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中南是当今以书写楷书而闻名的实力派书法家。 虽然他潜心书学,不求闻达,其书名还是不胫而走。他那独具风格的欧体楷书越来越受到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的喜爱。二零零一年一月十三日卢中南在中南海受到江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江握着卢中南的手说:“你的楷书写得真不错。” 卢中南是唐楷尤其是欧体楷书在当代书坛的守望者,他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他以“八风吹不动”的精神,在欧体楷书的领域里辛勤耕耘几十年,通过他孜孜不倦的追求提高了欧体楷书在当代书坛的地位,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欧体楷书的价值,体会到了写楷书也能出成果。 欧体楷书既有法度严谨、骨法劲峭的一面,也有结构拘谨生硬、缺乏温润之致的一面。这就给后来的学书者带来了困难,学欧不善往往形成习气,或流于刻露呆板,缺少流动之势;或支离刻削,缺乏茂密气息。 卢中南不愧为善学欧者,他从一开始就避免了学欧者易患的刻板、僵硬的习气。通过孜孜不倦的对欧书的临习,卢中南体会到:欧书不是死板呆滞、了无生气的,而是相当活脱的,它有粗有细并相互辉映而形成无限的妙趣;它不是干瘪如柴、瘦骨嶙峋的,而是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的。 这从他一九八二年临写的《九成宫》可以看出来他在把握欧体的特点、风格等方面有了较高的研究水平,尤其是在笔法方面,他深深地体会到:在写欧字时,决不能以“藏锋起笔,回锋收笔”的颜柳笔法为之,这样写出的字会与欧字风格背道而驰,不但结构似是而非,笔划亦无欧书的特点;欧体之所以成为欧体,自有其独特的风格——不同于颜、柳的地方,即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顺峰入笔,捻转笔管,提按与绞转互用,不忌笔管歪倒。 在谈到当前书坛楷书受到冷落的话题时,卢老师说,学习楷书,需要投下艰苦卓绝的功夫和耐得住寂寞的心态,而当今的社会,竞争激烈,节奏加快,在急功近利、避难就易的惰性支配下,又有多少书法家愿意坐冷板凳呢?这就形成了当前写楷书少、写得好的更少的现象。 不过,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今后楷书将在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键是我们学习楷书的同仁要坚定意志和信心,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以求社会的公认。 卢中南始终认为写字首先是做人,人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雅刚正之气。字如其人,符合传统的文化逻辑,也是卢中南先生的自我写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