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钟华为我国首位从书法专业考入外专业的博士,著名书法家,去年因上央视百家讲坛开讲《书法档案》而名声大噪。于钟华1974年出生于亳州市(原亳县)一个医学世家,家族五代行医。这个家庭一直传承着祖辈流传下来的淳朴家风。于钟华说,他兄弟姐妹四个,家庭对规矩、道德和学习非常重视,从小他便在这样的传统家庭下成长生活。 于钟华(后排左二) 十五六岁时与双亲以及他的兄弟姐妹们的合影
家风之一重规矩 古人重视“正心修身齐家”,“齐家”为整肃家风家规。于钟华成长的家庭就有一个家中成员必须遵守的家规。 “每天早起父亲都会检查我们的房间,看被子是否整齐,地是否打扫干净,之后要晨读、背书。”于钟华说,父亲还要求他们兄弟姐妹四人放学回家不能随意外出,饭前长辈动筷前不能动筷,每天饭后轮流洗碗。 说到洗碗,于钟华提到一个“小插曲”。因为家庭成员多,每次洗碗都要一大盆,有一次轮到他洗碗,他给了弟弟一些钱,让弟弟帮他洗,结果被父亲发现,训斥了他一番。 “父亲说我这是剥削阶级思想,要不得。”于钟华笑着说。 其实于钟华从五六岁开始就会自己洗衣服、洗碗了。小时候由于家庭原因,于钟华跟随爷爷一起居住,那时爷爷手把手教他洗衣服。爷爷也是位老中医,时常说“吾家清白门第,诗礼旧族”,从不娇惯儿孙,教导他们从小遵守家规,讲礼仪,养成好习惯。 家风之二重德育 于钟华学习书法最初是受到父亲的启发,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家中的中堂都是父亲自己动手写。于钟华至今还能背出很多父亲写过的中堂诗句,如“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等,都是一些砥砺道德品行的诗句。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于钟华说,父亲非常重视对他们兄弟姐妹的道德培养,告诉他们“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 于钟华小时候有过一次经历,令他印象深刻。那次弟弟做错了事,他跑去告诉了父亲,可父亲并没有立刻责怪弟弟,而是将他拉到中堂前,问他中堂上写的是什么意思?他望着写着“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的中堂,不发一言。 “父亲说,作为哥哥要以身作则,哥哥必须要有哥哥的样,给弟弟妹妹做好榜样。”于钟华说,父亲一直严于律己,待人真诚,教育他们时,关于道德的事情,他都非常严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