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 建盏大师黄美金和他的“金油滴”

 蚌之沙 2016-06-25

人物| 建盏大师黄美金和他的“金油滴”这只美丽的蝴蝶学名叫苎麻珍蝶,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及东南亚各国。自然界出神入化的造化衍化出如此美丽的精灵。

人物| 建盏大师黄美金和他的“金油滴”

这幅图案,是不是和那只蝴蝶的花纹很相像?

它,却是出自一只建盏极品“金油滴”。

这朵花称作大金盏花,金灿灿盛开的花瓣显得富贵雍容。

这样绚丽的画面同样出现在另一只“金油滴”的身上。

关于“建盏”的历史,你可曾了解?

人物| 建盏大师黄美金和他的“金油滴”

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各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

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

“金油滴”是建盏中极其名贵的品种。

2014年8月,上海国际礼品、工艺品展览会在上海世贸商城开展。几位日本茶道专家来到建盏展位,主人取出一只展品,客人以手指轻轻扣击,展品随之发出金属般的轻脆声音,宛如孔雀展翅欲飞的建盏金斑纹让客人爱不释手。当即,日本客商以100万元高价购下两只总重大约一公斤,口径分别为12.9厘米的“金油滴”束口建盏和12厘米的“金油滴”敞口建盏。

2015年3月,第31届中国国际工艺品及收藏品展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展。开展不到一天,首次在京城亮相的“金油滴”建盏被一名收藏家以近百万元收入囊中。

人物| 建盏大师黄美金和他的“金油滴”

福建建阳“建窑”始自宋代,这里出产的黑釉瓷建盏被称作“瓷坛明珠”,曾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元代以后,由于国人饮茶风俗的改变,这项烧制技艺失传了数百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地政府推动这一技艺逐渐恢复烧制成功。

在建阳,有这样一位长者,潜心研究建盏顶级技艺,16年初心不改,不离不弃。终于有一天,打开炉门的刹那,他看到了为之呕心沥血十余载的建盏极品“金油滴”。那一炉金灿灿的绽放,让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这位长者的名字叫黄美金。

人物| 建盏大师黄美金和他的“金油滴”

和黄美金聊起研制“金油滴”建盏的经历,他用“倍尝艰辛”来形容。由于成本高,产出低,有一段时间几乎倾举家产。建盏中的油滴型斑纹可谓凤毛麟角,迄今考古专家未发现过油滴斑纹的建盏。当年,要想烧制油滴斑的建盏进贡朝廷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足见油滴斑纹比兔毫斑纹的珍贵。

人物| 建盏大师黄美金和他的“金油滴”

图为黄美金(右)、黄文勇(左)父子在英国国立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展示该馆收藏的“金油滴”建盏

为了掌握烧制“金油滴”的秘诀,黄美金从古窑址旁采集来数以千计的建窑残片,悉心研究失传的技艺。翻山越岭来到建盏的发源地挖掘泥料,一遍遍过筛,对釉的配方千万次地调整;窑温精确到以秒计算……

烧制“金油滴”的技艺很复杂,需要经选瓷矿、粉碎、淘洗、配料、揉泥、拉坯、凉干、熟烧、上釉、烘干、冷却等二十多道工序。从选料、拉坯、沾釉到配方、温度、火候。一丁点的地方出了纰漏,这一炉一定是废品。

人物| 建盏大师黄美金和他的“金油滴”

图为台湾星云法师会见黄美金、黄文勇父子并展示其收藏的“金油滴”建盏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黄美金和他的“金油滴”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收藏家以及名人雅士所了解和追捧,更得到海内外诸多知名博物馆的青睐和喜爱。从2015年以来,“金油滴”建盏相继被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台湾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院、中国茶博物馆等收藏。

人物| 建盏大师黄美金和他的“金油滴”

图为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收藏的“金油滴”建盏

人物档案:

黄美金简介

黄美金,男,1956年出生,中共党员。国际注册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品市场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福建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南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窑建盏金油滴制技艺》传承人,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负责人。

现任福建省建阳市御窑陶瓷研究所荣誉所长兼技术总监、“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特聘客座教授。2015年3月,福建省建阳市政府授予黄美金“金油滴建盏技艺大师”。建阳市政府授予“建阳市建盏技艺传承创新贡献奖”荣誉称号

从事陶瓷40多年来,先后获得参展、参赛国家级、省级各类工艺品“百花奖”、“精品奖”、“国际礼品奖”、金、银、铜奖三十余项。产品先后被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中国茶博馆、福建省博物馆、台湾连战和星云大师、西安法门寺等国内外博物馆、著名寺庙及著名人士、收藏家收藏。

黄文勇简介

黄文勇,男,生于1981年1月11日。自幼在陶瓷世家中长大,受父辈熏陶耳濡目染,七八岁时看着家人拉坯烧陶。十四五岁跟随父亲黄美金学习陶艺。为黄家班第四代传承人。

2000年,黄文勇已能单独操刀,独立完成全套陶瓷雕刻制作。

2006年到2010年,担任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交流中心客座教授。

2010年出任建阳市御窑陶瓷研究所所长。

2013年担任建阳市建窑建盏协会副会长。

2013年12月被建阳市人民政府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技艺传承人。

2007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首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银奖。

2010获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第八届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

2011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奖。

2014年10月30日,其金油滴盏作品被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列为研究品典藏。

2015年9月,作品被法门寺博物馆收藏。

2015年9月作品“被台湾佛光山星云法师收藏。

2015年11月12日,作品被英国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收藏。

2015年11月13日,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

2016年,作品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2016年,作品“建盏曜变金油滴钵”获第14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南京)举办的艺术品博览会金奖。同年5月,“金油滴茶罐”获得第11届(莆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工艺品博览会“百花奖”金奖。

2016年1月,其工作室荣获2015年度示范工作室。

2016年5月,其工作室被福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授予2015年度示范企业。

黄文勇除了改变目前普遍的制坯技法外,作品全部采用传统的手拉坯技法,使传统的工艺得到更好的发扬外,还有两个重要特点:

1、改变建盏传统粗胎的特点,泥料精选水吉停止开采的大梨高岭土,土质耐高温,胎质细腻。

2、釉面的纹饰呈现金色羽毛状的斑纹,金光闪闪、极其夺目。在传统细小金油滴点的基础上,通过数百次的烧成试验,产品油滴结晶花纹颗粒大,质感强,色彩犹如黄金,金属斑纹光泽明丽,流光溢彩,亮丽极致,杯中金油滴熠熠生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