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省丰城市“学前”刘氏

 丰城往事 2016-06-23
江西省丰城市“学前”刘氏,堂号“敦本堂”。字序为“……功、德、传、芳、远;光、华、奕、月、兴。”目前知丰城市“学前”有三个支系刘姓后裔,一支为高安均山,一支为高安金沙,我这一支因“文革”时烧毁族谱,暂不明了。现为寻源,发表此帖,敬请协助。
      先说一下丰城市“学前”地域名。
      在丰城市境内,曾叫“学前”这一地域名的地方,有两处。一处为前汉(公元前)时期,在现在的淘沙镇的东南方向建有“学宫”,其“学宫”前的一些地域,以建筑物“学宫”起名,地名为学前。其地域范围,目前不易考校。(丰城邹氏族谱有这一“学宫”的记载。)
      另一处是位于现丰城市老城区城东方向的一个以“孔子庙”这一建筑物起名,以“孔子庙”为中心地,围绕“孔子庙”的前(南)方、东边、西边的一较广的地域。现为丰城市剑光镇和平社区的部分地域。东起东门,南接沙湖,西南自考棚巷(老名蓝家巷)起,接沙湖北面。西自汤家巷与现丰城市妇幼保健站交接处起。北为学背湖。
      丰城县志及“丰城剑苑”杂志二OO三年十二月刊印本记载:“孔子庙,始建于唐永徽二年(公元六五一年),成规模于宋绍兴十三年(公元一一四三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又丰城市文化志记载:“孔子庙,原为“学宫”。在今丰城中学校园内,宋绍兴十三年,元、明、清朝数次修扩建。民国廿三年(公元一九三四年),修建后,改名‘孔子庙’。”
      从以上记载可以知道,“学前”这一地名是以建筑物“孔子庙”(即“学宫”)起名的一个命名地,其地域名叫法具有千余年历史,居住在这一地域的人员,不少姓氏在族谱上都记载着“丰城学前”这一地名。直至现在还有不少中、老年人把这一地方呼叫“学前”。解放(一九四九年)以后,随着“广场”的建立,以及“丰城中学”的成熟规模的建设,才渐以淡忘,不再叫“学前”这一地名。
      “学前”这一地名是丰城市老城区中一个相对较广义的地域名,不是具体的地址(村址)名,所以自古至今市(县)城地图上是不可标示的一个地域名称。合了一句老话:“九家十八姓。”在那个不很大的地方,呼“学前”姓氏的有黎、夏、饶、邱、涂、万等许多姓氏。
      拜读“刘氏逊公支下联修族谱”杂录,一六五三[癸巳]年(清、顺治十年)旧序中“光训子桧任荆州判,改丰城训导,居学前。生三子,长:纯金……子昭幼子:明远复迁居丰邑南乡之拿岗荷溪是为荷溪刘氏之基祖”。
      上文中“……明远复迁居丰邑南乡之拿岗荷溪是为荷溪刘氏之基祖”这段文字,意义有歧,其原意是怎样的定义,现无从知。首先要弄清“丰邑南乡之拿岗荷溪”这段文字中的“之”字的含义。
      这个“之”字在这里如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那么所表示的是领属关系。
      这个“之”字在这里如为虚用,则可理解为一个断开语句的字。
      根据《刘氏逊公支下联修族谱》所记录,“拿岗”、“荷溪”都是支系地名。“丰邑”可直释为丰城。“南乡”丰城没有这个地名,但可有两种意义的解释:即“南边的乡村”和“南庄”。
      我把两种意义试译下:
      1、“丰邑南乡之拿岗荷溪”——丰城南边乡下的拿岗、荷溪。
      2、“丰邑南乡之拿岗荷溪”——丰邑南庄、拿岗、荷溪。
      当然,第一种释义可能更接近原意,但第二种释义也不能说不通。如果就第一种意义的话,原文大可不必加方向词“南乡”二字进入语句,是丰城张巷镇的人(拿岗、荷溪都是张巷辖区。)都知道张巷位于丰城的南边。假如第二种释义成立,则“丰邑南庄天銮公支下”与“丰邑南庄”文字就吻合上了。(以上分折当否?敬请指正,因我不是研究文字工作的。)
      以上的解释不足以认定为“桧”公为我学前《敦本堂》始祖。但巧合的是桧公“字:执中。宋、淳祐时任荆州判,改丰城训导。见地肥沃,遂迁学前居住。”查“宋、淳祐时”为南宋理宗赵昀皇帝在位的淳祐年间的皇帝位号,为期十二年,自1241年——1252年,距现今2006年765年。而我学前《敦本堂》从目前认可的世系——即“芳”字辈为廿四世系,现已出世的人员到了“兴”字辈,为卅一世系。那么765年÷31世=24.67年,和平均24——25年为一代,是相当吻合的。有一种可能,即“桧公”来丰城学前定居时期,而恰巧学前刘氏《敦本堂》之始祖也是那个年代来学前定居,那么这样的巧合那真是太巧了!但是,又有一点是没有巧合的,即《敦本堂》和《敦睦堂》的堂号名称,很多姓氏人员不知道自己的堂号。而我所走访的参与了《刘氏逊公支下联修族谱》的支系如:铜湖、北头、铁路岗上、荷溪、衙里都不知自己有何堂号。仅艾岗支系知道他们的堂号为《敦睦堂》。这一次丰城学前刘氏《敦本堂》(指剑光镇居住人员)如果没有和“丰邑南庄”刘姓联系上,也从没听说过《敦本堂》的堂号。这两个堂号的名称来源现不清楚。
      堂号和字派的使用只说明在一定范畴内的支系人员是较近宗的关系,较多不同堂号和字派的支属其源始祖,就是一人。
      查阅逊公支下世系,逊公(第一世)→桧公(第十五世)→明通﹑明适﹑明达 ﹑明远﹑明远(第十九世)
      第十九世中四兄弟,唯有幼子明远公有后续族谱纪载,其长子明通公﹑次子明适公﹑三子明达公均无记录文字。
      敬请和逊公始祖一脉的宗亲人员,留心逊公支下第十九世中长子明通公﹑次子明适公﹑三子明达公文字记录信息。有知情者请和我联系。
      另提供我们已知的较早几位先祖名讳:
      天如公,名:荣溥;字:天如。行六。生于一六五九[已亥]年(清、顺治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巳时。死于一七二七年(清、雍正五年),正月卅日子时。选择于一七二八年(清、雍正六年)十月初八日,安葬于茨
      里戌时下巳。棺葬。墓方向座北向南,偏西北—向东南向方向三分(五度)。(迁徒地不详。)
      天銮公,迁丰邑南庄。(江西省丰城市董家镇辖区。)
      荣亭公,大清都骑尉。配盛氏。生子:德林。
      德林公,配盛氏。生子:传薪﹑传贤。
      传薪公,配梅氏。生子:芳槐(瑞森),生女四人。
      传贤公,生子:芳仁﹑芳义﹑芳礼﹑芳智﹑芳信。
      芳仁公,配熊氏。 芳义﹑芳礼二公迁上海。 芳智公殇。
      芳信公,(名:春生。)配邦氏。生于一九一四年(民国三年)(农历)一月廿八日。生子二人,女五人。
      传化公,生子女:长子:金魁。次子:芳春。三子:生发。四子:芳胜。
      殁于一九O二[壬寅]年(光绪廿八年)孟春。
      金魁公。 芳春公,配任氏。
      芳胜公,(名胜元,又名盛元。)配丁氏。生子女: 长女:红仔。长子:全仔。次子:远兴。幼女:印仔。幼子:远庭。
      上述先辈人员当中,唯有芳信公健在,据他老人家回忆,上届修谱,是他老人家在七岁前后,距现在约有八十五年左右。以上名讳在上届族谱上应有记录的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