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贵阳的胜迹

 陆安桥1871 2016-06-24
  贵阳位于贵州省的中部,云贵高原东侧斜坡上,四面群山环抱,气候四季温和,地理位置优越。同时,贵阳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汉属牂牁郡,东晋置晋乐县,唐为矩州,宋为贵州,元为顺元路治所,明朝是贵阳历史的重要时期,明朝隆庆二年(1568),迁程番府于省会,取名贵阳府,贵阳便成为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贵阳及其附近的山水风光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一些地方一直是游览的佳景,自明、清以来,对贵阳描述的景致有:“老八景”、“新八景”、“九门”、“四阁”等。
    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有“八景”,即老八景,它们是:
    铜鼓遗爱――在今仙人洞,相传为诸葛亮藏铜鼓于此。
    圣泉流云――在距黔灵湖畔约半公里,为间歇性潮泉,明朝便供游人观赏。
    雅关使节――在贵阳城北五里的雅关山垭口,又称小关,建于明洪武年间。《黔诗纪略》载嘉靖举人周文化诗曰:“列戟屯云俯万山,云垂鸦翅马蹄艰。一为行省冠裳地,便是雄图锁钥关。使者衔恩通十道,中郎飞檄走诸蛮。弃濡敌无人说,何用长缨过此间。”
    狮峰将台――在城西里许狮子山上,今花果园立交桥旁。明洪武初,总兵官傅友德筑台于上以阅武,遗址尚存。有诗曰:“台筑高峰枕水潭,将军陈迹在郊墟,草荒坟垒玄猿啸,月照空山铁马嘶。九伐谋深关塞远,百蛮胆羽书驰。”
    龙井秋阴――位于延安路中段即旧城隍庙前。明人周文化有诗曰;“高秋作雨供三事,首夏驱炎济六肠。”
    虹桥春涨――即南明桥,在今中华南路南端,又称霁虹桥,建于明永乐二年,现已扩建成六孔结构石桥。郡人顾璇诗曰:“具林深处凿方泉,一勺清涵月色鲜。玉兔夜凉和露浴,骊龙春暖抱珠眠。水晶宫接广寒殿,园满光沉兜卒天。境趣清明何所似,丰龛灯影照枯禅。”
    灵泉印月――在中华南路原大兴寺,寺内大殿前有井,即灵泉,元代建,遗址为二轻局所用。见《贵州通志》、《贵阳府志》。
    注: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虽有“八景”之说,实际上只找得出七种。根据记载和留下的明代名迹,以下补一种,合为老八景。
    临流城碧――老贵阳城南一带,南明河流经其下。(见向义《贵山联语﹒贵阳名胜古迹部分》)
    另外,老八景还有又一说:
    贵山挺秀――贵山,即关刀岩,在今省政府后山,贵阳因贵山而得名,清代吴旦以之为题,有诗曰:“山能特立方称贵,人必孤行始足传。纵使岱山高万丈,若无孔子亦徒然。” 贵山为贵阳城诸山之最高峰。
    富水翔鳞――在今市二医附近,为富水流经之南端,于八里屯发源。
    鳌矶浮玉――立甲秀楼之鳌头矶。
    浪涌金鳌――即金鳌山,在贵阳府城之北五华里。
    风台踏草――即观风台。在市东南,下临南明河。相传诸葛亮南征牂牁时,大将马忠曾驻兵于此。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巡按毕三才于此建亭,今已不存,新建一亭,名曰“高阜”。
    栖霞望月――东山是也。为明、清两代佛教名山。今仅有寺庙屋基和一部分摩崖石刻。
    南峰脱颖――即文笔山。在城南二里,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已有记载,明孔镛诗曰:“碧峰肖笔端,相对黉宫立。秀钟本地灵,济济英才出。”
    龙洞钟声――即白龙洞,在城西北五华里,岩石玲珑灵异。
    清代,文人墨客把南明区畔的四时景致描绘为八景,又称新八景,它们如下:
    九眼照沙洲    即横跨南明河之浮玉桥,桥砌成九个孔,人马往来,如画一般
    丞相祠    位于丞相祠堂的对岸,洲由泥沙积成,宽约数十亩,春来芳草萌生,秋晴可游吟。
    芳杜洲    位于丞相祠堂的对岸,洲由泥沙积成,宽约数十亩,春来芳草萌生,秋晴可游吟。
    浮玉桥    和南明河相对,桥头有建筑,桥中有小亭,如凭桥相望,风光特佳。
    甲秀楼    建于浮玉桥桥头之鳌关矶上,为新八景的中心,建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
    万佛寺    在翠薇阁,由于有铜制万佛塔,所铸大小佛像极密,故有此名。
    涵碧潭    甲秀楼下形成的一渊,水深色碧,故得此名。
    钓鳌矶    因在此潭上筑矶遮断河流,明朝巡抚江东之在其上修建甲秀楼。
    新八景是以甲秀楼为中心而展开的。
上年纪贵阳人常常提到的贵阳城曾有“九门”和“四阁”。
    “九门四阁”之说,得从贵阳建城墙的历史说起。贵阳城有城墙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真正大规模修建城墙则是在明朝,一是洪武十五年(1382),共修五个城门,即以下前五门;另一是天启六年(1626),因发生奢崇明、安邦彦之变,贵阳于被围达十一月之久,出于防守和居民增多的需要,又一次大规模的修建贵阳城墙,因此新修了四个城门,见以下后四门。九门分别是:
    东门    门有联:楼伫蟾光先入座;山随龙势远穿城。
    南门    门有联:雄撑地极凌三楚;险辟天关镇百蛮。
    西门    门有联:近听河声宜洗马;远窥山意欲搏狮。
    北门    门有联:笙歌十里市中市;冠盖千家城外城。
    新东门  门有联:谷播元辰农待雨;花探上已女如云。
    次南门  门有联:排闼双峰青对峙;绕城二水翠交流。
    威清门  门有联:峰挺狮形争巽位;岭穿龙脉演乾爻。
    六广门  门有联:关雄北控三巴远;江险西围六广深。
    红边门  门有联:隔岭田耕乌党近;插云山拥鹿疃高。

    明朝赫赫有名的四阁,有三阁已消失,现仅存文昌阁。它们分别是:
    文昌阁,在东门旧月城上,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
    皇经阁,原址在省府路小学,明代建。
    玉皇阁,原址在城基路小学,明代建。
    灵官阁,原址在普陀路与和平路交叉口附近,明代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