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找女朋友还难,创业公司应该怎么找人? 众所周知,创业早期,找人是最重要的事情,但由于公司规模小、发展前景不够明朗等因素,找人也是最大难题。 据说小米初期,雷军每天要花70%的精力去找人,他曾在一周内有5天、每天超10小时说服一位人才加入小米,但后来对方还是选择放弃。 对创业者来说,雷军的经历令人感同身受。所以我开玩笑的把创业找人比作找女朋友,甚至还要难。我也曾无数次花了很长时间,“追求”好的人才,对方“十分感动”,但最后依然拒绝了我。 所以今天我来聊聊关于找人的一点经验总结,希望可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要想清楚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才是创业团队要找的“对的人”?我自己习惯于从三个方面去考量。 “态度”是第一位的,创业公司需要的态度是创业精神。愿意加入创业公司的人,不外乎三种,不安于现状的,对自我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有信心的,具备一定冒险精神渴望高收益的。看重平台规模、公司品牌、职业安全感的人不适合创业公司,哪怕苦口婆心说破嘴皮,依然没有效果。 不安于现状,意味着愿意接受改变;对自我能力有信心,意味着可以承受压力,并愿意挑战困难;具备冒险精神,意味着不害怕不确定的环境,并且更看重长期利益而非眼前的利益。而这些都是创业公司需要的人才素质。 然而,具备这三点或之一,依然不能称之为有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更重要的在于从无到有的创造,不是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才可以干出结果,而是想尽各种办法争取资源,达成目标。所以创业公司的人应该是行动多于质疑,主动多于等待。 “开放的思想和快速的学习力”是另一个需要具备的特质。创业公司因市场变化和业务发展需要,时常会面临业务调整、战略布局、岗位变动等情况,不断的打破平衡,让员工处于“不舒适区”。面对变化和不熟悉的时候,员工是否可以开放的态度接纳,迅速调适自己的状态,并快速学习新环境所需要的技能,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有经验的员工而言,能够做到不过分倚赖经验,有耐心的倾听他人的意见,换位思考,常常是创业团队最需要的。 最后考察的一点是“技能”。事实上,创业公司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的人,而是雪中送炭的人,来了就能上场打仗,最好还能边打边学,因此有丰富的专业经验的人是创业公司最需要的。但是,相比较起前面两点,我会把技能放在最后进行评估。与成熟大公司不同,创业公司还没有形成强大的企业文化氛围,还无法有效的影响每一个加入的人,给他们打上自己的烙印。相反的,创业公司需要每一个加入的个体,去沉淀出属于自己的文化,所以对于态度的看重更高于对于技能的看重,技能只能解决当前的问题,但形而上的东西的影响是更加广泛和深远的。 ▲创业公司需要的人才中,前两项特质缺一不可 绘出需要的人才肖像,接下来就是“去哪儿找”的问题。 熟人推荐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快速消除陌生感,有一种信任的连接。但熟人推荐也要有讲究,推荐人的选择很重要,人们常说,靠谱的人的朋友也是靠谱的,所以根据你要找的岗位的性质,首先去寻找到具备这些特质的推荐人,往往会提升找人的效率。 有的朋友会说,推荐效果好像并不理想,我只能讲这个取决于创业者有多大的诚心,既然雷军也在早期将主要精力放在找人上,我们更没什么理由去偷懒了。同时也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技巧,因为我们拜托的是熟人介绍,如果一开始对方也许并不留心,没有什么反馈,你可以尝试首先邀请对方加入,这样你有机会详细介绍你的项目,对方也会认真的聆听和思考,哪怕最后他没有加入,但他从心理上会对你的付出和真诚怀有歉意,所以你再提出请他帮忙介绍的时候,他不大会拒绝,也会认真的帮你搜寻适合的朋友。 使用网络招聘也是必须的方法,但有两个点需要注意。第一,现在招聘网站也是垂直细分的,有面向互联网行业的,有面向金融行业的,有找中高端人才的,也有找蓝领技工的,有找程序员的,也有找CTO的,根据你要招聘的职位,选择合适的渠道,事半功倍。第二,创业公司没有品牌,所以通过发布招聘广告的方式通常不会有理想的简历主动投递过来,需要HR自定义关键字,进行搜索,或者有确认的目标公司,想办法获取目标公司相关岗位人才情况,定向挖取。 积极参加各种创业论坛也是不错的方法,这样的创业论坛通常是为风投和创业者搭建的沟通桥梁,但往往也会有一些对创业感兴趣并且在寻找好项目的人来参加,创业者可以通过在论坛上路演的方式,介绍自己项目,从而接触到对项目感兴趣的合适的人。 有的创业公司会开展校招,但我的想法是,校招并非理想的招聘渠道。大前研一有一个理论,他认为“只有员工人数达到1000人后才可以考虑雇用应届毕业生”。此观点固然有夸张成分,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业公司不具备存活应届毕业生的条件。一方面,应届毕生社会经验不足,短期之内无法提供过于专业的技能输出,是无法满足创业公司眼下的工作需求的;另一方面,创业公司自身也没有完善的的培训体系,对于应届毕业生的系统化成长也没有太大帮助,多数学生加入公司后,会在岗位上自我摸索,野蛮生长,不可避免会多走弯路,所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多数应届生会选择跳槽。 若是“相中”一位适合的人才,需要格外珍惜,更要拿出“谈恋爱”的态度去追求。跟对方讲清晰你对企业的设计和规划,让对方看到未来的前景,感觉事业有希望。即使过程中遇到对方的犹豫,也不要轻言放弃,我一个创业的朋友用了一年的时间追求他的合伙人,不断把各种方案、规划、甚至团队讨论纪要发给对方看,真诚的征询对方的意见,一年之后,对方终于被打动了,同时也相信自我的专业可以为这份事业创造价值,于是真正的加入了进来。 创业找人虽然是艰巨的,但一旦找到合适的人,带来的效力也是巨大的,投入与回报永远成正比,甚至长远的回报已经远远覆盖当初找寻的艰辛。 所以,所有创业路上的朋友们,不要烦恼和困惑于找人的问题,在早期把你最主要的精力拿出来,为自己建设一支卓越的团队吧。 ·END· 转载请联系恳说恳讲(ID:kenshuokenjiang)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