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粑的起源,据说有一个难以考证的小故事。时间一直追溯到三国时期,那时的贵州,还被称作夜郎。据说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当时正率兵平定孟获,在夜郎国与那黔中洞主作战。 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突然探子来报,说有蛮军临阵。诸葛亮一听,于是下令出战,没几下,便打退了黔国洞主的人马。也不知诸葛军师是何用意,他既不顾穷寇莫追的忌讳,也不顾这帮军士的饭还没吃,下令大军乘势穷追蛮军上百余里。 这一追倒也没什么,可就急坏了这军中的火头军了,久等部队不归,可这煮着的豆汁儿和米饭不能浪费呀,本来就没带多少粮草。诸葛军师一看这情形,只好命将士兵把未用的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到大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其不馊。 等大捷而归的士兵回营,这被豆汁儿掺和过的米饭已足足蒸煮近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食,谁料这米饭已成另一番模样,不但色泽黄润,而且味道甘甜香软,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士兵们还以为是军师用来犒劳他们的美味,三下两下便让几甑佳馔见了底。 碰巧劳军当地百姓遇到,见此物如此美味,也仿此手法制作,一千多年的世世代代延续下来,这不,蜀南便又多了这么一道美味——黄水粑。
主料:糯米5千克。 辅料:黄豆750克,红糖、白糖、箭竹叶、稻草适量。 制作过程: 1.用清水把糯米泡胀,打碎成粉面。黄豆浸泡打成豆浆。 2.糯米面与红糖、白糖拌匀,掺入豆浆,搓揉成粑团,再捏成每个80克左右的小粑,用箭竹叶包成枕头状,用稻草捆好。一层稻草一层粑,放入甑子中蒸3-4小时即可。 神仙豆腐 ______ “神仙豆腐”是用“神仙树”之叶做的。甘启良编著的《竹溪植物志》记载:“神仙树”的学名叫双翅六道木,双翅六道木在竹溪各乡镇均有,多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路边、沟边杂林中或灌木林中。叶可制“神仙豆腐”,供食用。 其制作方法:把采集来的神仙叶用清水洗干净,把烧开的水倒在装神仙叶的盆里,再用干净的工具将叶子捣碎成泥,倒进用沙布做的口袋里,然后用力挤压出水分,将叶渣除去就成了豆腐水了。
石阡豆腐乳 石阡豆腐乳是由邹贤仁于1998年自筹资金创办石阡县万安豆腐乳加工厂。豆腐乳曾获得石阡县演艺大赛“名优小吃”奖,在石阡县首届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展示中被评为:地方特色旅游产品。 万安豆腐乳沿用传统工艺,由黄豆、辣椒、花椒、白酒、食盐等环保材料加工制作。 豆腐乳包装将石阡温泉的实景以绘画的手法体现,起到怀旧的效果,以突出土特产的一个“土”字。 另一方面将石阡县国保古建筑万寿宫以宫墙的形式展示出来,顶部再加上一对石狮子,以突出千年古镇的一个“古”字。 绿豆粉 Shi Qian/![]() ![]() 石阡绿豆粉是贵州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以上好的绿豆和上好的大米混合,浸泡后磨成豆浆,经过烙制而成,为石阡的传统食品之一。粉香味鲜,粉制细腻。具有清热解毒、理肠健胃的功效。石阡绿豆粉的的独特,首先表现在口味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绿豆粉端上桌,就能闻到绿豆的清香,诱人食欲,及至入口,软糯爽滑,咸辣适当,鲜美可口。 过年必吃绿豆粉,这是石阡县仡佬族人独特的春节习俗。仡佬人过年,大年初一有不动甑、不吃米饭的习俗,一说:打开了甑,来年蚊虫多;一说:隔年的饭要过初一才吃,意思是“年年有余”,所以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吃绿豆粉。 石阡全茶宴 Tea /![]() ![]() ![]() 石阡苔茶是中国贵州省石阡县当地各族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母树属古茶树系列。
石阡县聚凤乡,昔日商贾南来北往、驼货的马帮昼夜不停,而使这里得名“走马坪”。这里自古就分布着大量的茶园,周围的山坡上随处可见可用果实榨油的野山茶。不幸的是,昔日商贾马帮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以前那些令人青睐的茶叶、茶油和山货不再有人来问津。 廖益彪是石阡“全茶宴”的领跑者。当时自己的家乡盛产茶,自古人们也习惯饮油茶、吃油茶稀饭,儿时母亲煎茶叶蛋给父亲补充体力、将茶叶和大米混在一起做油茶稀饭的画面。 回想起那透着茶香、饭香的独特味道,要是能够将老祖宗的茶食发扬光大、做成菜肴该多好。于是几经研制,最后终于有了石阡特色的全茶宴。 “全茶宴”菜品及文化有:苔茶长寿汤、红茶富贵鱼、苔茶香酥鸭、节节高升、茶香白切、绿茶豆腐、火茶煎蛋、品味人生等。 以“品味人生”为例,系用石阡大白菜、肉丝、绿茶炒制而成。入口爽滑,茶香飘逸。 这道菜品包含“酸、甜、苦、辣、涩”五味,其主料大白菜廉价普通、家喻户晓,象征人的一生朴实纯真,却很实用;肉在过去的农村很难得到,能有口肉吃就代表着幸福生活,本菜寓含着“忆苦思甜”之意,茶干而不枯,犹如人生,有许多梦想尚需追求! 另配茶香糯米鸡、红茶米饭、红茶粥、红茶汤,既沿袭石阡传统饮食习俗礼仪,又祝愿客人红红火火、事事顺意。
——— 1、游记摘于网络,原创作者:小叶加苦丁,小石加以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