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大家提供方便的实时交流平台,特与本公众号相关联的“资治通鉴启示录”QQ群(335011151)里,大家集体讨论“如果你是秦子婴在继位时当如何理政掌权?”的讨论合集,现复制各位之所言,同时作初步的总结分析,整理成文,共享于众位微友,目的是鼓励大家交流,互相学习,分析问题,探讨问题,得出符合现实的认识,以求更好地指导现实,真正践行学以致用。 望得更广大贤人志士之探讨分析,欢迎留言交流,同时欢迎加入QQ群(335011151)进行集体实时论述交流。 提问: 林豹:如果你是子婴在二世刚灭,你接了政权,自己势单力薄,群候并起之时,你当如何理政掌权?
回答: 潇湘学子-资治通鉴 : 1.人心已乱,就算据秦地与山之东抗衡,也难以对抗,何况奸人满朝贤人已远去呢。支持投降。 2.如果历史有假设,那就行离间,正如陈平的做法,分化敌人,招服刘邦等,孤立项羽。 3.不过人心已乱,都不肯为秦卖力了,收服也难,除非有几个贤德之人逆天而行。 无名小子: 我分析下:首先子婴杀赵高,这绝对会得罪一大帮人,子婴的位置还没有稳当,若据函谷关,恐怕也会被人出卖;第二,大秦的强将章邯已经投降,实力大不如前,若采用硬拼,实力不够;第三,选择投降的策略,目的是保全性命,在周灭商的时候,不也是保全了商的部分封地吗?采用投降算是一个好的策略。 虞山夫-资治通鉴: 1.秦国百年基业,灭六国一统天下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六国各地情形不同,在统一的表象下掩盖了各种社会矛盾,从始皇年间的刺杀事件可以看出,秦朝的社会并不稳定… 2.秦二世如果能像大一统王朝的二世君主一样推崇文治国,缓和社会矛盾,消弭六国间的差异,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尤其是在秦法这方面对于六国要量体裁衣,是否能平安度过这个瓶颈,只让我这后人无限遐想… (如果朝中有得力之贤人,或许可以@虞山夫-资治通鉴) 3.不可能的,秦二世一上台就搞恐怖高压政策,宗室被杀光了,李斯被杀后,秦,亡定了… 刘贞熙--仁简: 1.@林豹 兄台所提问题甚好,支持! 可以假设!设身处地去读历史才更透彻,与古人对话! 我们都讲学以致用,就是要看看自己身处在那个时代,自己会怎么做! 2.据守关中,秦人世族为根基!安民招贤!秦人血性,兵农合一,再组织一支军队还是有能力的! 3.对外,用离间!利益相争必有间隙!保有秦孝公时期的地盘,善可再逐鹿! (@刘贞熙--仁简 如果有得力的贤人与干将,基本能控制朝内奸人反叛,或许可力挽狂澜。可惜的是,当时情况,贤人远去了,手下无人,腐烂充斥,不可救也。)
初步结论: 1.朝内形势: 国内刚诛杀赵高等人,国内奸邪之人稍有被压制,但是在秦二世时基本诛杀了大部分宗室之人,在秦苛政下贤能之士大部分已经远去,贤人远去自然会小人当朝。纵使子婴想力挽狂澜,当苦于手下无能人干将,身边大部分是奸人,投降或许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2.朝外形势: 陈胜吴广起义,四方云集响应,其亡秦之势正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不可阻挡,亡秦是必然。 3.历史的假设: 3.1. 假如秦二世不杀宗族之人,蒙恬等忠臣不死,赵高还没有完全排除忠于朝廷的贤能之臣,那么子婴及时掌权,立即停止各类征役,安民招贤,实行仁政,则各地起义军会师出无名,且秦人血性,兵农合一,再组织一支强大军队,可以再次抵抗六国合众,同时对各地起义军施行离间之计与分化安抚策略,则起义之师不足惧也。 3.2. 如果一切如历史,则秦国内部已经腐烂至极,朽木之不可雕(纲纪败坏,贤人远去小人当朝),众人皆知,秦国必亡也。 3.3. 在此以唐代马周上疏的一句话结束此次讨论:“臣观自古以来,百姓愁怨,聚为盗贼,其国未有不亡者,人主虽欲追改,不能复全,故当修于可修之时,不可悔之于已失之后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