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关于儿童英语启蒙的问题价值百万

 未来决定现在 2016-06-24

这个关于儿童英语启蒙的问题价值百万

文丨宅妈妈平台双语教育专家 施乐遥

编校|宅妈妈科学育儿委员会

作者简介:施乐遥是一位在定居英国的双语教育专家,有20年语言教学经验,2012年获得伦敦大学优秀教学奖。曾发表英文论文10多篇,已出版一部英语学术专著,对儿童英语启蒙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个英语老师,家长常常会问我这个价值百万英镑的问题(1-million-pound question)——我家宝宝到底什么时候应该开始学习英语?我该怎么做呢?

诶, 那我首先要问问你, 为什么你的孩子要学英语呢? 你真的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吗?是因为隔壁老李家的臭小子三岁就进了一所双语幼儿园?还是因为大家的孩子都在上各种各样的英语班?是为了让孩子在今后 激烈的学习竞争中占领先机,可以上更好的中学、大学?是为了孩子今后出国上大学或读研究生?还是你们一家有出国移民的打算?或者是因为你认为英语是当今先进文化的载体,不懂英语的人,世界观是有缺陷的?或者英语已经是一门国际语言,是和全世界大多人交流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不能熟练运用英语,人生观是不完整的?

只有家长想清楚孩子学习语言的目的,才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也才能够抚平自己内心的焦虑。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我们用语言来表达情感、与人交往,也认识新的文化。有一点是肯定的,语言的掌握能力和你学习语言的时间以及方法都是高度相关的,因此你想达到什么样的语言交流的高度,就需要先设立合理的语言学习的路线。那么如何设定孩子语言的目标呢?

Part I : 如何设定语言学习的目标

这个关于儿童英语启蒙的问题价值百万

上图为目标设定的过程:先设定一个大目标,再把大目标分化成几个具体子目标,然后加上时间线,定期回顾目标是否完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比如说:孩子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6 年后进入全市排名第一的中学。要进入这所中学的孩子,个个都是英语会话流利,看完了原版的‘哈里波特’全套, 对里面的人物对话记得牢牢的, 达到1万字的词汇量。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大目标反过来推算,在这个6年里,我家宝宝应该何时达到什么水平, 子目标该怎么分解。

又比如:你希望你的孩子喜欢英语,以后能熟练地运用英语来学习新知,和不同文化的人沟通。那么达到这个期望值的时间是大概是 1200个小时的两倍。这是欧洲语言测试人协会 (ALTE) 给出的一个数字。

1200 个小时是指1200个授课时间或是有指导的学习时间。 通过1200个授课时间,一个初学者可以达到接近母语者的水平, 也就是C2。所谓的C2是这样的,在欧洲有一个叫‘欧洲语言框架’的语言评估体系, 把语言学习者的水平分成了6级,从初学者的A1 到 最高的语言掌握者C2。 一般到英国留学读研究生的人 的英语水平在C1/C2 之间。

这个关于儿童英语启蒙的问题价值百万

一个初学者如果每天花一个小时,每年学300天 (扣除各种节假日),我们需要大概8年的时间达到C2 ——“接近母语者”(near native)的水平。

有的人会说为什么我花了比1200小时更长的时间,但是我还是没有达到上述的水平?这里要指出的是,1200 个小时只是guided learning 的时间, 中间会有个体差异,自己课后练习的时间也不是平均的。

同时‘学英语费时’也是反映出中国以前(现在一些地方)英语教学上的问题,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背生词,做语法练习,10多年下来,看见外国人开不了口,听不懂外国人 说话,给外国老师写邮件,结结巴巴。

为什么国人学习英语会如此费时费力呢?这不是我们学习的时间不够,而是我们的学习方法,或者说,我们英语教学上存在问题。用的课本不地道,考卷上问题不人道, 有很多时间没有花在刀刃上。


Part II : 英语学习是不是有关键期

在我们讨论什么样的方法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前,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学习英语是不是有关键期。

很多爸爸妈妈们问:学习英语是不是越早越好?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语言学习有没有“关键期”(critical period)? 是不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什么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呢?

在“一语习得(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的领域中, “关键期假想(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曾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语言学家Lennerberg 在 1967年 提出发展语言能力的关键期从2岁左右开始,到青春期结束——大脑侧化(cerebral lateralization) 完成之前。 这个理论假设是认为人出生后,左脑和右脑的功能是一样的, 从两岁开始,我们的大脑变得‘各司其职’,左脑有左脑的专长,右脑有右脑的任务,到了青春期,大脑就定型了,失去可塑性了。我们的右脑就丧失了语言学习功能,只能靠左脑来学习语言。

“关键期假想(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有两个著名的案例:

  1. 一个叫“吉妮Genie” 的美国女孩。她1958年出生, 她的父亲把她关起来,与外界隔绝,殴打并虐待她。 13岁被发现时,她已没有基本的语言能力,走起路来也平常人不一样。她被解救之后,接受了一系列的治疗和研究, 可是她的语言能力一直没有恢复。

  2. Victor of Aveyron (c. 1788 – 1828) 是一个在法国发现的野孩子, 被发现时大概是12岁。 在多次被收留和逃跑之后, 他最终被一个叫让·马克·加斯帕尔·伊塔尔的医生收养,伊塔尔医生花了五年的时间来教育Victor, 可是最后没有成功。 他最后能说单个词语,但不能用语言来交流。

除了这些个案外, 同期的动物实验和对残障人士的研究也似乎都指向同一个理由——大脑生理的变化。 他们认为在青春期结束时(17/8岁),大脑功能侧化(cerebral lateralization)完成。 一旦大脑侧化完成,语言能力就停滞了。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一生都无法发展语言能力。

这个关于儿童英语启蒙的问题价值百万

在语言研究过程中,有人对关键期假设的两个著名案例产生疑问:怎么能排除‘吉妮’和‘维克多’他们本身没有生理上的缺陷呢?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他们很可能有自闭症,或智力发展延缓的问题。 那么语言能力的习得是仅仅和生理的变化有关系吗?还是说有更多的因素在起作用?

而“二语习得 ”研究者认为:语言能力不仅仅一种生理行为,也是一种基于社会的文化行为。

维果斯基通过观察正常孩子在平常游戏中使用的语言和工具,发现:认知过程不只是与大脑功能有关,更是个人生理特征与社会社群互动的成果。孩子不但依靠自己的(生理)能力来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也通过与他们周围社会环境的互动中收获能力。比如,在和长辈的会话和游戏中,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注意到新的语言,模仿新的发音…… 一步步提高自己的技能 。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或与世隔绝的深山里, 他们与他们周遭人群的互动提供了大量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维果斯基理论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并不一定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论述的受到年龄所限制。他理论的中心就是“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在不同的互动环境中,通过老师、父母,家人及同伴的协助,孩子本身的语言能力达到“最近发展区”, 并随而得以不断的往上攀升。 维果斯基认为阅读与写作的教学仅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语言学习应是整体的。在语言学习活动中(不仅仅是上课),学习者和教育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换言之,教育者在整个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把语言学习同儿童的生活经验概念结合起来,让学习变得同他们的生活相关。

这个关于儿童英语启蒙的问题价值百万

“最近发展区”理论示意图

维果斯基和其他科学家的不同在于他离开冷冰冰的实验室,关注真实情境中的认知过程,他的观察和推论把认知科学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简而言之,孩子的认知过程不是仅仅靠DNA、大脑的某个领域或智商,也靠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社会互动,比如和大人的对话、和同伴的游戏、和别人的交流、自己在不同环境中的体验。维果斯基的理论深刻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心理学和语言研究。

如果按照维果斯基的理论,把“二语习得”看成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那年龄就不是唯一的因素。“关键期假设”显得单薄了。特别是2003 年Block发表的“the social turn in SLA”后,“二语习得”被广泛地视为不仅仅是一种由社会和文化介导的行为。随之而来的实证研究显示影响二语习得其他重要的元素还包括:学习动机、理念、态度、个人经历等等。最新的研究还表明二语习得和母语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

Exeter大学Monika Schmid教授最近的大脑扫描研究显示二语儿童比成年人对语言错误( 比如德语中的变格) 更敏感。但是, 这种敏感度也是同母语和二语之间的距离有关。 对比母语中有阴阳变格的儿童和母语中没有这个语言特征的儿童, 她的研究发现前者对二语中的此类错误有反应明显,而后者却没有,他们的反应跟成年学习者没什么两样。 那这个研究显示外语学习至少有两个变量:学习的年龄,一语和二语的‘距离’(相似度)。孰轻孰重,有待更多研究。她现在的结论是:语言关键期这样的说法不靠谱。 儿童学习外语学得好, 是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 他们的积极性高,他们受母语的干扰较小。

即使是一部分认同“语言关键期”的“二语习得”的研究者,也同意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的“关键期”都不是在一个时间点上。从现今的文献上看, 年龄对发音的影响最大(例子: 意大利人学英语。英国人学意大利语)。 而所谓词汇和语法习得的关键期则不明显或大大延后,甚至没有区别。

较之幼童,成人学习二语的优势也不少, 比如更清晰的内在动机, 更强大的分析能力,更多从母语学习中得到的策略。

因此,年龄并不是影响语言学习的关键因素。爸爸妈妈们应抚平自己的焦虑,应考虑孩子学习英语的目的,选择适合自己孩子学习的路线。

既然年龄不是影响语言学习的关键,那么什么因素对于语言学习来说是关键的呢?

Part III: 互动是英语学习的关键

在“二语习得”界,互动interaction 已经成为关键词。从 Gass and Mackey 的 “互动与学习”的模型图 ,我们可以看到, 语言学习发生在互动交际的过程中, 语义的协商 (negotiation) , 反馈 (feedback), 纠正错误的复述(recasts) 重合发生 , 激活学习者的注意,从而内化语言知识并进而升级自己的语言能力。而不是简单直线的 “输入-触动大脑的某个部分-输出” 的模式。

这个关于儿童英语启蒙的问题价值百万

“互动与学习”的模型图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妈妈教宝宝学习语言的例子来说明互动交际的三个部分:

语义的协商——你是想说吃早饭吗?

纠正错误的复述——早饭,吃早饭,你要说吃早饭,不要说吃饭饭

反馈——对了,宝宝,你说得很好,吃早饭,你说对了

这三个部分是重合发生的,通过这样的重合的发生,让孩子注意到语言点,这样激活孩子的注意力和关注力后,就能激活内在的语言知识,从而升级语言能力。只有注意到,才能学习到。这也是对所谓的 “磨耳朵”说法的反驳,要让孩子注意到重要的信息,这是关键,另外从知道到做到还需要一定的练习。

综上所述,影响二语习得重要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年龄、学习动机、理念、态度、个人经历、母语影响等等,关键在于互动。既然语言学习和这么多因素有关,我们又应该怎么帮助我们的孩子来学习英语呢?如果家长自己的外语能力不强,怎样帮助孩子呢?

(未完待续,下周我们将推出下篇,将讲述儿童学习英语的方法,欢迎各位爸爸妈妈届时留意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