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语法太枯燥?因为你没这样教(转)

 宛平2008 2016-06-23

比起背单词、练听力,英语语法的学习似乎没得到足够的重视。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容易把重心放在记单词和简单对话上,不知不觉间就忽视了英语语法学习的必要。

老师觉得语法教学不如单词、写作来的实在;

学生觉得语法知识实在太枯燥,学着没劲;

太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语法学习的妙处......

正因如此,很多学生到了中学学习一些有难度的语法时就会觉得困难重重。

怎么看待英语语法的作用?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今天,听英语特级教师、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张宏丽老师,她是怎么将枯燥的语法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的吧!

对大多数地区的学习者而言,英语用语环境接近于零。想要抛弃语法,而仅仅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在有限的几年时间内通过在课堂上创设交际环境学好外语,不很现实。然而当前的语法教学又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天,我来谈谈对语法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语法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特级教师张宏丽

 

你的语法教学存在这3大问题吗?

 

1、对课程标准的片面理解

视语法教学为猛虎,甚至避而不谈

课标(2001版)曾明确指出:

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显而易见,课标要求改变的是以前过于强调语法教学的现象,并非要求放弃语法教学。但是十多年来,对这句话片面理解的教师不在少数。表现为课堂教学视语法为猛虎,避而不谈,单纯强调语言的输入、内化与输出。正是看到人们矫枉过正的迹象,课标(2011版)隐去了这一段文字。事实证明,当完全脱离语法时,语言表达就会支离破碎,甚至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的表达欲望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

2、公开课、观摩课的导向错误

枯燥的语法知识不受待见,往往被课堂回避

公开课与观摩课对语法教学避重就轻,让听课教师陷入“重听说能力、轻语法知识”的教学误区。公开课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强调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语法知识本身枯燥,讲语法单凭用英语讲解学生很难弄明白,因此教师回避语法知识的传授,或者是提前铺垫,打着自主学习的幌子课前进行过度渗透。课上,学生往往无师自通,对答如流。公开课的不良导向使得一部分教师不重视对语法教学的研究。

3、常态课教学方法有误

忽视策略与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新的语言材料时没有学好

常态课教学疏于对语法教学策略与方法的探讨,更多地采取语法集中突破的方式,或者以练代讲的方式,进行填鸭式讲授。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在语法学习中,教师有必要保证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习材料时的教学效果。

常态课课堂语法教学的问题在于:

1) 操之过急:小学阶段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应当以基础知识为主,重点学习一些常用的词汇及句型,所涉及的语法知识较为浅显。但是当前教师在教学语法时往往不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表现为一遇到新的语法,就急于在第一时间归纳这一语法知识,而非在大量的听读中先整体感知、理解语法。例如在讲新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How was your holiday? 时, 由于第一次涉及到一般过去时,有的教师开门见山地将一般过去时介绍给学生。                      

(课例1)

语法讲解:

Step1: 教师依据上述图表进行时态讲解;

Step2: 学生默读图表加深理解;

Step3: 教师围绕本课书出现的动词介绍动词的过去式;

Step4:小游戏,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动词原形和过去式的配对练习。 

通过上面的教学片段不难看出教师采用的是演绎法,即先介绍一条语法规则,然后讲解引用这条语法规则的例子。这样的教学方法看似学生在自主学习,但是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期,课堂教学更倾向于教师以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地去经历,去体验,然后再去发现、思考并揭示规律运用于实际生活,因此这种演绎法灌输并不适合学生。

2) 拓展无限:教师为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那几道难题,往往会在讲解基础语法知识的同时将一些特殊规定一股脑地倒给学生:

例如,新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29课 Rare wild animals 时,教师在所创设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了 people are trying to protect the rare wild animals.这句话的含义后,又不遗余力地为学生介绍 try to do sth. 与 try doing sth. 的区别。事实上,这根本不是本课书的教学任务,也不是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此外,这样细微的区别如果不在特定的语境中去体会和理解,单靠“讲”,很难讲清楚。同时,在新授课的环节,把刚刚营造的语境破坏掉,讲解这些不利于学生短时理解的语法实属不明智之举。

除此之外,针对语法项目的评价与测试和教辅材料的不良导向也是语法教学的问题所在。

 

 

语法教学的3大策略与方法策略1:语法教学情境化以语言交际为基础,关注实际语境中的语言形式 

David Kolb的有效学习模式为:具体经历---思维观察---抽象概念---主动实践。具体经历是让学习者投入一种新的体验;思维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在抽象概念阶段,学习者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中去。此外,他认为,人的认知发展包含两个方面:具体——抽象(concrete— abstract)和主动——思考(active—reflective)。Kolb模式把这两个方面融于一体。Kolb揭示了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这种循环过程的学习模式也可以应用于语法教学。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应为学生提供在特定的情境中具体体验某一语法现象的机会,并有意识地创设相似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反复体验,直至掌握该语法现象的正确使用方法。初学者的语法学习目标应是有限的,他们的语法学习应该是“在教师提供的特定的情境中循环往复地操练过程”。同样以How was your holiday?一课书的新知呈现和操练环节为例,为让学生感知、理解并掌握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教师采用带领学生不断感知情境、走进情境,丰富情感体验的做法。

(课例2) 

 

环节2:新知呈现环节

电视节目主持人利用一般过去时介绍自己去年的度假经历,引发学生对一般过去时及课文涉及的相关动词过去式(spend, went, see, eat, be)的感知、理解。

环节3:操练环节

1.请嘉宾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利用“I spent…. I ate…. I saw….”纷纷介绍自己今天早上吃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教师在不断追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形容词“wonderful, fantastic, beautiful, delicious, excitin-g”对所涉及的美食和所涉及的美景及人物做出客观评价,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

2.回归文本观看动画并请嘉宾在文本上画出凯特假日里的活动,即画出动词过去式。

3.为嘉宾呈现本课对话中所出现的动词过去式。

spend-spent

go-went

see-saw

eat-ate

is/am-was

are-were

do-did

4.完成凯特的日记并朗读对话。  

对比课例1,课例2所呈现的课就是基于归纳法进行的。学习者还没有接触语法规则,就先在情境中接触例句,再从例句中得到对规则的理解。归纳法更加强调的是语言的自然习得,即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的规律和模式变得明确起来,这种看似无意识、隐性的范式被看作是学习的“自然”途径。采用这样的方法优点在于学习者自己发现的规律比由别人讲给他们听的规则更有可能符合他们现有的心理思维结构。反过来这会让规则更有意义,更容易记忆和有用。语言学家Long(1991)强调了课堂中师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交际意义上,只是必要时偶尔关注语言形式。这种教学关注在语境中出现的语言形式。这种语法教学是以交际为基础的,也必须在情境中进行

策略2:语法教学趣味

设计学生喜欢的语法练习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目前英语教学中,有的视语法教学如瘟疫,有的又过分突出和强调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掌握语法规律, 冷落和忽视学生的发现和探索, 从而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

能否使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语法知识的操作平台?

美国的课堂教学带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在美国英语课上,有很多语法知识是要求学生相互合作、自主探究,他们共同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自主地去获取对语法知识的建构,从而解决语法问题,在搜集、整理、讨论和游戏中去除了语法学习的枯燥,增强了趣味性。

 例如在一堂语法复习课上,教师设计了拍卖会(只不过拍卖的是句子)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分为三组,像正式的拍卖会一样,说明拍卖规则以及每种竞买方式的可能后果。游戏的情境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讨论购买他们判定为语法正确的句子,如果买方过多,他们就会抬高价码,直到认为不划算才停止购买。正确的句子卖光了,学生们又会去估算手里的余钱和购买新句子时会带来的风险,当他们经过翻阅语法书和寻求他人帮助之后纷纷抢购语法错误的句子时,他们所需要的不仅是学识、胆量还需要果敢与判断能力。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不仅是拍卖代理人,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答案做出正确判断,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语法解释,真正实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兴趣的中心是他们自己,他们喜欢告诉老师和同伴们有关他们自己、他们所拥有的以及他们周围的事情。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教师针对学生喜欢个体化(personalization)的心理特点设计语法练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永远是因为亲近才亲切的。再以 How was your holiday 一课书为例,教师设置如下问题:Where did you spend your holiday this year? What did you eat this morning? What did you see this morning? 学生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下, 纷纷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一来,将枯燥的语法操练变成了有意义的语言交流,印证了一句话:在用中学习语言。

策略3:语法教学慢热化

在“慢”中保护学生积极性,才能看见学习路上的风景

相比我国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目前存在的“语法教学弱化”、“语法考查强化”的现状,美国的英语课堂教学强调夯实语法基础,同时语法教学呈现慢热化的趋势。


他们往往利用一周的时间讲在国内仅几分钟一带而过的语法现象。例如动词的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将规律尽早给予学生,剩下的就是通过日后不断的考试来强化对这一语法现象的理解。


而美国英语课堂上,教师却用一周的时间,通过在大量的阅读中发现动词的这一现象、提取相关动词,观察规律,对每一条规律做到充分地练习,直至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一语法。现将语法教学的比较以表格形式呈现。

 

中国

美国

就教材而教,由于教材编写以话题、功能为主线,淡化语法结构,因此语法分布成点状分布,不规律,为教师教学带来难度;

教师为介绍某一语法,寻找该语法不断复现的阅读材料作为教学媒介,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容易;

教师将语法从教材中提炼出来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自我发现语法规律,并由学生进行规律总结;

通过大量练习强化对语法知识的掌握;

通过写作来尝试运用语法知识;

为应对选拔性考试,围绕该语法知识不断扩充知识,学生除去掌握规律性的语法知识,还需要了解一系列的例外,往往这些例外是考试的难点。

教师反复在课上强化有规律的语法知识,但是对于语法知识中的特例现象不做过多的关注。

 上述对比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不仅要控制好“度”,还要掌握好“法”,以利于保护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一点尤其突出地反映在小学语法教学上。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只有在慢下匆匆前行的脚步的同时,才能看到道路两边的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