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习称“花鹿茸”,后者习称“马鹿茸”。 【正品图】图1 梅花鹿(本图源自《最新中药材真伪图鉴》) 图2 梅花鹿砍茸(本图来自《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 【主要鉴别点】花鹿茸 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直径较大挺略细。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皮茸紧贴。体轻。气微腥,味微咸。以粗壮、挺圆、顶端丰满、毛细柔软、色红黄、皮色红棕、有油润光泽者为佳。 图3 花鹿茸(二杠茸) ① 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 ② 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 ③ 锯口 图4 马鹿茸(四岔茸) 鹿茸片 鹿茸片分花鹿茸片和马鹿茸片。以蜂窝小孔越细密且均匀质量越好。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薄片,边缘皮茸紧贴。 图5 鹿茸片 ① 外皮红棕色、黄白色或灰黑色,半透明而略有光泽,外表有残存细茸毛; ② 皮茸紧贴,无缝隙; ③ 内部蜂窝状小孔自然排列 图6 花鹿茸纵切图(附鹿茸片切制部位示意图) ① 腊片; ② 粉片; ③ 血片; ④ 砂片; ⑤ 骨片
① 正规大型药店购买; ② 鹿茸片要注意2点:形状基本为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具有皮茸两部分组织,且皮茸紧贴。 【伪品主要鉴别点】1.用其他鹿的鹿角切片伪充鹿茸片 多见新西兰鹿、驼鹿、水鹿、驯鹿等。 图7 新西兰鹿鹿角切片 ① 呈不规则圆形,无半透明外皮; ② 外围有骨密质层,内部灰黑色,蜂窝状小孔粗大; 图8 鹿角包裹鹿皮伪制 ① 皮茸不紧贴,有缝隙; ② 边缘波浪状,骨质明显,蜂窝状小孔粗大; 图9 鹿皮伪制(上图:干品; 下图:泡发品) ① 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无皮茸组织区别; ② 水煮后泡发为大小不一的肉皮,富弹性; 图10 经染色的鹿角片伪充血片 图11 经漂白的鹿角片伪充粉片 4. 用蛋清、色素、骨块和动物皮毛加工的伪制品 多为菲薄的圆形片,半透明,无蜂窝状小孔,易碎裂,用水浸泡或稍煮后即破烂或分离。 图12 用其他杂质裹夹后伪制 图13 用骨质组织、血茸碎块和其他杂质包裹外层皮伪制 备注: 鹿茸的伪品包括伪制的“砍茸”,用其他鹿的幼角伪充鹿茸以及各式各样的鹿茸片伪品等,鉴于市民多购买鹿茸片,较少购买整枝的鹿茸及完整的“砍茸”,故此处仅介绍鹿茸片的伪品供大家辨别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