯曲,更需要提升手机的结构件的硬度、强度。 目前手机中铝合金是采用硬度高的航空铝合金,应对厚度在6.Xmm的手机还勉强合适。但是手机厚度再变薄,金属材料用得少了,相应的则需要考虑采用钛铝合金、不锈钢或者液态金属了来增强材料的强度了。 ▲液体金属BMG、不锈钢、铝合金、塑料等强度、刚性、成型、量产性对比
钛铝合金、液态金属,都适合做外观和结构一体化的支撑件,如手机边框和底盖、后盖等。
2.纳米注塑技术,使得手机结构可靠 纳米注塑是一种异种金属材质通过注塑连接在一起的技术,先把金属在药水中处理,界面形成微纳米孔洞结构,再通过注塑,把金属和塑胶在模内注塑在一起。纳米注塑的钛铝合金剪切强度与采用不锈钢、铝合金差别不大,但是其拉伸强度提高了20%以上,这种材质是用于超薄手机最佳选择。
金发科技、华力兴等企业都推出了系列纳米注塑高分子材料,尤其是能“纳米注塑+LDS”双功能材料,使得纳米注塑再往后延伸到天线制造环节,制成“塑胶-金属-天线电路”完美的组件。 四 5mm时代,超薄手机如何保持良好的信号? 手机厚度这几年一直在变薄,天线频段一直在增加,可是手机射频指标确没有降低要求,天线信号是一个“场”,需要空间支撑,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手机天线也一样,净空、天线与地线有一定距离,天线图案向3D方向延伸,这是做好指标的要点。手机超薄化,把天线图案压迫到一个近似平面的空间,再用传统的FPC(柔性线路板)来做天线,有一定难度。 1.FPC天线,将终止于5mm厚度时代,LDS技术将是主流工艺 手机塑胶沟道复杂,FPC不能共形贴合;FPC粘贴时侯,用到大量人力资源;FPC粘贴在塑胶上,有两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癌症”:
因此,LDS技术(激光直接成型电路结构技术,立体电路制造的一种技术,天线直接做在塑胶壳体上),为何这么快就替换了FPC天线市场,既省组装的人工,又提升了天线指标的一致性。 2.手机天线在5mm厚度时代的空间位置 手机进入5.X厚度时代,天线制造位置前盖板、底盖中、中框上(中板):前盖中即手机“TP触摸屏+玻璃盖板+塑胶五金结构件”上,这种一体化组装TP盖板技术,是群创2016年6月推出的工艺,提高了贴合速度20倍,良率也进一步提升到99.9%,而在这种一体化TP盖板上制造好GPS、wifi、蓝牙天线,更是一种创新的制程,其又省了组装成本和改善了手机行业另一个老大难问题:GPS天线信号难调到满意效果。很多型号手机,在给运营商测试时候,GPS定位时间长,因为天线增益低。GPS天线需要“见天”,最佳安装位置在面板听筒附近,而把GPS天线做在TP盖板上是最佳方案。 而底盖若是金属机身的话,手机天线制造在“纳米注塑结构件的塑胶上”,如下图中红圈所示:
|
|
来自: 徒步者的收藏 > 《科学,技术,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