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中每人都有智能手机,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手机的使用其实有很多的误区,下面技术流就来科普一二。 误区一:运存越大系统越流畅 现在的安卓手机内存已经普及为3GB,而4GB也是很常见,甚至有些旗舰机型已经到达了6GB这样恐怖的容量,已经超过一般台式电脑4GB内存的容量。对于操作安卓系统的流畅性来,大内存确实有一定的用处,前提是用户要打开很多软件占用这些内存,但是大部分的用户是不会打开这么多软件的,那么多余的内存就白白浪费。目前苹果最高配置的手机iPhone 6 Plus的内存只有2GB,但是其性能表现,还是超过了安卓系统旗舰型,,究其原因苹果iOS系统底层协议的与安卓系统不同造成的,所以说并不是内存越大越好,虽然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最终决定还是系统。 误区二: 处理器核心越多主频越高越好 谈到手机处理器核心数,从四核再到八核,到目前的十核,总是以惊人的数字来诱惑大家,彷佛是说我的核心多,处理器就强大,手机运行会更快。其实处理器的强大与否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处理器核心多了,功耗必定会高,那么手机的续航性要不要考虑?还有就是例如目前比较火爆的高通骁龙820处理,只有4个核心处理器,高通觉得核心的多并无意义,多了也只是浪费。当然820发热也是没sei了。 误区三:电池容量越大越好 与前两者不同,电池容量与手机续航之间关系不小,但是也并非如许多人想象中那么大。现在手机普遍配备了3000mAh的可充锂电池,但是屏幕越来越大,处理器越来越强,所以功耗越来越多,在电池技术没有革命性改变的情况下,受到手机体积和安全的制约,不能放入容量更大的电池。越大的电池容量代表着越久的充电时间和不安全性比率大幅增加,谁也不愿意带个定时炸弹在身上吧? 误区四:像素越高成像质量越好 手机拍照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功能之一,很多用户都用手机代替相机成为日常拍照的主要工具。手机厂商也不断地在拍照像素高低上,将其包装成为营销的噱头,。手机像素越大,成像效果就越好吗?其实,像素就是指摄像头传感器上的所有像素点,像素值的大小只决定了照片输出尺寸的大小,并不会决定照片成像质量的高低。但其实手机拍摄效果好坏不仅与硬件相关,也与手机操作系统有关。 实际上,软件算法对手机成像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iPhone 5s后置摄像头像素不过800万,iPhone 6s也不过1200万,但是苹果的成像之所以质量很高就是由于其拥有精湛的后台算法。而软件算法的提升需要经验的多年积累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如魅族新旗舰PRO6的成像质量高就得益于魅族Flyme系统多年积累的图像处理经验及色彩光学技术。魅族Flyme专注于完善底层数据计算的基础上,对色彩饱和度、白平衡表现、眩光暗角控制等方面进行优化调试,才能够将PRO6高性能相机硬件模组的潜力挖掘出来。尤其是Flyme自研图像引擎成现出硬件最佳的图像效果。 |
|
来自: 军休强军路 > 《手机智能 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