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才”何力平:川美历史上第一个研究生;新中国第一个取得雕塑硕士学位的人

 收藏微信文章 2016-06-23





【艺术客】


◆ 雕塑家 ◆


何力平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班,获硕士学位,长期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日暮黄昏》《老船》《初生牛犊》《大河流淌》《融入》等。在《世界艺术史·雕塑卷》(王红瑗著)中何力平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雕塑语言探索的代表人物。



                            


出生于“鬼城”丰都的何力平,是中国当代雕塑界难得一见的“鬼才”。 


何力平出生的院子是一个清代的古宅,满屋都是雕梁画栋的精美木雕。“我是在听长辈们讲传说和鬼故事中长大的。”他回忆说。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鬼神故事充斥着何力平的童年时期,各种奇思妙想悄然扎根于他的脑海里,也为他在后来的雕塑创作上赋予了很多灵感。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独辟蹊径的艺术形式、独树一帜的艺术主张和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解读。


名称 《日暮黄昏》

材质 木雕 

年代 1988年 



T

对话

alk with Mr.He

对话:门萨拉雅VS何力平

时间:2016年4月13日

地点:四川美术学院501艺术基地何力平的工作室



'我去庙里看泥塑,然后照着样子做'


Q:您从小就开始学雕塑吗?

A:不是,其实我最开始是画画的。


Q:那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

A:六岁的时候。那是一个春日的下午,母亲在学校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外面下着蒙蒙细雨,没有小朋友来玩,我很无聊。母亲见我没事做,就拿了一张画给我,我记得是彩色的,很薄的一张纸。她让我把画用纸复制下来,那个时候我们叫“蒙”,“蒙”下来之后,还用腊笔涂了颜色,我觉得很像,母亲也觉得很像。再往后面画,我就不想“蒙”了,就开始自己画,画完之后,母亲和我都觉得不错。这就是我第一次画画。


Q:还记得第一幅画的样子吗?

A:有一个山坡,上面有一栋木屋,一棵大树,一个太阳,还有几朵云、一个猎人背着一支猎枪,头戴三角形草帽。


Q:之后就跟着母亲学画画了?

A:没有。母亲不是专业的美术老师,她只是兼教美术。之后母学校来了个专业的美术老师,叫雷雨风,他才是我的第一个美术老师,那时候我应该是七岁。


Q:那从什么时候开始才接触雕塑的?

A:跟雷老师开始学画画之后,我经常去他的宿舍耍,印象中最深的也是他的宿舍。房间不到,一张板床,一张桌子,一根板凳。桌子上放着一尊他塑的泥塑肖像,头有鸡蛋那么大,是一个女孩头像,很漂亮。我最开始不晓得那是谁,当时还小嘛,后来才晓得那是他女朋友,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这就是雕塑。


Q:所以后来雷老师开始教您雕塑了?

A:也不是,雷老师毕竟是画油画的。其实真正做雕塑应该在十七八岁。丰都庙子很多,很多菩萨被毁了之后都堆在寺庙里面,我就跑寺庙里去看这些菩萨,看它们的结构是怎么升起的,从断面中晓得了泥塑是怎样做的:中间有木骨架,外面是草泥,最外面是加绵花的细泥,看得很清楚,一层一层的,我就照着它那个样子做,没人教,都是靠自己摸索的。但是我不做菩萨,我就做现代人,后来我做了一尊毛主席像,还得到了雷老师的大力肯定,之后搬到了县文化馆展出。



名称 《远古之舟》

材质 青铜 

年代 1996年 


名称 《寻找桃花源》

材质 青铜 

年代 2010年 




'三个学校招研究生,全国就我一个考上了'

Q:既然不是专业学雕塑的,那您是怎么进四川美术学院的?

A:其实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应该是1974年,我到重庆办事,碰巧遇到了我的朋友谢学康,当时他在涪陵的一个照相馆工作,认识川美的老师,经过他介绍到了川美,又刚好那个时候川美的老师在现场做雕塑,当时他们在复制《收租院》,有几个老师看了我的作品,就让我留下了电话和地址。回丰都后,我当时也没多想,但两个月后,就收到了被借调到川美的通知,调过来之后就再也没回过丰都了。


Q:听说您是新中国第一个取得雕塑硕士学位的人?

A:应该算是吧。1974年我被借调过来,当时24岁,进修了一年之后,才正式办理入职手续,当助教一做就是八年。我是1982年考上川美硕士研究生的,当年有三个学校招生,一个学校招一个,全国就我考上了。那年我其实考上了两个学校,一个西安美院,一个川美,最后我还是决定留在重庆,留在我导师身边。我的导师就像我父亲一样,脾气很好,从来不生气,任何事都很细心耐心的辅导我,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幸运。天底下努力的人多,再怎么努力没有机遇也没有办法,遇见我的导师就是我的机遇。1985年,我就获得了川美雕塑系研究生硕士学位。


Q:现在您也已经退休了,不当老师之后,有何打算?

A:虽然退休了,但是手里还有几个研究生没带完,把他们带完我才算正式退休。退休了我就准备做点自己的事了,我想周游世界。我还喜欢写作,正在写一本书,就是我在黄桷坪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人和事,很多篇,散文。


Q:平时做雕塑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

A:我所有创作灵感都来自生活,都是生活的感受和感悟。我前后去了泸沽湖四次,当时在那边,听了那里的爱情故事,觉得世间居然还有初次纯粹的爱情,爱到生命都可以不要,真的很感动,所以回来就做了《泸沽湖的传说》这个雕塑,《玫瑰村庄》也是我从黔东南回来之后创作的。


Q:看得出您平时很喜欢旅游,都选择什么时候,以怎样一种方式去旅行?

A:一般都是春节前,人少的时候出行,那时候没多少游客,很安静。自驾的话,我会在车上甩一箱书,边走边看。我会在当地散散步,走访当地的老百姓,像当地人一样住在那边。人一旦用了心,就会有感受,感受深了,灵感就来了。


名称 《壳》

材质 青铜 

年代 2007年 


名称 《梦的空间》

材质 青铜 

年代 2009年 




'好作品不可能是跟风跟出来的'


Q:您更喜欢雕塑创作的过程,还是作品完成后的成就感?

A:创作的开始必须是冲动,有冲动才能往下做,但是过程却是反反复复的,有时候也有不高兴,做不下去的时候。这种时候就是感觉不对,没有把自己的感受做出来,我采取的方法就是同时做几件作品,做不下去就放一放,雕塑做不下去,就去写作。写作写不下去,也会放一放。如现在这本书,写了八年。整整写作的时间没多少,大量时间都在思考和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问题。中途有一年,没动笔,让自己冷静,回过头再继续修改。好东西需要时间沉淀,有个作家说,好的作品让人百看不厌,差的作品挂在墙上就是块抹布。好的作品,每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去看罗丹博物馆,即使看过了,但每次看感觉都不一样,不会觉得没有意思。就像好的书,看了十几年后,还会去重新读。好的作品给人无穷的想象力,每次都会有新发现。雕塑创作也是要不断地尝试,才可以做出效果。我的很多作品都会放两三年,比如《寻找桃花源》,做了4年,放了3年。


Q:在教学上对学生有何要求没?您对学生会进行怎样的创作指导?

A:我带学生主张的是倾听学生的观点,我从不要求学生你必须做什么,哪些不该做,而是主动倾听学生的想法,和他交谈,然后在交谈过程中发现其想法。你会发现,有些学生想法有问题,你就要对其纠正;有些学生想法是对的,但是不会表达,你就要帮助他如何在作品中表现出来。艺术创作不是科学,每个人的创作都不一样,老师只是启发,在交流的过程中去理解他,单单从作品上是看不出来的。其实学生像一座火山,让火山爆发出来,才是老师该做的。


Q:有一个词叫做“文如其人”,其实不单单只是指文章,任何事物都可以。您觉得自己的作品代表了怎样思想、立场和世界观?

A:我的作品其实就是地方文化的概括,都是我生活的历程,每一件都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点。我出生在丰都,生活在重庆,从乡下,到县城,再到城市,至始至终都在这儿,基本上没离开这块土地,哪怕出去旅游,到国外,走得再远,最终都会回到这里。我的创作基本以巴文化、三峡地区这一块为基础。鬼文化是巫术文化,传承上还是巴文化。巴蜀文化的特点是很明显的,即便受西方的艺术教育方式,但是我骨子里面仍是中国人,中国文化对我影响太深了。


Q:现在的艺术家,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很喜欢跟着潮流跑。大主流倡导什么,他们就跟着主流的风走,好像这样才能把脚站稳,您赞成吗?

A:不赞成。跟风的结果其实是不伦不类。创作是发自内心的,就像你登上一座高山想唱歌一样。年轻的艺术家一开始可以学习,当有一定的积累之后,把学的东西当成自己的,那就错了。中国人除了学习,更需要创新,传承是很重要。如今,不问青红皂白地生搬硬套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我看到有太多人自己不动脑子盲目跟风,认为不这样就不现代?这样的观点很值得怀疑。好作品不可能是跟风跟出来的!



名称 《初生牛犊》

材质 青铜 

年代 1980年 


名称 《生命滩》

材质 青铜 

年代 1996年 




'当下的中国文化,不要以西方文化来做标准'


Q:《鬼城系列》的雕塑作品是以丰都鬼城为背景的吗?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A:它是我突然萌生一个念头。那时候应该是1988年,我做雕塑也已经做了十几年,那时候突然想做一个雕塑系列,再造一个鬼的世界。应该说,产生这一动机并非偶然。长期以来,我总在思考中国雕塑的走向。我觉得,我们从二三十年代起降格地引进西方古典主义雕塑语言,中断了中国传统雕塑自身的发展。85新潮美术的成就也主要在绘画方面,中国同代雕塑现在仅刚刚起步。为推动其发展,固然要借取世界各民族古今雕塑语言,但更重要的是研究中国传统雕塑,弥合断裂,使中国现代雕塑真正获得发展的基础。《鬼城系列》便是基于这一构想的艺术探索。


Q:创作生涯有没有对您来说很重要的转折点?

A:在研究生期间,我接受了很多西方教育,毫无疑问是有好处,它让我基础更扎实。1986年到1987年这两年时间,其实我更多是在看,去了解,没有出作品。1988年才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东西,也就是后来的《鬼城系列》。最开始做浮雕,还比较拘谨,后来慢慢就放开了。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似乎到了一个瓶颈期,我就停了段时间,去写东西。之后开始做《生命系列》。人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想法。《鬼城系列》传统的东西更多,地方文化更强,题材更古老,而现代的《生命系列》更现实,更接近生活。现在的我想继续做好《生命系列》,这就是当代文化。


Q:对自己作品是如何定位的?

A:基本定位还是文化,中国艺术,地方文化。同时,定位不等于保守,不等于不创新。既要吸收西方的东西,也要靠近当代。我们的当代,其实也是中国文化的当代。当下的中国文化,不要以西方文化来做标准,我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变的。就像这块土地最适合我,我连重庆这块地都没走得出去,最终还是落在这里,这也是人的命运吧,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



名称 《私语》

材质 汉白玉 

年代 2009年 


名称 《融入》

材质 汉白玉 

年代 2008年 




'我们的辛勤的耕耘,都是出自对大自然的爱'


Q:您的作品都用于哪些途径呢?

A:大型的作品,也就是所说的公共艺术、城市雕塑,为政府、企业制作的,完成之后就立在那里了。架上雕塑的话,有人会买,但是不多。其实,架上雕塑也属于我自我探索的一个过程。


Q:您有统计过一年能做多少个作品吗?在您这么多的作品中,目前自己最满意的是哪一件?

A:没统计过,有时候多,有时候少。工作室里摆放的雕塑作品大部分都是我的。我最喜欢的是《日暮黄昏》。以丰都为基础的作品,最喜欢的是《鬼城系列》。一只巨兽,托着枯井,托着小屋,涉过大江大河,不由自主地向生命的终点走去,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象征,这是一个古老文明沉落的故事。


Q:您怎么评价自己?

A:最好自己不评价,真的。不管是别人的评价,还是自己的评价,都是不准确的,我觉得对我都没有好大的价值。艺术家更多的是在时间的长河里,让时间去洗刷。我只是觉得我需要做雕塑,不做这个我活不下去。艺术家表达自己的手段多种多样,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我又做雕塑又写作,这就是我自己的表达。


Q:工作室墙上的书法是您写的吗?

A:是我自己写的。那是画家梵高的话:我在画布上的耕耘,就像他们在田野里的耕耘一样,我们的辛勤的耕耘,都是出自对大自然的爱。




                             



C

何力平作品集

a collection of He Liping's works


作品:《湖》  尺寸:67x 82x 20 cm  材质:青铜   


作品:《空境》  尺寸:55x 52x 49 cm  材质:青铜 


作品:《大河流淌》  尺寸:137x 42x 17 cm  材质:青铜


作品《鬼王石刻》

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大的摩岩石刻,

是国内首次采用爆破手法完成的山体雕塑。


作品:《海王神像》  材质:紫铜  年代:1993年



作品:《日月城城徽》  尺寸:4x 3.6x 2 m  材质:不锈钢




◆ 何力平主要艺术成就 ◆

1974~1978年 —— 参加《收住院》复制再创作

1981年 ——《初生牛犊》获全国第二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二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1984 年 ——《新春乐》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并获省优秀作品奖。

1989 年 ——《生命船》《催命锣》《醉生梦死》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并获省优秀作品奖。

1993 年 —— 参加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

1994 年 ——《春华秋实》入选全国第八届美展。

1990~1997年 —— 主持从事了大量公共艺术场所的方案设计,如《丰都鬼王石刻》(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之最,最大的摩岩石刻)、《深圳海王神像》等。

1996 年 —— 参加“敬畏生命”雕塑联展和中国当代艺术第四回文献展

2000 年 —— 木雕《云》获中国雕刻艺术节国际雕刻大赛三等奖。

             —— 参加《中国雕塑论坛》

             —— 参加《当代中国雕塑家作品展》

2001 年 ——《日暮黄昏》中国北京延庆国际雕塑艺术主题公园展示会,并永久陈列。

2005 年 —— 应美国全美雕塑协会和华盛顿雕塑中心邀请,在美国作短期学术交流和访问。2006 年      参加《雕塑百年——上海城雕艺术中心开馆展 》。

2006 年 —— 参加《和而不同——当代雕塑西南邀请展》。

2008 年 —— 参加《“中国姿态 · 海峡风”首届中国雕塑大展》《艺术慈善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

2009年 —— 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雕塑百家联展”。

              —— 重庆501艺术基地举办个人作品展。

            —— 参加“2009中国(杭州)国际雕塑年鉴展”。

              —— 参加“第三十五届日本东京都美术馆AJAC中国当代艺术家邀请展”。

2010年 ——《为雕塑凿七个孔——雕塑语言研究》专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1年 —— 参加《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

2012年 —— 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艺术·经典》美术作品展。

2012年 —— 参加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雕塑学会主办的《中国雕塑百年作品展》。

2014年 —— 参加由中国艺术节基金会发起主办的首届《雅生活A&D计划——中国授权艺术与衍生品特展》。

            —— 应邀参加《回想——重庆美术60年》。

            —— 专著《形的仪式——论雕塑本体》由时代出版社出版。

             —— 参加首届重庆·四川当代艺术跨年展。





联系投稿:cx261728208@sina.com,请附上姓名+联系方式,实名或匿名发表等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