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几 天 · 接到国家一个任务, 采访一个极其※※的人。 做功课。 起初 读到一首诗,《疯狂的欲望鸟》, 作者傅强,怕了。 之后 看到一件陶艺作品,《矗》, 作者傅强,还怕。 再后 看到一幅铁艺作品,《老绅士》, 作者傅强,更怕。 最后 看到一本画集,《致树》, 作者傅强,我……不敢去了。 43个小时后,见面。 初一看,像李宗盛;细一看,比初一看更像。 都很酷,都爱笑。 5小时前,我不想来;5小时后,我不想走。 回到家,稿子果然不会写。一周过去,写了几遍都惨不忍睹。 终于,我决定不写了,让傅老师自己来写,我只做一个偷懒的打字员。 第一站,展室。 推门就看见这哥们儿,傅老师说它叫《守望》。我觉得像个门神,所以被放在门口。看样子不太好说话。 · 观 者 · ........................................... ◎先看,该看的太多了。从一个路口走到下一个路口,能写一部长篇小说,我深信是如此。 ◎多看,每个人都有故事,都很辛苦。虽然无法帮助,但还能去看,去思考,去想象。做人要有怜悯之心。 这是个45岁以上的中年女人, 她需要奔跑。 ▼ 《独行的女人》 她45岁了,孩子已经长大,不需要再把所有的精力都投给家庭。她现在要选择自由,选择自我。她应该奔跑。 我在小便池里捡到了她的“头”, 她的身子是一块废木,我想这样她就可以跑得很快了。 她看上去很神气,对吧? · 爱 弃 物 者 · ........................................... ◎我爱去垃圾场、废铁站,那里是我的图书馆。向它们做个简单地自我介绍,然后我们交谈。聊熟了,它们便会对我提要求,要这样要那样。 这只猫我早就见过。 ▼ 它是只早产猫,我见它时,它怀孕了。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花婆。 弃物启发了我,看到它们,我想起被遗忘的从前,被打断的过去。 重遇过往,我将它们紧紧抓住,变成永恒。 ▼ ▼ 手稿与作品是最有爱的“前世今生” (用“萌”来形容这手稿如何?) 这个是《黑龙》,我用农村剥玉米的机器做的,你们这个年纪的应该没见过那玩意儿。 ▼ 还有一条《红凤》 ▼ (它们肯定是夫妻,我想) (这个我没开口问,红色的或许是个筢子) (耶稣,绝对的) 源于无意,成于匠心, 或许这就是傅老师说的 “我的作品从不准备,却又准备的极为认真”。 ◎小时候,母亲说不可以用手指天上的彩虹,不吉利,会长疮。本不想指,知道了,反而忍不住。有天把手藏在衣服里,隔着布偷偷指了一下,什么也没长,真好。 ◎如果有人叫我“老铁匠”,我会很高兴。 · 为 父 者 · ........................................... ◎家长的压力难道比孩子还大? ◎孩子没有不好的,只有不被理解的。 ◎为什么不给孩子他们想要的?他要,说明他需要;他买,说明值得买。 (父女三人的联合之作) ◎为什么要为考试批评孩子?考试,就是路尽头的拐弯,必须要拐,不拐没路了,那就拐吧,拐完就完,仅此而已。 女儿喜欢给我扎头发,我也喜欢。把头给她,让她扎。多好玩儿! 女儿喜欢给我画画,我也喜欢。把身体给她,让她画。多好玩儿! 她扎成什么,画成什么,很重要吗? 你是为了那个结果才和孩子玩儿的? 我认为孩子最需要的,是安慰。 (不来点儿动作,“艺术家范儿”会打折) · 为 师 者 · ........................................... 当老师挺难,你总得教学生一些你不想教的,教了也没用的,可没办法,不教不行。 我常在想,当老师最需要教学生的是什么? 思考。 (傅强陶艺作品) 别总拿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要求学生,他经历过吗?他体验过吗?那他为什么要去懂得你的懂得,理解你的理解? 我经历过文革,学生没有,所以我深沉? 我坐马车,学生坐高铁,所以我高贵? (傅强作品) 每个时代的内容和中心都不同, 不能强人所难,那是不讲理。 信任学生,在他喜欢吃肯德基的年纪就给他吃肯德基;等他到了想吃羊肉泡馍的年纪,肯德基他自然就不吃了,那时候再给他吃羊肉泡馍。 不要去打乱顺序。 (傅强油画作品) 肯德基哪里不好?我就挺喜欢肯德基。简单的环境,简单的吃法。到了就点,点了就吃,吃完就走。 大馆子吃饭太折腾了,点菜、吃菜、打包,真麻烦。所谓“打包”不过心理安慰罢了,摆出一副勤俭节约的样子,带回去还不是扔了了事? 真怕学生弄出的东西和老师一样, 没意思透了! (这张的主角是手中的烟) · 为 友 者 · ........................................... 交朋友可以说是种“巧合”。 第一眼就看不下去觉得不对劲的多了,那个没办法。 (傅老师说宗教应该是给人带来快乐的,得有笑容。你看他们交头接耳的,说不定在讨论明天的股票) · 为 思 者 · ........................................... 传统和现代的结合,真不是那么容易的。打着“结合”的旗号,胡乱揉捏、编造,那是“妓女心态”,低级地卖弄! 继承传统,不是为继承而继承,变成任务就没劲了,得弄明白继承后用来干什么。 背诗,背会了干吗?为什么要背?因为要背所以要背? 背,还差得远。 要融进去,还得分不开。 (称它为“手撕卡纸”,傅老师会不会生气?) · 为 艺 者 · ........................................... 艺术家就是个表达者,把感觉表达出来而已,仅此而已。 艺术,只发生在过程中;过程结束,艺术终止。 艺术家不需要评价,也不在乎评论。他们没有定论,也不会停止。 艺术,就是生命与生活本身。 (听说是刷墙的师傅们留下的刷子) 别要求艺术家为时代、社会负责,那不是他们该干的事。他们只负责于自己的情感和精神,只负责为他人带来快乐。 我的作品,从来不辅助谁。 (傅强油画作品) · 为 策 者 · ........................................... 筹划富平陶艺村,只有一个目标,定了就不会改:国际性。 所以,有门槛有条件。 一 这里不建中国馆。 二 没人因为你是外国人就一定让你的东西参展。 三 不论你是谁,在这儿做的东西就得留在这儿。 四 我这儿只展不卖。 (傅强作品) 老外能照做,不论多牛的大师,连个随手做着玩儿的小杯子都不会带走。作品不能展览,放在车间里也很愿意。 中国人就比较麻烦,总要告诉你他的东西在北京是能卖几万的;明天丈母娘要来玩儿能不能派车接一下,去附近的地方旅游能不能派车送一下。 我送过最远的“附近”是敦煌。 (我严重近视的同事问傅老师这是用多长的铁丝拧的。傅老师楞了两秒:用笔画的。我想这位同事以后看3D电影不需要戴那个眼镜。) · 为 商 者 · ........................................... 装饰公司开起来,是陕西同行业第664家。 还干不干? 坐在桌前想了三天,干。 之前是有663家了,但多是放一枪就跑的“兔子”。 怎么干? 想给别人做装饰,先把自己装饰好,从拿到那一年的“优秀办公环境奖”开始。 (墙) 对伙伴,我只有一句话:“抱歉了,20年也没能让你们成为富人。” 说来也都是当经理的,还得去一线,跑现场。 但我不后悔,他们也不后悔。 哪有那么多富人给我们当?良心不要了? (香烟又出来抢镜了。傅老师说戒了好几次都没成功,但自己吸烟不过肺,就是喜欢这个抽烟的过程和动作。两根手指夹根烟,怎么想都很帅) (八成就是在夹着很帅的香烟时设计出了很帅的签名) · 表 达 者 · ........................................... (1981年,第一届“西安现代艺术展”在西安举办。作为策划人、参展人、举办人,傅强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第一批接受者、学习者、传播者、创作者) 和几个同学在教室一合计,决定干,先从解决场地开始。 没想过要去挑战,也没有跃跃欲试,只是心里积压了太多,必须找个方式表达。 文革10年,憋得太难受了。 (傅强作品) 就像力的反作用,弹簧压得越狠,弹得越猛。 来了近10万人,工人、干部、教师、农民,我们在作品前激烈地争论、争吵。 集体的表达,一个时代的人需要表达。更接近于动物的本能,需要表达的本能。 这是伟大的,胜过无病呻吟百倍。 可惜,现在的人好像都不爱说话了,爱躺着,敷个面膜,贴个黄瓜,都闭着嘴,不说也不动,很祥和。 (工作室一角,掩不住的艺术家气息扑面而来) · 为 醉 者 · ........................................... 我昨天才从呼伦贝尔回来,那儿喝酒真是用碗的。 喝,就会醉,喝不喝? 喝。 醉,那就醉。 总有人爱在别人给他倒酒的时候不停地说:“行了行了,不能喝了,要醉了。” 多扫兴! 而且那分明在说谎,再来三杯他也醉不了。 醉就醉了,醉也醉个痛快。何必扫兴,招人讨厌。 一条街,一辆车也没有,偏放个警察过去,干吗呢? (一个大写的笑容) · 他 世 界 · ........................................... 这个社会天天都在变,要参与,要服务 。 脱离了社会与他人,把“假象”当做目标,生存的意义在哪里?信仰还用来干吗? 但独处也很重要。 我有一个只属于我自己的世界,我的“后园”。那里只有我自己,还有一把谁也进不来的锁。 门外,有我所有的亲人、朋友、伙伴,有我自己亲手制造的“热闹”;门内,只有我自己。 人需要独处,在独处中安静、思考、充电、研制武器,然后打开门,朝门外发射。 独处, 可以创造全世界, 获得全世界。 (从一个水库捡回来的石头,但哪个水库我不记得了) · 他 人 · ........................................... ◎我喜欢工程师,他们能造出那么多有用的东西,真厉害。 ◎同样的东西,工程师能做出机器,我能做出艺术品。如果有一天,把工程师和艺术家聚在一起,对着同一件东西让他们说出不同的看法,是不是很有趣?我一直想做这件事。 ◎我喜欢帮我做铁艺的工人师傅们,和他们的合作更似一场愉快的谈笑。后来在我不在时,他们也自己开始做东西了,在弃物中产生联想,发现趣味,做好了拿给我看。那很好,是很好的艺术。
采访结束后,想跟傅老师要一幅作品,桌子上有几幅手稿,希望他能为我们写两句话。 傅老师说要专门为我们画一幅,我们来定主题,任何都可以,想好了告诉他,他专门为我们画。不过最近要筹备去意大利的展览,明天去办签证,可能需要我们等等。 临走,在厨房发现一幅签满了名字的油画。傅老师临时起意,让我们也签一个。尽职尽责的同事签上了我们集体的名字“拾文化”。 专门画一幅,会不会很耽误您的时间? 不会。我的时间,谁捡着就算谁的。 傅强,男,1956年6月30日出生于西安市,祖籍山西。 现任:富平陶艺村常务董事、总经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理工大学客座教授、高级室内建筑师、陕西工艺美术大师。 1974年进入西安美术工作团。 197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 1981年举办了《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 1993年出版《傅强画集》。 1982年建立文宝斋。 1986年参加英国爱丁堡世界青年艺术节。 1995年组建西安大彩设计工程公司。 1997年策划富平陶艺村。 将 一切生活中能用的物件 都拿来作为自己人生的道具, 并在我们的兴趣里完成它们。 现在购买,随书附赠精美笔记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