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VC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的人在运营,有很多做得极为出色的VC都超过六十岁了。合伙人级别的VC、甚至是投资经理大部分都是在某个行业浸淫了很多年,已经对一些对行业非常熟悉、理解非常深厚。与此不同的,中国的VC机构大多是由一些30、40岁左右的人在管控,甚至出现了很多80后的VC合伙人。
优秀的VC公司由于其合伙人有广泛的行业关系和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确实能够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很多增值服务,但是也有很多VC公司的增值服务流于口头上的空谈。

VC常常宣称的增值服务有这么几种:
“帮助企业进行市场拓展。”要提供这项增值服务,VC必须对市场营销有很深的体验,可事实上绝大多数VC合伙人并没有市场营销的工作经验和背景,他们更多的是财务、投行、技术等背景,真正做市场营销出身的VC非常少。
“提升公司品牌。”媒体对VC的关注跟普通老百姓对VC关注还有巨大的差异,VC投资了公司,可能对于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有一定的“被认可”的效应,但对于消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老百姓来说,还不如在电视或报纸上做个广告来的有效。
“物色高级管理团队。”VC通常有非常广泛的人脉资源,但事实上他们找来的职业经理人未必称职,他们可能对VC更忠诚,他们可能有大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但未必适应创业企业,他们空降到公司之后可能导致无法服众,他们进入公司很可能引入新的矛盾而且会增加经营成本。
“规范公司的财务管理。”的确,在VC投资之前,绝大多数公司的财务管理是比较混乱的,但这基本上不会影响公司赚钱,否则VC也不会投资。VC声称可以协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可实际上绝大多数VC合伙人并不熟悉财务管理工作,他们最多也是帮企业聘请一位CFO。如果公司真的需要规范化财务管理,他们完全可以自己请一个有经验的会计师或者请财务咨询公司帮忙。
当然,VC还可以很多其他增值服务,比如“战略”、“上市”等等。有些VC公司只有那么3、5个合伙人,一年要投资10多个项目,平均每个合伙人需要在10多家公司做董事,他是如何给公司提供增值服务的,估计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实话实说,大部分VC只是在被投资的公司做得非常好或者非常糟糕的时候,才会出来掺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