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的布达佩斯被誉为东欧巴黎和多瑙河上的明珠。也难怪,多瑙河穿城而过,将布达佩斯一分为二(西岸称布达、东岸为佩斯)。皇宫、渔人堡、国会大厦等经典建筑、历史遗迹、著名景点分布多瑙河两岸,交相辉映。多瑙河款款地将它们串在一起,不成明珠也难。 蓝色的多瑙河 不巧的是,在布达佩斯,我们遭遇了此行唯一的阴雨天气,时而彤云密布,时而阳光挥洒,时而又大雨滂沱。都说天青色等烟雨,其实濛濛烟雨是最难等的。不过,虽说时时晴晴雨雨,却真是处处明明秀秀(欧洲的空气质量不得不服啊)。 渔人堡管窥 国会大厦透视 马加什大教堂、渔人堡和古皇宫三个景点其实相距不远,都在紧邻多瑙河的山坡上。我们花了将近2个小时窜行其间(时间太紧,只能用“窜”了)。关于这三个地方的历史故事、轶闻传说多了去了,我们不是研究欧洲历史的,哪要去记那么多?只是记得了茜茜公主的豪华婚礼就是在这大教堂里举行的。这皇城根、山坡头还真聚集了太多令人赞叹的元素和遐想的空间。它记录着昔日奥匈帝国的繁华和衰败的历史,“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也…… 茜茜公主举行婚礼的马什加大教堂 皇宫远观 美女与骑士——都是广告 孤独的画师 窜行皇宫期间,恰遇皇宫卫队的换岗仪式,一招一式煞有介事。这仪式虽比不上白金汉宫卫兵换岗的豪华和气派,但终究还是有点看头滴。 皇宫换岗 坐船游览多瑙河又是另一种感觉。游船悠悠地航行在蓝色的多瑙河上,令人眼花缭乱的跨河大桥在头上逐一晃过。远处的天际,乌云密布;沿河两岸,各色风格的建筑次第而过。古皇宫、渔人堡、马加什教堂、国会大厦、匈牙利科学院、匈牙利大酒店、佩斯舞厅…… 船上倒是有中文讲解,可惜是播放录音,估计管播音的朋友不懂中文,播出来的内容与两岸实际景观牛头不对马嘴,越听越糊涂。嗨,管它呢,凭栏倚窗,观赏美景,到哪算哪,只享受两个字:惬意。 国家博物馆 国会大厦 马什加大教堂 ![]() 布达佩斯的下一站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晨起,又复碧空如洗,一扫布达佩斯的阴郁。 维也纳被誉为“音乐之都”、“建筑之都”、“文化之都”,实在是当之无愧。多瑙河(还是多瑙河)从市区静静地流过,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着城市。整个城市的感觉就是一个硕大的公园。 维也纳的美景实在太多,国家歌剧院、美泉宫、圣斯特凡大教堂、市政大厅、霍夫堡皇宫、女皇广场、斯特劳斯金像…… 每个地方都耳熟能详,每个景点都能演绎出一个隽永的故事,甚至傍晚的街景都是一种致命诱惑。若展开介绍,恐怕单是维也纳,这美篇就装不下。确实无愧为欧陆明珠。 美泉宫花道 ![]() 美泉宫载客马车 ![]() 乞讨也那么艺术——美泉宫门口 ![]() 国家公园的斯特劳斯金像 ![]() 周末休闲的年轻人 ![]() 斯特凡大教堂 ![]() 霍夫堡皇宫 ![]() 维也纳之行最值得自豪的,是在著名的“金色大厅”,邂逅大师,聆听莫扎特。金色大厅毕竟是世界顶级大雅之堂,管理极严。不能带包就不说了(女士坤包例外),非正装还不得入场(我的夹克外套就被寄放)。虽然近两个小时的交响乐演奏,包括间夹其中的独唱,多数未闻其名、不知所云。但礼数不能不到。该鼓掌时鼓掌,该起立时起立。享受、陶醉…… 还好没睡着。 金色大厅夕照 ![]() 金色大厅里的演奏如痴如醉 ![]() 维也纳往萨尔斯堡途中,经过被誉为欧洲最美小镇的哈尔斯塔特。尽管那山边湖滨的尖顶教堂在各色关于欧洲的介绍封面、种种网页上已无数次谋面,但当你直面那湖、那水、那山、那天空、那白云,一种“半入江风半入云”的意境,不能不让人感到无可避免的视觉震撼。 哈尔斯塔特全貌——当然角度不对,应从对面山上拍过来 ![]() 如梦如幻 ![]() 城堡夕照 ![]() 半入青山半入云 ![]() 紧接着哈尔斯塔特的,是孟德西,意译“月亮湖”,其形似一轮弯月。与哈尔斯塔特的阿特湖相比较,孟德西完全是另一种类型的美。尽管湖水一样的碧透,山林一样的浓郁,绿草一样的可人,天空一样的深邃,白云一样的清纯。但孟德西的景色更为开阔,视角更为广袤。悠闲地坐在湖畔长椅上,放眼望去,白云蓝天青山绿水连成一片,却又清晰可辨,通透至极。远处白帆点点,近边天鹅戏水,斜阳西照、空气沁人。真感觉是错落凡尘的九天仙境。 湖畔秀色 ![]() 青山隐隐水遥遥 ![]() 此景只应天上有 ![]() 萨尔斯堡是音乐巨匠莫扎特的故乡,也是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家乡,还是奥斯卡电影“音乐之声”的诞生地。到奥地利,你既无法回避莫扎特,也无法不涉及音乐。在萨尔斯堡,更是如此。萨尔斯堡是莫扎特诞生地,也是他生活的主要城市。莫扎特36年短短的一生中有一半是在这度过的,城边优雅的萨尔斯河见证了他的成长。 优雅的萨尔斯河 ![]() 萨尔斯堡有多处莫扎特故居和著名景点,时间有限,我们当然不可能一一前去拜谒,只到了莫扎特的诞生地粮食胡同和电影“音乐之声”的诞生地米拉贝尔花园。 萨尔斯堡古老的街道,色彩鲜艳的建筑,街尽头教堂圆顶上金色的夕阳;横跨萨尔斯河的情人桥,桥栏上各形各色的同心锁;萨尔斯河弯弯的河道、清澈的流水、河畔浓浓的草坪以及雄踞山巅的萨尔斯堡要塞…… 这一切,似乎是凝固的音乐,构成了萨尔斯堡特有的美。那种美,真的震撼(至少对我如此)。有限的几张照片根本无法承载。 米拉贝尔花园(对面山上就是萨尔斯古堡) ![]() 街尽头,夕阳下迷人的教堂圆顶 ![]() 萨尔斯河畔草坪 ![]() 情人桥上同心锁 ![]() 由萨尔斯堡往因斯布鲁克的路线有点搞怪。两个城市同属奥地利,我们却在途中进入德国,且登高阿尔卑斯山,游览海拔1880余米终年积雪的上萨尔斯堡鹰巢。然后下山,游览鹰巢脚下的国王湖。再然后,又回奥地利,入住因斯布鲁克,次日再进德国。晕!幸好此行都为申根国家(欧盟),出境入境如无人之境,随它了。 鹰巢是希特勒当年最钟爱的度假胜地,终年积雪、地势险要、气势恢宏。当年盟军轰炸德国希特勒老巢,竟没能将它炸毁,这才有了今天这一绝世美景,因祸得福也。 阿尔卑斯群峰 ![]() 上鹰巢确实不容易。山下先换乘景区大巴上得半山顶,遂下车走过长长的阴森森的隧道,再乘坐高差达300余米的垂直电梯,这才到达山顶。走出一看,果然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极目望去,仿佛整个阿尔卑斯山都在它的脚下。远处青山隐隐、山间绿树葱葱、四外白雪皑皑,衬以耀眼的阳光、飘忽的白云,旷达悠远,颇有“山高云低九天近,日暖雪寒苍山远”的意境。山顶游客蛮多,但并不噪杂,即使在山巅餐厅饮酒聚餐的人,也都安安静静轻声细语的,当真“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啊。 隧道口 ![]() 一览众山小——鹰巢俯瞰 ![]() 手可摘星辰 ![]() 可敢高声语? ![]() 山巅之餐 ![]() 鹰巢脚下,同属贝希特斯加登国家公园的国王湖被称为德国阿尔卑斯山区最美的地方。身临其境,别有洞天。这里湖水清澈如镜,雪山环伺、山势险峻、满目苍翠。颇有新西兰神奇峡湾的风韵,但比神奇峡湾更有趣味。 贝希特斯加登国家公园 ![]() 当游船缓缓驶入国王湖的群山深处时,皑皑的雪山脚下,突现一片几乎与湖水齐平的绿洲。两座高大的麦加式的圆顶塔、几栋哥德式房屋,散落在宽阔的绿草地和丛林间。黛山翠草、白雪青松,仿佛人游画中。 雪山下的绿洲 ![]() 浓浓的麦加气息 ![]() 童趣 ![]() 可惜游人太多,船只太小(湖中只允许电动船航行,动力太小了),等船出湖整整排了近两个小时的队。当然,也有收获。排队时与几个七八十岁的法国老太瞎聊(反正英语法语的乱来),学会了法语“笨猪”(你好)、“歪脖”(再见)…… 可怜的电动小船 ![]() 排队候船 ![]() 与哈尔斯塔特一样,新天鹅堡也被称为欧洲最美。它的航拍作品同样屡屡见诸摄影封面和网页。走近新天鹅堡,却略略有点失望。新天鹅堡建在山腰里,怎么着都很难找到有震撼力的视角。看来具有特征性的经典画面是必须航拍的。倒是鹅黄色的旧天鹅堡观个正着(算是歪打正着)。新天鹅堡,只能立此存照而已。 入内参观,上上下下走过了数不清的楼梯和厅房,听了满脑袋关于新天鹅堡的前世今生的介绍,晕晕乎乎的。在浩瀚的信息中,总算抓住了关键:新天鹅堡是由它的主人、略带精神疾病的路德维希二世按自己想象中的童话城堡设计和建造的。 可惜,入内参观不许拍照。于是,新天鹅堡的内部,就像路德维希二世一样,恍恍惚惚的,只能凭各位想象了。 旧天鹅堡 ![]() 旧天鹅堡和天鹅湖 ![]() 新天鹅堡 ![]() 相映成趣 ![]() 慕尼黑是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全德第三大城市。也是我们东欧之行的最后一站。一个下午,匆促之间,忙于走街串巷、跑店购物,我们只到了玛利亚广场,市容观光几成形式。印象颇深的是熙熙攘攘,人满为患。不过,经典哥特式的老市政厅、新哥特式的新市政厅一起矗立在玛利亚广场傍晚的斜阳里,还是有点味道滴…… 玛丽亚广场的老市政厅 ![]() 新市政厅 ![]() 挥别德捷斯匈奥五国,结束了十二天的东欧之行。难忘旅程,却又难言留恋。突然冒出徐志摩“再别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其实,心里真的希望带回欧洲的空气。 再见,欧罗巴!附记: 有朋友问我,法兰克福和慕尼黑都属原西德,奥地利又是传统意义上的中欧,为什么叫“东欧行”? 要说这旅行社的事还真有点懵,人上了它的贼船,竟还不知道这船究竟往哪开?我只好自作主张做些解释,至少蒙蒙自己吧。 所谓“东欧”、“西欧”,我们脑子里基本是一意识形态的政治地理范畴,将前华沙条约国的地盘称为东欧,前北大西洋公约国的地盘称之为西欧,以示“东方”和“西方”两大阵营的区别。而奥地利自1955年起宣布永久中立,所以它既不属于东欧也不属于西欧。但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奥地利的北方是捷克、南方是斯洛文尼亚(原南斯拉夫的地儿),若以自然地理划分,只要捷克和斯洛文尼亚属于东欧,奥地利没有理由不属于东欧。同样道理,若在德国中部自北向南画一分界线,慕尼黑毫无疑义地划入东部德国(那当然属东欧)。至于法兰克福么,怎么着也得往西划。当然它航空枢纽,例外…… 其实问题还是有的。若单从自然地理考虑,真正的东欧还应包括部分俄罗斯及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等等,大了去了。就全欧洲范围看,这德捷斯奥匈五国充其量只能算“中欧”。不过,那问题就让旅行社去考虑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