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方 吴茱萸 荜茇 昆布 杏仁 葶苈(各等分) 上五味为末,蜜丸如梧子,服五丸。勿令饱食,食讫,饱闷气急,服之即散。 苦瓠丸 治大水,头面遍身肿胀方。 苦瓠白穣实,捻如大豆,以面裹煮一沸,空腹吞七枚,至午当出水一升,三四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瘥。三年内慎口味,苦瓠须好,无厌翳,细理研净者,不尔,有毒不堪用。(崔氏 小便若太多,即一二日停止)。 又方 苦瓠膜(二分) 葶苈子(五分) 上二味合捣为丸如小豆大,服五丸,日三。 又方 大枣肉(七枚) 苦瓠膜(如枣核大)。 上捣为末,丸,一服三丸。如人行十五里久,又服二丸,水出,更服一丸,即止。 又方 葶苈 桃仁(各等分) 上二味皆熬,合捣为丸,服之,利小便。一方用杏仁。 又方 捣生葶苈子,醋和服,以小便数为度。 又方 烧姜石令赤,纳黑牛尿中令热,服一升,日二。 又方 单服牛尿,大良。凡病水服。无不瘥。服法先从少起,得下为度。 又方 煎人尿令可丸,服如小豆大,日三。 治水通身肿方: 煎猪椒枝叶如饧,空腹服一匕,日三,痒,以汁洗之。 又方灸法 灸足第二趾上一寸,随年壮。 又灸两手大指缝头七壮。 麻黄煎 治风水,通身肿欲裂,利小便方。 麻黄 茯苓 泽泻(各四两) 防风 泽漆 白术(各五两) 杏仁 大戟(各一升) 黄猪苓(各三两) 独活(八两) 大豆(二升,水七升煮取一升), 清酒(一升) 上十三味 咀,以豆汁酒及水一斗合煮,取六升,分六七服,一日一夜,令尽,当小便极利为度。 大豆散 治风水,通身大肿,眼合不得开,短气欲绝方。 大豆(一升) 杏仁(一升) 麻黄 木防己 防风 猪苓(各四两) 泽泻 黄 乌头(各三两) 半夏(六两) 生姜(七两) 茯苓 白术(各五两) 甘遂 甘草(各二两)清酒(一升)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四升煮豆,取一斗,去豆,纳药及酒合煎,取七升,分七服,日四夜三,得小便快利为度。肿消停药,不必尽剂。若不利小便者,加生大戟一升,葶苈二两,无不快利,万不失一。(深师方无猪苓、泽泻、乌头、半夏、甘遂)。 治风水肿方: 大豆(三升) 桑白皮(五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纳后药)风橘皮 半夏 生姜(各五两) 鳖甲 当归 防己 麻黄 猪苓(各三两) 大戟(一两) 葵子(一升) 上十三味 咀,纳前汁中,煮取五升,每服八合,日三。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再服。 麻子汤 治遍身流肿方。 麻子(五升) 赤小豆(三升) 当陆(一升,即商陆) 防风(三两) 附子(一两) 上五味 咀,先捣麻子令熟,以水三斗煮麻子,取一斗三升,去滓,纳药及豆煮,取四升,去滓,食豆饮汁。 大豆煎 治男子女人新久肿得暴恶风入腹,妇人新产上圊风入脏,腹中如马鞭者,嘘吸短气,咳嗽方。 大豆一斗净择,以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澄清纳釜中,以一斗半美酒纳中更煎,取九升,宿勿食,平旦服三升,温覆取汗两食顷当下,去风气肿退,慎风冷,十日平复,除日合服佳。若急不可待,遂急合服,肿不尽退,加之,肿瘥,更服三升。若十分瘥,勿服。病中亦可任性饮之,使酒气相接。(《肘后》云:肿瘥后渴,慎勿多饮)。 又方 楮皮枝叶一大束切,煮取汁随多少酿酒,但饮醉为佳,不过三四日肿少退,瘥后可常服之。(一方用猪椒皮枝叶。) 又方 鲤鱼长一尺五寸,以尿淹渍一宿,平旦以木篦从口中贯至尾、微火炙令微熟,去皮宿勿食,空腹顿服之。不能者,分再服,勿与盐。 摩膏 治表,凡肿病须百方内外攻之,不可一概方。 生商陆(一斤) 猪膏(一斤煎,可得二升) 上二味和煎令黄,去滓,以摩肿,亦可服少许,并涂以纸覆上燥辄敷之,不过三日。瘥。 麝香散 治妇人短气虚羸,遍身浮肿,皮肤急,人所稀见方。 麝香(三铢) 雄黄(六铢) 芫花 甘遂(各二分) 上四味为末,酒服五匕。老少以意增减。亦可为丸如小豆大,强者服七丸。(《短剧》无雄黄。深师以蜜丸如大豆,服二丸,日三。治三焦决满,水在胸外,名曰水病。腹独大在腹表,用大麝香丸。《华佗方》、《肘后》有人参二分,为九服)。 治虚劳浮肿方灸太冲百壮。 又灸肾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