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玩市场盛极而衰 谁是背后推手?

 周庆华2014 2016-06-23

  经济之声评论员马尚田

  前几天说到天价金丝楠乌木高台跳水。消息传来,曾备受资本青睐、火爆了多年的文玩核桃也面临类似的窘境,坐着过山车一头栽入市场谷底。

  类似暴红暴跌的文玩,还有库克、星月菩提、椰壳、黄龙玉等等。事实上,这是整个文玩市场的不景气。业内人士认为,文玩市场的衰落与经济大环境下行密切相关。但今天我告诉你,这背后实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

  讲几个故事,来看这只手如何影响市场?

  第一个故事:文玩核桃市场的“赌”与“骗”。

  国内这一波文玩核桃热始于2000年,2008年以后,文玩行业发展猛然加速,成就了很多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昔日一对价格上万,今朝身价跌到几十,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盲目种植,供大于求。这没错!但,老马以为,也和文玩核桃市场的“赌”与“骗”大有干系。

  文玩核桃市场嗜赌。业内有“赌青皮”的作法,花上几百元,选出一对青皮核桃,配对;还有“包树”的做法,整棵核桃树花几十万元包下来,看眼力,也赌运气;至于被投机者纳入投机炒作的范畴,市场开始“击鼓传花”,一对顶级品三四十万值一辆车的时候,就更是赌性驱动不能自拔了。

  文玩核桃也败在一个“骗”字上。现在的文玩核桃95%都是嫁接的,上夹板、套模子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更有甚者,用核桃粉做核桃,你想要三棱、四棱甚至五棱都没问题,消费者花大价钱得来的却是一件精美的“手工拼接品”。这样的文玩核桃能走得远吗?

  第二个故事:花40万赌3亩地。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对于金丝楠、崖柏、核桃这类的木材,巨量游资都来自福建、广东,那边有高档木质家具基地,他们要把这个作为一个推手,他们手里的资金量也大,在不停地寻找合适目标。

  2011年天价乌木事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一根金丝楠乌木几千万,这吸引眼球,开始爆炒,让大家误以为金丝楠已经绝迹了。于是大量游资进入炒作,投资者蜂拥而上。商家多,囤货也多,梦想一夜暴富的人也多。

  但,金丝楠乌木是不是这么稀罕呢?不是,实际四川那边青城山上很多。在那前后,有人跑到四川的山区去赌地。所谓赌地,就是看好了老乡的一片山地,预判地下会埋藏乌木若干,然后出大价钱把地包下来挖掘乌木。为此,有位叫于东兴的资深文玩投资者花40万赌3亩地。结果,那块地,一层一层的全是乌木,挖出来的乌木都堆成了山。后来的金丝楠高台跳水,也和这种木材大量在市场上出现有关。

  第三个故事:崖柏的资本游戏。

  据知,广东玩家玩崖柏比较早,但炒家则主要来自于北京、福建。有市场人士回忆,崖柏串品本来知名度很低,一切都源于几次展览。2011年,在北京一场木雕展览会上,一件名为“飞龙在天”的崖柏木雕标出3.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震动了全国文玩圈,迅速提升了崖柏的知名度。随后,有人翻出了《本草纲目》等传统医书,论证这是一种具有特殊保健疗效的奇材,并引发了资本的疯狂收购。

  在此气氛下,不少消费者稀里糊涂地当了推手,很多产品就这样“烂在手里”。

  你看,消费者也会扮演幕后推手的角色。

  第四个故事:普洱茶神话的破灭。

  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庄家坐庄的完整路数。1997年到2007年,普洱茶经历黄金十年。来自广东、香港和台湾的三股力量,将股市的招数用到了茶市。茶厂和经销商联合坐庄,稀缺的普洱茶因此从普通消费品不动声色地成为茶商的赚钱工具。

  炒作路线有着十分周密的计划:2000年前后,进入大陆的港台茶商首先雇佣大批收茶人前往云南各地收购老茶。三年左右,每个庄家至少拥有数百吨存货,市场七成以上都被庄家控制。

  垄断资源后,庄家介入云南茶厂的并购重组,牢牢控制了上游生产厂家。稀缺性和不断高企的价格吸引了众多散户入市,但庄家却有条不紊地逐步出货。随着炒作资金的撤离,茶市迅速崩盘,跟风进入的散户、企业和茶农都成了这场游戏的牺牲品。

  由此,我们看庄家坐庄的路数:先是制造紧张气氛,垄断市场,然后,吸收散户资金,最后撤离。众多散户的钱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被卷走了。

  说到这里,我来解释这只“看不见的手”。简单来说,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在决定着供给增加还是减少,价格上涨还是回落。具体而言,却也的确能看到投机客在暗中操作,左右市场;散户在追涨杀跌,推波助澜。

  看似火热的市场背后,早已蕴藏着风险;看似起起伏伏的价格背后,是经不起诱惑的人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