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高考时代:警惕“考后综合征”的逆袭!

 昵称30501711 2016-06-23

十年寒窗磨一剑、只待今朝问鼎时。高考就像是一座独木桥,能走过这座独木桥的学生就能为自己赢得人生中第一次成功。早已疲惫至极的家长们不要以为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你们也能跟着孩子松一口气,能好好的轻松下。因为你要时刻警惕“高考后综合征”的逆袭。

高考后两周内心理问题高发

高考的残酷性在于在准备高考期间,考生们几乎摒弃了一切业余爱好,将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备考当中,以至于高考一结束,巨大的压力一经释放出来后,心灵会顿时产生一种空虚感,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什么。于是在情绪和行为上出现了反常,这就是高考后综合征。


高考之后的两周,被认为是心理问题高发期。从医学角度来看,高考结束之后,无论是出现抑郁、自闭的情绪,还是过度兴奋,这些都属于“高考后综合征”的症状。有资料表明,从高考结束到发榜前,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丝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间少。



“高考后综合征”的表现

无所适从是高考后考生典型的内心感受。高考后巨大的“空白”与高考前紧张的节奏形成强烈对比,学生一时间失去了长久以来的精神寄托,有些人就通过玩乐、放纵、暴饮暴食来填补心里的空白,有些人则沉浸在压抑、自闭中不肯放下曾经背负的巨大包袱。


考后综合征典型的状态分为两种:

1

兴奋过度:心理上突然放松。巨大的心理反差状态使考生产生心理、生理上的不适应。

2

悲观压抑:有的学生平时成绩比较一般,又对高考超常发挥寄托着较大希望,高考结束后,这种一厢情愿的幻想破灭,学生感到失落、悲观乃至对不起父母家人的内疚,无颜面对老师、同学,种种焦虑心态造成了过度悲观。


究其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了背负高考重担的节奏,当他们突然放下了包袱,脱离了高强度管制和约束,反而出现了精神层面的“饥荒”,不知该做什么。



高考后家长首先要做的心理调整

很多父母有意无意间要求孩子承担他们未曾实现的人生追求。家长虽然嘴上不说,但态度、表情,以及口头禅,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感受,因为孩子最善于研究家长的情绪和心理。


心理专家指出:

“高考后综合征”的预防与调节,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直接关系。独生子女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他们做。父母为独生子女设定的目标就是高考。因此,很多孩子把高考当成了“战场”,一旦高考失利根本无法面对。


高考后,建议家长首先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调整认知

降低高考对于自己以及孩子的重要性,灵活看待孩子的未来。

肯定孩子

未来的路有多条,要为孩子的未来做可行的规划。

学会分离

要知道孩子最终要拥有自己的生活,而且必将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尤其是母亲,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处理自己的问题。
如何应对“高考综合征”



紧绷的弦过度放松

很多考生高考后都选择通宵熬夜玩游戏、到处吃饭、K歌和旅游。一位家长说:“考完以后干什么,孩子早就安排好了。无非是全班聚餐、一起唱歌、旅游等等。而作为家长,孩子紧张了多年,也不忍心拒绝孩子的请求。”


“不少学生高考后紧绷的弦过度放松。有很大一部分考生在考试结束后期待着彻底放松,扔掉书本尽情地玩。而这种过度的放松例如和朋友一起大吃大喝或者彻夜上网玩游戏看电影,不规律的饮食、毫无节制的玩游戏,诱发胃肠疾病、失眠等症状的考生并不在少数。”


脾气暴躁诱发焦虑

参加完高考不久的女生小英在家大发脾气,父母和她说话都显得有些小心翼翼的,家庭气氛显得有些紧张。据小英的母亲刘女士讲,小英在我市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中,平时追求完美,学习成绩不错。但高考这两天她天天失眠。考试结束以后,小英忙打电话和同学们聊答题内容。结果越聊越焦虑,脾气变得越来越不好,一句话不顺,就冲父母发脾气。


实际上小英的情况并非个例。据心理专家专家介绍,这就是考试后的焦虑,一是受到考生对自我认知评价能力的影响,这是引起考后焦虑的内因;二是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对考生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这是诱发考后焦虑的外因。考生多表现为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情绪低落、脾气暴躁,会因为一点小事与家人发生争执从而大发雷霆。另外,很多考生从原来时刻紧张的高考学习中放松下来之后,压力感忽然消失,从而产生一种内心空虚、无所适从的感觉。

  

适度放松调节情绪

心理专家提醒家长和考生,应谨防“考后综合征”。考生最忌讳过度紧张后突然极度放松,通过喝酒、上网打游戏等方式宣泄压力不可取。考生应在考后逐渐放松,适当早睡,增加睡眠,同时进行一些运动,让自己的身体机能逐渐调整到平时状态。家长要适度引导,出门游玩散心、爬山、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多年的学习,考生们早已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短期内突然改变,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面对考后焦虑,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到,高考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生涯的结束,高考之后,上大学之前,需要做很多的准备,知识结构上的、能力结构上的,都需要花时间去储备。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去参与一些正规的团体活动,或者组织家庭温馨之旅,或者让孩子学一些技能,比如开车、做饭等,既能填充孩子的空余时间,又可以释放压抑的激情,同时为进入大学做一些准备。


小编有话说:


高考结束后通常是考生们最为焦虑的时期,因为在这段时间内,考生既焦虑成绩的高低,又要面对莫测的前途,甚至旁人的关心也会给他们造成压力。这时候,家长的理解、鼓励和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