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雨江山之外,嵇康的诗

 江山携手 2016-06-24

——以嵇康《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为例,说明嵇康四言诗之特色

422 王若婷 张藤子 闫妍 刘静

清代况周颐曾说过:“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而都说魏晋文人风流,古往今来,多少人对这个时代的文人们的描述都“少不了一个‘风’字—— 风流、风度、风神、风情、风姿……”而嵇康,却以他不变的神气,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写在前面——四言诗的发展历程与嵇康选择四言诗形式之原因

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指通首都是或基本是四字句写成的诗歌。它在上古歌谣及《周易》韵语中已有所见,盛行于西周,具有雅正简质、古朴肃穆的特质。

在先秦两汉时期,除《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等均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外,其他典籍(如《史记》所载《麦秀歌》,《左传》所载《宋城子讴》、《子产诵》等)也都是以四言体为主。可见,从西周到春秋,无论是社会上层还是下层,是娱乐场合还是祭祀场合,最流行的诗体是四言诗。同样,在西汉时期,虽已有五言体兴起于民间歌谣,但文士之作大体还是用四言体。如《易林》一书,虽为爻辞,但富有诗意。明代杨慎对其大加称誉,叹为“古雅玄妙”。

但东汉之后,五言诗很快取代了四言诗的地位。钟嵘《诗品序》说,时人对于四言,“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这以后,传世的四言体确实不多,佳作更少。尤其在建安时代,五言诗取代四言诗成为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后魏晋南北朝的数百年间在四言诗的创作上取得重要成就的仅以曹操、嵇康和陶渊明等人为代表。

既然魏晋南北朝是这样一个“五言腾踊”的时代,为何嵇康仍选择写作四言诗?这无疑是需要说明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将这视为一种相互选择的结果——是嵇康的天性驱动他选择了四言诗,同样也是四言诗的本质选择了嵇康。

裴斐先生在《文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一句话:“文学的对象是人生。”从嵇康的四言诗中,我们仿佛能够窥见千年时间都没有消磨掉的狂肆与想象。嵇康自小失怙,“母兄鞠育,有慈无威”,因此养成了他狂放任逸的性格。从四言诗的节奏来看,四字一顿,简单明快,言约义丰,因此易于驱动诗人直接表达内心本真的情感。嵇康为人不羁天然,崇尚简雅,他和四言诗的相互选择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组诗作为嵇康四言诗的代表作,可以说是其四言诗的集大成者。以下为对《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的一些具体分析。

 

 

一.“自然”和“真”的审美理想——魏晋玄学的影响

魏晋时期,魏晋玄学形成。这种新的世界观和哲学观,冲破了两汉神学的束缚。作为道家思想的继续、老庄思想的继承的魏晋玄学家,嵇康很好的论述了“自然”和“真”的审美理想。因此,从《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中的“鸳鸯”、“兰蕙”、“长川”、“惠风”、“轻尘”、“荪芷”等自然意象,便可以看出“嵇康以自然为最后逃遁与栖息之地,一则自然的山水草木,逍遥其间......可以忘忧,毫无人为痕迹的自然,令人有返朴归真的大愉悦。”再如《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中的第十四章中:“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在面对自然,想起亲情、友情的温暖,还有春风美景对生命的赠予时,不由得发出了这样深情的赞叹和讴歌。而嵇康的玄学思想,都从热爱自然中来。嵇康《释私论》中“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与“自然”相对,表达出嵇康热爱自然,他崇尚自然的返朴归真,反对名教的虚伪浮华,因此,他用在《老》学层面上理解《庄子》外篇而继承来的玄学思想,“自然”便成为他鞭挞假礼教的理论根据,通过他的诗作外显出来。罗宗强先生也在他的著作《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中指出:“庄子的纯哲理的人生境界,从此变成了具体的真实的人生。也从此,以其真实可感,如诗如画,正式进入了文学领域。可以说,嵇康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了。”

 

二.超尘脱俗的理想主义者——个人性格的体现

嵇康的生活经历磨砺出了他的精神品质,锻造了他的性格,而这些,也都通过他的诗作外显。嵇康在《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的出场,便是《临刑奏琴》: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悔焉。

而在《世说新语·栖逸》第十八中,嵇康遇见道士孙登,跟其学习,临别时孙登说:“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道出了嵇康的未来,文中未再记载嵇康听到这话的反应,但他未曾再追问解决之法却是真,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态度直至生命尽头。无论是临行奏琴时的不变的神气,还是被孙登一语中的道出的未来后的无记载的无反应,基于嵇康的生活经历,都显示出他是一个超尘脱俗的理想主义者。在嵇康的《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中,他想象其兄嵇喜在军中的生活:

第一章中,“朝游高原,夕宿兰渚”;第二章中,“朝游高原,夕宿中洲”;第三、四章中,“游彼长川”“陟彼高岗”......

这些自然中基本的地方,都成为了嵇康想象中其兄经历的场所。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了超绝尘世、快游其志的主题,这是嵇康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推崇。但是,尽管嵇康一生意图超脱于尘世,但因为他与魏宗室的联系、他的才情,都让他无法做到超脱尘世。如若他同阮籍有一样的性格,那他最后的结局也不会如此,但就如他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自述的那样“刚肠疾恶,遇事便发”,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曾评价道:“嵇志清峻”,而这些都可以体现出嵇康有强烈的爱憎判分。使他的诗作也带上了这样的色彩。

此外,“嵇康‘本有济世志’,其‘遨游快志’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不满,是对现实无奈所作出的一种反抗,而这样的反抗不只显露在他的思想里,于他的人生轨迹中也有所展示”其背后也隐藏着一种失意无奈的心境。如《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中第八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等为其自伤之词,感叹世事多艰。但前面提到的几章中,也包括其余未提到的几章中,也有表明其心志,他向往没有干扰的绝对自由的生活。这在《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可见,嵇康的性格对其诗作的影响。

 

三.思长情远——意象的选取

首先,从意象的分类上看,嵇康四言诗中的意象包括了:自然物意象、植物类意象、动物类意象。

自然类意象如:兰渚、中洲、长川、高冈、华山、灵丘等。以自然类意象为例,像是“华山”这种以“高、险峻”符号化了的名山,以及“高冈”、“灵丘”、“长川”、“高云”这类意象,它们都具有超凡脱俗、清新雅致的特点。读诗的时候仿佛是一个电影长镜头一般,给人一种纵深辽阔的视觉感。而“素波”、“清渠”这些水边的意象,能够给人思慕的感觉。根据李国英的《小篆形声字研究》中说:“首先水限制了异性之间的随意接触,在这一点上它服从于礼义的需要和目的,于是它获得了与礼义相同的象征意味;其次也正因为水的禁忌作用,也使水成为人们寄托相互思慕之情的地方。”风有“凯风”、“谷风”、“惠风”,无不透露着嵇康生性自由狂放,不屑羁绊。因此,嵇康思长情远的诗歌意象就此形成。

其次,由于嵇康本人是热烈的理想主义者,他的精神世界不容污染。因此,从他的诗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好用香草飞禽起兴。他诗中写“鸳鸯”道:“咀嚼兰蕙,俛仰优游。”令人联想起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由屈原开创的“美人香草以配忠贞”的传统,在嵇康的诗中得到了巧妙的承袭。嵇康在《赠兄秀才入军》之六中写道:“所亲安在?舍我远迈,弃此荪芷、袭彼萧艾”。正是与嵇康广阔脱俗的胸襟与高尚的人格追求形成了对应的关系。而他诗中的飞鸟意象,据日本学者兴膳宏指出:“在大部分场合,都暗示了遨游仙界的超然者的姿态”。我们不难看出,嵇康在《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的组诗中,多次写到“朝夕”之间地点的转换,令人不由想起庄子的《逍遥游》中,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朝夕之间,穿越千里的壮阔。再如《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之一、二中“鸳鸯”意象,“邕邕和鸣,眄俦侣”以此比兴,描写了他和嵇喜二人相依为命,和谐友爱的场景,而这正是诗人极端的精神孤独造成的。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他的终极理想与俗世俗人都有强烈的隔绝感。就嵇康来说,除了魏晋,他不适合于任何时代。他的超绝理想曲高和寡,因此他极强的文化失落都体现在他的诗歌当中。多多着墨于“鸳鸯”这类成对的意象,反倒体现了他在诗中的理想境界不得实现的悲伤与落寞。

 

四.文约意广——《诗经》诗句的化用与用典

    在五言、七言引领诗坛的魏晋时代,嵇康的四言诗体,短小精悍,却意味无穷,犹如一曲短歌,虽曲终时短,但余音绕耳,余韵不绝,长久值得回味。展卷细读,四言短句,朗朗上口,师法诗三百篇,有“风”人“雅”韵之致,精妙恰当的诗句化用与典故运用,让嵇康的四言短诗字里行间充满深意。在《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这一组诗中,直接取自或者化用《诗经》原句的诗句多达二十处(详见下表)。

嵇康诗中

出处

原句

鸳鸯于飞

小雅·鸳鸯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萧萧其羽

小雅·鸿雁

鸿雁于飞,萧萧其羽

优游

大雅·卷阿

优游尔休矣

陟彼高冈

周南·卷耳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言刈其楚

周南·汉广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嗟我征迈

小雅·小宛

我日斯迈,而月斯征

独行踽踽

唐风·杕杜

独行踽踽,岂无他人

凯风

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泣涕如雨

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言刈其杞

小雅·北山

陟彼北山,言刈其杞

言念君子

秦风·小戎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不遐有害

邶风·泉水

遄臻于卫,不遐有害

谁渭河广

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好仇

周南·关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心之忧矣

邶风·柏舟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瞻仰弗及

邶风·燕燕

瞻仰弗及,实劳我心

驾言出游

邶风·泉水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靡瞻靡恃

大雅·云汉

大命近止,靡瞻靡恃

一苇可航

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良马既闲

秦风·驷驖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由上表可见,《诗经》风雅之作对嵇康四言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嵇康在注重对《诗经》的借鉴的同时,并不是纯粹的引用原话,同时也注重另铸新辞,并依据自己抒发性情的需要而赋予所引意象或诗句新的内涵。如第一首中的“鸳鸯于飞,萧萧其羽”,其原句为,“鸳鸯于飞,毕之罗之”、“鸿雁于飞,萧萧其羽”,通过诗句的化用,不仅鸳鸯的缠绵形象跃然纸上,同时鸿雁交羽,共飞天涯的脉脉情感也能萦绕人心。再如第三首中“陟彼高冈,言刈其楚”的原句为“陟彼高冈,我马玄黄”、“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在对旧诗信手拈来之化用的基础上,诗人增添了自己登高刈楚,望远思兄的思念之情。短短八字不仅承载着其原本诗句十六字中的意境情感,同时也背负着作者新增添的深切情谊,言简而义丰。在这里,诗句与典故的化用浑然天成,几不见有意为之之痕迹,全然不似后人拙劣地牵强引用,矫态百出。

又如同样出自第三首的“嗟我征迈独行踽踽”,其原句为“我日斯迈,而月斯征”、“独行踽踽,岂无他人”,在这里,诗人的真性情与古人的真性情相得益彰,又因为其抒发情感的委婉优柔,使得短促的四言诗歌的节奏得以舒缓,更显示出余音绕梁之美感,文约意广,清香四溢。故沈德潜评其诗云:“叔夜四言,时多俊语,不模仿三百篇,尤为晋人先声”,陈祚明也说,“叔夜诗实开晋人之先,四言中饶隽语,以全不似三百篇,故佳”。这都表明嵇康四言诗尽管取法于诗三百,但仍以其文约意广之特点开四言诗之新风,形成了不同于诗三百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得意忘言、托物寓情——嵇康诗比兴的运用

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基本法则的比兴,在以往的诗歌创作中,往往作为一种比方、起兴的手段,具有随意性。以往诗歌对于比兴之物的描写,往往以片断的形式出现,或为抒情起兴,或为叙事陪衬,或作环境背景。而嵇康的四言诗,使得描写之物不再是笔下的陪衬或比兴的媒介,而成为具有了独立价值的审美对象。如第十三首诗,以江流、绿林起兴,描绘出江流浩荡,宛如银带环绕城郊,草木繁盛,鲜花怒放,鱼龙畅游,山鸟群飞的自然美景。这里,诗人把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大自然的美融为一体,显示出一种超迈脱俗,清远俊逸的诗歌意境。

而嵇康其玄学家的身份,也使其在运用比兴的过程中,更注重于“兴”的瞬间和对天人合一境界的顿悟,讲究得意忘言、得意忘象、得意忘形。其比兴手法不在于表述上的准确性,而在于它的模糊性与顿悟性。追求所比兴之物与自身情状表达的神似与契合,以托物寓情。比如第一首和第二首中,开头以“鸳鸯”起兴,来表现自己和兄弟的相依为命的情感。诗中鸳鸯或傍依双飞,或群游同飞,与诗人对于友于绸缪的和乐之情的追求相完美契合。再如第五首诗中“穆穆惠风,扇彼轻尘。弈弈素波,转此游鳞。伊我之劳,有怀遐人。寤言永思,实钟所亲”,虽然以写景起兴,但并不是为了“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而是采用“惠风”、“轻尘”、“素波”、“游鳞”等意象,寓情于景,间接表达其积郁于心的怀人之情。

 

重章叠句——组诗各章间的联系

重章叠句,回环复沓是四言诗语言上的一大特点。以《诗经》为例,十五国风以及小雅中的部分诗篇中均大量使用这一手法,如《蒹葭》,《式微》等。《诗经》后,重章叠句多运用于后世民间歌谣中,而文人诗作则用得较少。但嵇康的四言诗中却别出心裁,学习借鉴重章叠句的手法,且别具一格以旧瓶装新酒。

首先,他创造性地运用了组诗这一形式,使一组诗中相邻两章在句法,语句上多同,内容上也往往相仿,连读有一唱三叹之功,如:泳彼长川。言息其浒。陟彼高冈。言刈其楚。嗟我征迈。独行踽踽。仰彼凯风。涕泣如雨。”(《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其三)与泳彼长川。言息其沚。陟彼高冈。言刈其杞。嗟我独征。靡瞻靡恃。仰彼凯风。载坐载起。”(《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其四)两章词语基本相同,句法,句数亦同,似乎完全可以并为一首来读。这种重叠的样式是过去中所没有的,可谓是嵇康的独创。

再者,重章叠句的运用与一般与音乐直接相关(如《诗经》)简单的旋律决定了乐章编制的短小为了能充分地表达感情才往往将重复的演奏作为一种抒情的手段,。这种结构着重展现情感状态而不适宜于叙述经过与描写环境。

而嵇康使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突破了语言对音乐的依附他所追求的是语言形式灵活多样的美而非音乐旋律的美。于是不拘一格或两两对仗式联咏或多章递进式叠咏。不管采用哪种形式而重在体现自我情感的抒发景物的描绘与环境氛围等渲染。如前面所举的三,四两首,反复吟咏回环复沓充分发挥其抒情表意以景寓情的作用。所谓“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从而取得了跌宕回旋,的艺术效果。

 

七.自然流转与排偶——句间勾连及整体架构

嵇康四言诗句间的勾连用常用对偶与自然流转相结合的方法。既有对偶的整饬之美,又不损害情感的流动,从而使得诗歌生成较为空灵清新的意境。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其十四)“朝游高原,夕宿中州。”(《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其二)王世祯评价说:“手挥五弦,目送归鸿,妙在象外。”出语清俊,在自然流转的基础上,加上对偶的工饰,即使不用诗三百篇语,也可以取得超越三百篇的艺术效果,这可认为是嵇康对诗三百的突破。

同时,嵇康四言诗,或长或短,但大都是以排偶组句支起诗歌骨架,建构全诗。如:“穆穆惠风,扇彼轻尘。奕奕素波,转此游鳞。”(《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其五)“习习谷风,吹我素琴。交交黄鸟,顾俦弄音。”(《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其十二)“白云,顺风而回,渊渊绿水,盈坎而颓。”(《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其七)。有排有偶,变通了规模庞大的重章复沓,使得四句之间便可以构成一个回环,从而减少诗歌的分章,并在有限的字数空间内创造出最大的艺术空间,极大地增强了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八.音韵之美——双声叠韵与叠字

    继承了四言诗一贯的注重诗歌音韵之美的优良传统,嵇康的四言诗中的双声、叠韵或者叠字的运用多达38处。双声如“鸳鸯”、“踌躇”、“慷慨”、“优游”;叠韵有“彷徨”、“栖迟”、“逍遥”、“婉娈”、“泣涕”;而叠字更是俯拾皆是,如“萧萧”、“邕邕”、“踽踽”、“穆穆”、“弈弈”、“习习”、“咬咬”、“萋萋”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双声叠韵和叠字的运用,对于节奏单一的四言诗而言,就如同镶嵌在素锦上的颗颗宝石,散落四处,熠熠生辉,调节着诗句的节奏,增强了音律,营造出了回环悠长的气氛。如第十三首诗中开篇四句“浩浩洪流,带我邦畿;萋萋绿林,奋荣扬晖”,“浩浩”、“萋萋”与全诗的2/2节拍一脉相承,并加强了音乐律感,使诗歌画面及其开阔、气势雄浑壮美。

除了使诗歌节奏鲜明,音乐悦耳,诗人通过运用大量的叠字来摹声,绘形,状情,也使得诗歌更富有表现力,即达到了刘勰所说的“两字穷形”、“一言穷理”的表达效果。再如第十二首诗中第五到八句“习习谷风,吹我素琴。咬咬黄鸟,顾畴弄音”,以“习习”来描摹东风的和舒,以“咬咬”来模拟黄鸟的鸣叫之声,生动形象,具有自然生趣之美感。

 

以上就是我们的小组学习成果,最后,用一段余秋雨先生评点魏晋风骨的话作为结尾:

为什么这个时代、这批人物、这些绝响,老是让我们割舍不下?我想,这些在生命的边界线上艰难跋涉的人物似乎为整部中国文化史作了某种悲剧性的人格奠基。他们追慕宁静而浑身焦灼,他们力求圆通而处处分裂,他们以昂贵的生命代价,第一次标志出一种自觉的文化人格。在他们的血统系列上,未必有直接的传代者,但中国的审美文化从他们的精神酷刑中开始屹然自立

 

本组分工:王若婷:第四、五、八节,组稿

          张藤子:开篇语、结束语及第一、二节

          闫妍:四言诗的发展历程及第六、七节,组稿

          刘静:嵇康选择四言诗的原因及第三节

                             

参考资料:

1.余秋雨《遥远的绝响》

2汪春泓《玄学背景下阮籍、嵇康之比较》2002

3.姚建改《钟嵘<</FONT>诗品>嵇康条疏证》2011

4.刘剑《嵇康四言诗象征艺术论》兰州大学 2006

5.时兰兰《浅谈嵇康与四言诗》2012

6.皮元珍《璀璨的余晖——论嵇康四言诗》

7.吴可《嵇康四言诗源于“国风”论》

8.王成《试论嵇康四言诗对<</FONT>诗经>的取法借鉴》

9.舒韶雄《四言诗的发展历程和衰落原因》

 

 

 

后附嵇康《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如下:

一  

鸳鸯于飞。肃肃其羽。朝游高原。夕宿兰渚。邕邕和鸣。顾眄俦侣。俛仰慷慨。优游容与。 

 

二  

鸳鸯于飞。啸侣命俦。朝游高原。夕宿中洲。交颈振翼。容与清流。咀嚼兰蕙。俛仰优游。  

 

三  

泳彼长川。言息其浒。陟彼高冈。言刈其楚。嗟我征迈。独行踽踽。仰彼凯风。涕泣如雨。 

 

四 

泳彼长川。言息其沚。陟彼高冈。言刈其杞。嗟我独征。靡瞻靡恃。仰彼凯风。载坐载起。

 

五 

穆穆惠风。扇彼轻尘。奕奕素波。转此游鳞。伊我之劳。有怀遐人。寤言永思。寔钟所亲。  

 

六 

所亲安在。舍我远迈。弃此荪芷。袭彼萧艾。虽曰幽深。岂无颠沛。言念君子。不遐有害。  

  

七  

人生寿促。天地长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寿。思欲登仙。以济不朽。缆辔踟蹰。仰顾我友。 

 

八  

我友焉之。隔兹山梁。谁谓河广。一苇可航。徒恨永离。逝彼路长。瞻仰弗及。徙倚彷徨。  

 

九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盻生姿。  

 

十  

携我好仇。载我轻车。南凌长阜。北厉清渠。仰落惊鸿。俯引渊鱼。盘于游田。其乐只且。  

 

十一  

凌高远盻。俯仰咨嗟。怨彼幽絷。室迩路遐。虽有好音。谁与清歌。虽有姝颜。谁与发华。仰讯高云。俯托轻波。乘流远遁。抱恨山阿。  

 

十二  

轻车迅迈。息彼长林。春木载荣。布叶垂阴。习习谷风。吹我素琴。交交黄鸟。顾俦弄音。感悟驰情。思我所钦。心之忧矣。永啸长吟。  

 

十三  

浩浩洪流。带我邦畿。萋萋绿林。奋荣扬晖。鱼龙瀺灂。山鸟羣飞。驾言出游。日夕忘归。思我良朋。如渴如饥。愿言不获。怆矣其悲。  

 

十四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十五  

闲夜肃清。朗月照轩。微风动袿。组帐高褰。旨酒盈樽。莫与交欢。鸣琴在御。谁与鼓弹。仰慕同趣。其馨若兰。佳人不存。能不永叹。  

 

十六 

乘风高逝。远登灵丘。托好松乔。携手俱游。朝发太华。夕宿神州。弹琴咏诗。聊以忘忧。  

 

十七  

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长寄灵岳。怡志养神。 

 

十八 

流俗难悟。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万物为一。四海同宅。与彼共之。予何所惜。生若浮寄。暂见忽终。世故纷纭。弃之八戎。泽雉虽饥。不愿园林。安能服御。劳形苦心。身贵名贱。荣辱何在。贵得肆志。纵心无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