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黃帝內經素問譯解五藏別論篇第十一

 DonaldKing2589 2016-06-24

 

五藏別論篇第十一

 

  黃帝問曰:余聞方士,或以腦髓為臟,或以腸胃為臟,或以為腑。敢問更相反,皆自謂是,不知其道,願聞其說。

  岐伯對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臟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藏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

  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

  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

  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

  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

  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之主?岐伯說: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觀其志意,與其病也。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