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以前没有夜生活,晚上的城市也只有路灯,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夜间的景观随着人们睡觉时间越来越晚变得重要和讲究,我们通常将这个称为“景观照明”。 室外景观照明作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现了景观设计的理念,也是人们夜间室外活动空间功能性照明的主要部分。 景观工程的质量主要集中体现在设计方面和实施方面,设计关乎美学判断,实施关乎灯具选用和工法。 美学方面 设计师好不容易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晚上遇上渣的灯光,生命就给毁掉了一半。 肇庆七星岩牌坊广场,日间景观很漂亮,古典的中式建筑美感。不过到了夜里,就画风一变像极了祭祀用的纸扎用品: 同样是牌坊,我们来看台湾的中正广场(后改名自由广场): 端庄威严的感觉一如既往。 安全方面 由于景观照明大部分设置在户外,部分类别的灯具(如地埋灯、插泥灯等)都会有机会与人的活动近距离被接触,因此,其应用时候的安全性变得尤其重要: 不仅昆虫有趋光性,熊孩子也有,所以,在面对很多夜间景观照明的时候,家长会特别担心灯具的光伤害和漏电伤害。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实施方面的常用灯具和值得注意的方面: 景观构筑物、小品、植物、硬质铺装照明。主要布置于硬质铺装照明立面、草坪区照明乔木等处;不宜布置于灌木区照明乔木及立面,使光线形成过多阴影及暗区(如图 1);当布置于草坪区时,玻璃面应比草坪面高 2-3 厘米,以使雨后积水不至于浸泡玻璃灯面。 ▲图 地埋灯不宜布置于灌木区照明乔木及立面,后果就是光出不来(故意造影的除外)。 (1)光色
▲图 彩色地埋灯光应用于照树木,很诡异很诡异很诡异!不要这样。
(2)布灯方法 ▲图 靠近或者有可能有人容易进入的区域,布灯的时候谨慎,零乱的灯具布置不仅破坏景观,而且会容易绊倒行人。 在不影响植物生长,对植物种植土壤及根系不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对草坪区的乔木以可调角地埋灯进行照明。
地埋灯的照明方式需要根据被照明植物的类型进行选择,如稀枝型乔木则在根部布置一套地埋灯,采用窄光直射方式 ; 茂盛型高大乔木则可在 3m 左右的距离布置 1-2 套偏光型地埋灯照明;球型灌木则布置宽光型或散光型灯具内透;冠状不对称式乔木则采用一套可调角式地埋灯进行照明。
安装于硬质铺装上的灯具,若为无倒角处理且灯盖高于铺装面的,易跘脚(图 1-7)。这就需要选择灯盖有倒角处理的地埋灯,安装完成后对灯具边缘四周用防水胶或玻璃胶密封处理。
所有功能性地埋灯(功率较大,照明立面、植物)需有防眩光措施。如加装控光型格栅片、灯具照射角度可调、灯具内采用非对称型反射器等措施。
所有装饰型地埋灯(功率较小,作引导性、点缀性)透光面需磨砂处理,光束宽,点亮无明显光源感觉。
(1)未放置预埋件 地埋灯未放置预埋件直接埋入草坪地下,其接线部分同样直接埋入地下,同时地埋灯下未铺设碎石渗水层与沙土吸水层,若雨后积水,将引起导电或短路现象(如图 1-13)。 ▲左图 草坪区地埋灯直接安装;右图 硬质区域地埋灯直接安装 灯具未放置预埋件直埋于硬质路面,而灯具采用铝质灯体,热胀冷缩后超出铺装开孔直径,膨胀拱出地面,造成地面不平整。
规范安装,采用预埋件。硬质铺装开孔略大于灯具灯体直径但小于钢圈外径。 (2)水汽进入现象
1)在送样过程中必须检测灯具的防水等级,保证达 IP67 以上(方法:将地埋灯放入水盆中,玻璃面离水面 5cm 左右,通电试运行 48小时,期间每 2 小时开启关闭动作六次左右,检查受热冷却状态下的防水情况)。
▲图 地埋灯接线示意图(草坪面积水区可适当抬高 5cm) 需布置于灌木区照明乔木,灯具需在灌木区内有效隐蔽,发光口高出灌木线 10cm 左右。 为白天景观考虑,建议在草坪区尽量少采用地插式射灯,因为灯具在绿化植被上不规则的排布,形成绿色环境下一个个黑点。且在夜间则会形成过多的眩光点,影响夜间灯光舒适性:
在需要定向投射的灯光效果下,则以可调角式地埋灯代替,或用与景观相配的装饰物进行遮挡。
若无需定向投射,则直接采用普通型地埋灯代替,根据需要加装防眩光格栅。 ▲图 以地埋灯代替插泥灯的白天景观效果(是的你看不到灯具在哪了)
(1)固定工艺
安装便捷,适合于非正常工期的一般工程。但是地插灯灯具构造决定了它无法牢固固定。一碰即歪、一拔即出。极容易遭受破坏,也存在安全隐患。 通常我们建议用地埋灯更换,若一定要以地插灯的形式照明,建议更换有底座的可调节灯具,在其基础上浇注混凝土以让底座固定并在底座内并头接线。
(2)接线工艺
电缆与地插等接线现状为电缆与灯具引线直接甩在绿化带上,未加任何保护,直接简单并头处理。若地表积水的话将产生漏电、短路等现象,安全隐患严重。 1)若电源线以钢管保护,则引线以金属软管保护,接线处以防水接线盒保护,接线完成后在防水接线盒边缘打胶或灌腊密封,埋入土中,并在下垫适当碎石。 2)若电源线以 PE 或 PVC 保护,引线以塑料软管保护,接线处以塑料接线盒保护(如图 2-10),埋入土中,并在下垫适当碎石,这种做法防水性较差,但代价较低、安装便捷。
3) 若工期紧或无法避免接头外露,则在接线时需以防水胶 + 绝缘胶 + 防水胶 + 绝缘胶 + 防水胶,五层交替保护。接头朝上,不得置于地上或地下,使接头处脱离地面积水,防止渗漏导电(明露接头需控制在灌木区内人手不可及之处)。 各项目可视成本控制要求及工期要求选择合适工艺。 一般现场插泥灯都为黑色,但因其安装于草坪灌木之间,严重影响绿化景观,同样这种情况下如果条件允许建议用地埋灯替换。 若无法用地埋灯替换,则灯具表面可以墨绿色静电喷塑工艺处理。 ▲图 地插灯变个色,就不容易被看到了。 壁灯多用于墙面、柱面照明,可作功能性照明的补充。在立面 /柱高度允许的范围内居中安装并尽量安装在人手不可触及的高度(约2.5m),在立面 / 柱高度较低时,则尽量安装在孩童人手不可触及的高度。 (1)注意表面材质
另外采用铁质固定螺丝易生锈,也会影响灯具及立面观感。
灯具表面采用热镀锌后静电喷塑工艺处理,在灯具采购时作为灯具标准工艺,要求厂家采用此工艺生产及提供相应产品。 同时灯具固定需采用不锈钢螺丝,经喷塑或喷漆处理成与灯具表面一致的颜色(此点也适用于庭院灯、草坪灯、围墙灯等灯具)。 (2)注意透光罩防眩光处理 ▲图 目测就能看见光源外露,肯定可以判断是眩光影响较重的灯具
应该要求: 灯具选样时采用雨滴状、磨砂处理、棱镜处理等透光罩。使光照柔和。 草坪灯用于小径、次要园路、入户路、草坪等景观功能性照明,灯具高度一般为 0.4-1m,有效照明半径 3-5m,布置间距控制在 10m以内,布置点位宜在灌木丛中,隐蔽安装。明显布置于草坪处时应注意其位置对景观的影响。 (1)注意光源选择
(2)注意灯具高度
发光口隐蔽于灌木中,灯具照明效果形同虚设,无法提供相应的功能性照明。草坪灯设计选型时,其发光口高度应高于灌木线20cm 左右。
(1)注意布置点位
草坪灯具在满足功能性照明要求的前提下不易直接布置于醒目无遮挡位置,如低矮草坪区不宜布置草坪灯及插泥灯,需调整至灌木区。 (2)注意灯具固定 埋设于软景中的庭院灯及草坪灯基础不够高,周边植土夯实不紧,膨胀螺丝松动等情况都会造成庭院灯手摇有晃动感,草坪灯一拔就离地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也影响灯具长久使用。
庭院灯基础高度一般大于 800mm,且基础内置钢筋。 草坪灯基础一般大于 400mm, 可用膨胀螺丝直接固定或内置钢筋固定,周边种植土夯实。 庭院灯为小区主要道路、街道的主要功能性照明灯具,为夜间行人的安全行走提供有效的照明保证,灯具高度一般为 3-5m,有效照明半径 8-10m,布置间距一般在 15-20m 左右,考虑灯具与景观的协调,可以在具体点位布置安装于乔木侧,使之不破坏景观天际线。
(1)光源选择 不宜选择白炽灯(寿命短、光效低)、高压纳灯(显色性差)、无极灯(产品尚在试验期,性能稳定与否还未得到检验。不宜大行应用)。 色温 3000-4200K,显色性好(显色指数大于 80)。 沿街庭院灯光源宜选择金卤灯,色温 3000-4200K,显色性好(显色指数大于 80),根据亮度需要选择相应功率。 小区内功能性照明宜选择经济性及光效性较好的节能灯为主,目前,优质的LED替代性产品已经日趋成熟,省电和效果都可以很好兼顾了。 ▲图 常用光源:卤灯 A 双端型 B 管型 C 球泡型 图:在广州光亚展上,西铁城发布的完美替代钠灯的 COB 产品,是一个路灯、庭院灯应用的很好产品。 (2)安装要求 庭院灯在景观轴、或景观呈对称特点的园路上宜对称布置,以强化仪式感。若园路较窄,对称布置显拥挤的情况下可采用对称布置草坪灯替代。 同时,在布置点位时注意灯具尽量避免二、三层室内客厅及卧室的玻璃窗,以免住户晚间在室内望外时直接看见庭院灯光源。 注: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中国照明集成商联学会,由云知光独家编辑及补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