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课之三:好处只是平易

 时间变成水 2016-06-24

写作课之三:好处只是平易

在英文写作界,有一平易派,即Plain English,这一脉从十七世纪就开始有了,钦定版《圣经》已经诞生400多年,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皆因其用的英文恰恰是最平易的。此派在乔治-奥威尔那里被发扬光大,到了E.B.WHITE等人写《风格的要素》的时候,平易成为当代英文写作的圭臬。美国作家海明威、英国老牌杂志《经济学人》,无不是平易派的典范。

中国传统文论中,对于平易、平实也是非常推崇的。王充,朱熹,都是主张平易的。

王充说:'喻深以浅,喻难以易',他认为上古的文章读起来难懂,是因为'古今言殊,四方谈异',并非古人故作高深。

朱熹的观点类似,他说:

“楚辞平易,后人学做者反艰深了,都不可晓。”

“欧公文章及三苏文好处,只是平易说道理,初不曾使差异字换却那寻常字。”

他在《清邃阁论诗》中,还说:'诗须是平易,不费力,句法混成。'

平易其实是写作的最高标准,王安石就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怎样才能做到平易,结合中西方写作理论,建议如下:

一、言之有物

朱熹:'作文须是靠实,说得有条理乃好,不可架空细巧。大率要七分实,直二三分文。' 奥威尔在《为什么写作》里也说:

'因为我有谎言要揭露,我有事实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我最先关心的事就是要有一个机会让大家来听我说话。但是,如果这不能同时也成为一次审美的活动,我是不会写一本书的,甚至不会写一篇稍长的杂文。”

二、用标准汉语,尽量少用不用方言与流行语。

朱熹说:文字须正大,须教天下后世见之,明白无碍。

要设想你写的文字,10-20年后,还有人能看懂。

三、不用术语、行话,非用不可的时候,加上浅显的解释。

四、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我懂你也懂',这叫'知识的诅咒',就是因为我自己掌握了某种知识,就认为天下人都有这种知识,写文章的时候,不顾天下人的感受,于是,我被这种知识给'诅咒了'。

五、炼字炼词。

平易最难,因为要用简单的字表现复杂的内容。一定要找到这个字。

六、没有输出的输入没意义。

写出来,才是真理解。真正输入大脑的标志是有文字输出来。

课后作业:

用平易的文字,写一篇你自己熟悉专业或领域的文章,向上述六点要求靠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