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对于战国将领归类评价中将最特别最高级别称之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白起,廉颇,李牧和王翦。白起为这四大名将之首,为秦国的统一全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一生功勋赫赫。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从而决定了统一全国的秦国赵国分水岭。这样一位非凡的将领为何也是和诸多后世功臣一样为何却是没能善终呢?为何这四大名将白起能够排在第一? ![]() 白起(约公元前322年--公元前257年)姓赢,又称公孙起,是秦始皇的远方族人,在白起出生的时候秦国秦国已经非常强大了,不过这时候的秦国还不是独一无二的大国,这时候与之抗衡不相上下的还有当时的齐国。从16岁进入秦国军队,在秦昭襄王(芈月之子)十四年(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秦国的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二国。最终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此战白起一战成名,因功升任国尉。这一年的白起还未过而立之年。可见相比其他三位大将,白起将军的成名之战年龄更加年轻。 从此之后白起一发不可收拾: 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攫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为秦的东出崤函奠定了根底。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白起与客卿司马错结合攻下垣城。 .... 将白起留下最有名的一战是在公元前261年开始的长平之战,这一战秦国赵国倾国而出,历经数月前后都更换了主将。不过赵国是换的赵括,秦国换上的名将白起,结局是白起战胜赵括,降卒40万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年岁小的兵士回赵国报信。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45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align=center] 后来的史学家做出过统计白起一生几次重大的战争中: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攻韩魏歼灭30万。白起终身共歼灭六国军队165万。在整个战国时期,这一数字占秦国对六国战争杀人的一半之多。 ![]() 在最辉煌的时刻长平之战结束的第二年公元前257年白起被迫自杀。在长平之战的九月秦国再次攻打赵国邯郸,刚好遇到白起病重不能出兵。秦昭襄王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不顺利,第二年二月久攻不下这时候白起病愈,秦王欲命白起攻赵国,白起以赵国邯郸距离太远国内空虚理由拒绝。秦昭襄王改派王龁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雎请求,仍称病不起。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三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北处),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白起自私并非秦王因功高震主,乃是多次触怒秦王底线。国人千百年来依旧未有摆脱所谓面子:让别人难堪,别人也不会让你好过。更何况是在一国君王呢? ![]() [/align]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
|
来自: 昵称25382711 > 《文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