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理性分析小米销售低靡

 长庆wcqjs 2016-06-24

引言:说起小米手机我想大家都不陌生,自己的第一款智能机便是小米的M1,在2011年10月份小米手机发售的第二周抢购入手。当时刚刚毕业工作不久,小米M1超高的性价无疑是最吸引人的。而在之后的使用中,小米手机MIUI系统的纯净简洁,贴心人性也实实在在的打动了我,不知不觉便成了米粉,后来帮朋友推荐、自己换新,前前后后购入了不下10款小米手机。直到前年,喜好摄影的我入手了“手机中的单反机”努比亚Z7,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MIUI也并不是那么难以割舍,反而是努比亚的出色拍摄功能让我获得了除了性能游戏之外的乐趣,原来,小米之外还有春天……

从2011年到2014年,凭借着独特的产品理念和出色的营销策略,小米手机毫无疑问的成为了这三年中国内最成功的手机品牌。从11年的30万台到12年的719万台,再由13年的1870万台到14年的6112万台,小米手机的销售数量可以说是直线上升。2014年对于小米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小米手机销量从13年的榜上无名一举拿下国内第一,总销量更是跻身全球前五,在综合口碑和质量认可度调查中也超越苹果、三星排行第一。

▲2011年~2014年小米手机销售数据

▲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占有率排名

2015 年可谓是智能手机大爆炸的一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高达 12.92 亿部,同比增长 10.3%。在这一年华为手机取代小米成为中国第一智能手机厂商,销量突破1亿大关,成为2015年最大的赢家。相比而言,小米手机则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战斗力。2014年小米董事长雷军曾预言小米2015年智能手机销量将达到1亿部,随后3月份又将目标下调至8000万部,但告终小米也没能突破8000万,仅以7000万台落幕。

      

也许有人会说,2014年的6000万台增长至2015年的7000万台,1000万台的增幅,小米还是很给力的,完全没有问题啊,只不过是华为太强了而已。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从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小米手机出货量便出现了同比下滑,甚至今年的第一季度,在国际数据公司IDC的《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中,小米甚至被OPPO和VIVO超越,直接被挤出了前五,看似没有问题的小米实则遭遇了最大的问题。

▲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

敢说小米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问题,其实并非妄言。正所谓“ 世上没有所谓的巧合,只有巧合的假象”,从去年开始智能手机市场逐渐趋向于饱和,而手机发布会却是一场接着一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虽然小米的销量尚且可观,但这也仅仅是假象而已,如今的小米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来源恰恰是其本身。


一、互联网营销优势不再


众所周知,小米用三年便开创了一个新品类“互联网手机”,本源于饥渴营销的“互联网营销模式”颠覆了传统手机行业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小米手机的宣传和销售全部在互联网上进行,线上销售分为预售和抢购两种模式,通过预售小米可以直接了解用户对手机的需求,从而按需定制,提前对订单生产做出规划,搭配抢购模式,使得小米不仅可以依靠时间差创造利润,还能有效避免产品堆积,仓库钱都能省很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米的互联网营销模式似乎越来越疲软,网络营销早已不再是小米的专利,各大传统厂商以及新晋品牌均或多或少玩了起来。中兴努比亚,华为荣耀,魅族,乐视等都玩起了互联网营销,一时间成了无抢购不发布的特色。同时各路水军齐聚网络,小米的网络宣传自然也被无形抵消,这让缺少平面硬广告,完全依赖于EWOM宣传的小米显得手足无措。没有了好的舆论导向,抢谁都不是抢。相比之下反而是线下营销日益见好。赛诺数据显示,从2015年3月开始,线上渠道手机的销量以平均每月5%的速度递减,线下手机市场的销量平均每月上升6%至8%。作为一个0实体店又缺少线下渠道的小米显然形势严峻。


二、无生产技术,过度依赖上游供应链


严格意义上来说小米不具备独立推出一款产品的能力,大家之所以能够用到小米手机,完全是小米合理利用供业链的结果。小米公司将大量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设计,而硬件生产和产品装配均采用外包代工的形式。由于硬件厂商和代工工厂的可选性,使得小米公司能够做出最优的资源整合,甚至可以利用用户由付款到发货的几天时间完成配件的定制和产品的组装,在电子产品一日一价的形势下,这种生产方式无疑会为小米最大的节约成本。

然而随着小米销量的不断上升,小米的订单已然不是一家或几家代工工厂所能完成的了,而不同的工厂在手机装配技术以及工艺精准度上难免存在差异,而越多的工厂加入生产,小米的手机质量越无法得到保障。产能和质量似乎成了一个矛盾的命题。同样在零配件供应上也是如此,特别是手机的处理芯片,15年高通骁龙810芯片与骁龙820芯片的量产推迟可以说对小米手机为祸不浅。特别是原本于去年12月份发布的旗舰米5,因为骁龙820的量产问题直接被推至年后,不仅乐视Le Max Pro抢了首发,还丧失了诚信。

      

如果将一台小米手机的诞生简化为研发、生产、装配三个步骤的话,那么小米公司只有手机研发的决定权,而后两者均在他人的手中,如果上方供应商或者装配工厂出现问题,那么小米手机的产能和发售时间则定然会受到影响。随着销量需求的增加,如今的小米手机供应链的存在的风险要比之前大得多。相比之下华为手机则优势许多,不仅拥有自主的处理芯片生产技术还拥有自主的生产工厂,虽说也有代工产品,但是就风险而言相对于小米要小得多,出货能力也要更强一些。所以说就当前的形式而言,拥有自主生产能力是小米销量稳定攀升的必要保障。


三、停留在硬件时代,产品缺乏特色


前文引言中也提到,当初选择小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性价比高。低价格,高性能是小米这些年来一直坚持的理念。小米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拉低了智能机的价格底线,作为国产机的标杆为国内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让智能机得以更快的普及。

然而当OPPO推出了VOOC闪充,vivo推出了Hi-Fi音效,魅族推出了mTouch,华为推出了徕卡双摄像头,小米又推出了什么?米5发布会上的十余项黑科技,但是这些“黑科技”除了陶瓷机身貌似都是别家玩过的,甚至是处理器自带技术。作为中国智能机的老大哥,小米拿出的这些“黑科技”难免让人心寒。而从用户需求上来讲大部分用户早已过了玩游戏、拼性能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来选择手机,专注实用性强的卖点正是OPPO、vivo等高价低性手机得以生存并进入全球销量榜的原因。虽然小米的手机也一款接着一款的发布,但缺少特色的小米定然会损失越来越多的用户。

除了上述的这些主要问题,近些年来小米手机迅猛发展的同时营造出了围绕手机而生的生态产业链,而让人反感的是小米在自己的手机中加入了过多的相关广告推广,使得原本受大家喜爱的MIUI也似乎变了味道。此外,为了刺激抢购而营造出来的抢购气氛,虚假放货,甚至在台湾因此而被罚,使得小米的诚信问题也越发引入深思。


结束语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如今的国际大环境已然改变,一条路走到黑必然是要撞墙的,而一个不懂的改变的企业必然是要被淘汰的。“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平静的海面下已经暗流汹涌,市场已然开始收割。不过好在小米似乎已经发现自身的一些问题,开始与苏宁、国美等电商合作,增设小米之家零售店开扩线下渠道;选择多家芯片公司来保证供应链稳固;购买Intel专利为自主研发手机蓄势等一系列行动,但越是大的企业越是尾大难掉,种种迹象表明小米已然是后知后觉,面对当前的问题,小米不仅要改,更还要追,小米的未来将会是怎样谁也说不清楚,希望不会像当年的诺基亚,一步错,步步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