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最关键的是道路

 解决人生问题 2016-06-23

21.最关键的是道路

【原文】日出于地,万物蕃1息,王公居民上,以明道德;日入于地,万物休息,小人居民上,万物逃匿。雷之动也,万物启;雨之润也,万物解2。大人施行,有似于此,阴阳之动有常节,大人之动不极3物。雷动地,万物缓4;风摇树,草木败。大人去恶就5善,民不远徙,故民有去就也,去尤甚,就少愈。风不动,火不出;大人不言,小人无迹。火之出也必待薪,大人之言必有信。有信而真,何往不成!河水深,壤在山;丘陵高,下入渊。阳气盛,变为阴;阴气盛,变为阳。故欲不可盈,乐不可极。忿无恶言,怒无恶色,是谓计67。火上炎,水下流;圣人知道,以类相求。圣人偯8阳,天下和同;偯阴,天下溺沉。

【译文】太阳从地面升起,万物就会繁殖生长,君王公侯居于民众之上,就会彰明道路和规律;太阳落入大地,万物就会休闲歇息,小人居于民众之上,万物就会逃避藏匿。春雷响动,万物就会启动;雨水滋润,万物就会舒解。大人施行,就象这一样,阴阳的行动有常规有节制,大人的行动不穷尽万物。春雷动地,万物苏醒;疾风摇树,草木衰败。大人去除邪恶靠近善良,民众就不会向远方迁徙,所以民众也有离去与靠近的,离去的多,靠近的就少。风不吹动,火就不会冒出;大人不言说,小人就没有痕迹可寻。火焰的冒出必须要加薪柴,大人的言说必须有诚信。有诚信才能真实,何往而不成呢?河水深邃,土壤在山;丘陵高耸,水流入渊。阳气强盛,就会变为阴气,阴气强盛,就会变为阳气。所以欲望不可以满盈,快乐不可以穷尽。忿懑也无恶言,恼怒也不变脸色,就称之为具备了谋划。火向上升,水往下流;圣人知晓道路,按照同类的相求。圣人依靠阳气,天下人就会和同;依靠阴气,天下人就会沉溺衰亡。

【说明】人类、万物,所依靠的是阳气,是温暖,离开了阳气,地球就是一个冰球,万物就不可能化生。秋季来临,阳气就潜入地下,冬至开始,阳气就开始上升。所以圣人的言行就象阴阳二气的互相交通一样有常规有节制,有诚信。而小人,是想到哪里做到哪里,想起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且也不愿意遵循道路,所以他们没有常规没有节制,所以也没有诚信。因此,最关键的是道路。

——————————————————

【注释】1.蕃:(fan)《易·晋·辞》:“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周礼·地官·大司徒》:“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郑玄注:“蕃,蕃息也。”《管子·小匡》:“五谷不蕃,六畜不育,而蓬蒿藜藋并兴。”《管子·五行》:“郁气息,民不疾而荣华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玉篇·草部》:“蕃,滋也,息也。”这里用为滋生、繁殖之意。

2.解:(jiě姐)解开、解放、《墨子·公输》:“解带为城。”《荀子·非十二子》:“闭约而无解。”《仪礼·大射仪》:“解纲。”

3.极:(jí吉)《管子·小问》:“质信极忠,严以有礼。”《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不得极夫游之乐。”王粲《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这里用为穷尽、竭尽之意。

4.缓:(huǎn)苏醒,复活。《文子·上德》:“雷动地,万物缓。”《广韵》:“缓,舒也。”

5.就:(jiù旧)《书·秦誓》:“则曰‘未就予忌’。”《诗·小雅·我行其野》:“昏姻之故,言就尔居。”《诗·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管子·乘马》:“因天材,就地利。”《晏子春秋卷五·内篇杂上》:“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庄子·齐物论》:“不就利,不违害。”《荀子·劝学》:“金就砺则利。”《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犹兽鹿也,唯荐草而就。”《广韵》:“就,即也。”这里用为靠近、走近之意。

6.计:(jì季)《韩非子·存韩》:“计者,所以定事也。”《国语·吴语》:“以能遂疑计恶。”《战国策·秦策》:“计者,事之本也。”《战国策·赵策》:“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广雅》:“计,谋也。”这里用为商议、谋划之意。

7.得:(dé德)《管子·心术上》:“求之者不得处之者。”《孟子·公孙丑下》:“不得,不可以为悦。”《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明主者,鉴于外也,而外事不得不成。”《礼记·郊特牲》:“阴阳和而万物得。”这里用为具备之意。

8.偯:(yǐ椅)“依”的别字。《孝经·丧亲章第十八》:“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这里用为依靠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