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9 04:00 | 豆瓣:纪汐 父亲节,前两天在群里转载了朋友写的文章,题目是《我的天才男友》,看完很深的感触,也想起了我的老爸。朋友也怂恿我写篇文章唠叨唠叨我的父亲。虽然确实对于我老爸,我有很多话想去表达出来,可又觉得特么矫情,还是作罢。哪知,或许注定还是要谈谈他老人家对我的影响,所以读完《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还是提笔来和大家聊聊我老爸。 《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是法国马克李维的又一部经典著作。马克李维大家都很熟悉,从《偷影子的人》开始,这个男人就进入了中国读者的视线,到后来的《伊斯坦布尔假期》、《如果一切重来》、《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第一日》、《第一夜》、《幸福的另一个含义》等,这个男人迅速成为中国读者眼里的热门作者。我只看过《偷影子的人》,这本在别人眼里情感细腻的小说,我看起来颇为无感,毫无触动,当时的我想,是不是我太麻木了。原来不是麻木,而是看书,真的就像我一直在说的,看书是需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生活来看的,有时候一本书在别人眼里没有任何触动,可是它和你的经历很相似,所以你触动很大,那么之于你而言,这就是本好书。反之亦然。 《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我再次尝试看马克李维的书,这对我而言,就是本好书,因为它带给了我情感的触动和共鸣,让我想起了我老爸和我之间的过往。该本书讲述的是结婚前夕的朱莉亚收到了她父亲过世的消息,下葬的时间和她要结婚的时间相同,最后朱莉亚取消了婚礼,进行了丧事。而在处理完丧事隔天居然收到了一个和父亲一模一样的机器人,并称有6天的时间可以和她相处,这个从小在她生活缺席的父亲现在却要和朱莉亚共处6天,朱莉亚下意识里排斥,因为她觉得她够独立,也已经习惯了父亲的缺席。但渴望亲情温暖的朱莉亚最后还是选择了和父亲共处,并在父亲的巧妙安排下,朱莉亚找回了她的初恋情人,也在父亲的带领下,朱莉亚重新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并收获了真正的爱情。而在这一路找寻的过程,她和父亲的互动以及对于初恋情人的回忆,是本书的重点。虽然有些情节看起来是如此疯狂,可是细想,或许恰恰是这种疯狂才能让难得的世间生活不会留下遗憾,朱莉亚的父亲至始至终一直希望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女儿能幸福。甚至为此不惜牺牲自己,想出了扮演成机器人来到了女儿的身边。我想朱莉亚是幸福的,有这样的爸爸,何其幸哉? 他爸爸如是说:“你想象一下,要拥有多深的爱才能学会把你当成生活的中心,同时却清楚知道将来的你会把幼年生活忘得一干二净,也知道你未来的生活会因为我们没有做好而受苦。” “你责备我经常不在你身边,可是你知不知道孩子离开父母的那一天,我们的内心有多么痛苦?你有没有想象过那种分离的滋味?” “当大门关上的时候,我们要开始重新学习。重新布置空出的房间,不要再去等待脚步声,要忘掉那些以前你晚归时在楼梯上发出的脚步声,因为它能让我们安心入睡。” 父母对于子女的付出永远没有苛求过回报,而也是这些话,让我重新审视了我和我爸爸之间的感情。那个脾气暴躁,看到我用左手写字,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打,直到我换手为止的老爸;那个知道在我大中午偷溜出去玩到天黑才肯回家吃饭,却不知道我在哪里,心里着急得半死,看到我一瞬间直接拎起来扔墙上的老爸,却在动手后后悔得直掉眼泪的老爸;那个总是强迫我记住药名,记错了就一阵骂的老爸,在我而立之年重新回忆时, 我才知道您只是希望我能够在人生的路上少受些罪,所以你选择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奉行“棒子底下出人才”的你,虽然不善于表达,可是却也是你的简单粗暴,让我在进入社会后,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强的走过来。因为在您的教导下我已经学会了隐忍。 班长那天来电话说,过几天是父亲节了,在去医院送粽子的路上,想起了她的老爸,同桌昨天在Q里和我说,看到微信了各种写爸爸的文章,她哭得稀里哗啦的。她们的老爸都已经不在人间,而我很庆幸,我的老爸,你还在我身边陪着我。 每个女儿都希望爸爸能陪着我们走过童年,少年,青年,甚至希望爸爸能在婚姻的路上继续给我们指点迷津。下意识里都会选择依赖这个“累了就回家吧,我养你。”的男人,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我是我老爸上辈子的情人,我喜欢。 谨祝父亲节快乐,也希望大家有空尽量抽时间回家看老爸。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73104504@qq.com。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