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投在即,硝烟再起-脱欧者的申辩

 握不住的沙6hoj 2016-06-25

导读

无风,微雨,夏虫鸣,与普通的夜晚别无二致,却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前夕,科技蜘蛛的两位吃瓜群众,一言不合就掐了起来……哎哎前面那位同学你放学别走!



1
历史沿革


对欧盟怀疑的声音自打英国加入那一天起就没有消失过,只是旗手曾经是工党,如今是托利党罢了。选择公投虽然是政治博弈的后果,但绝不缺乏群众基础。之前没有形成气候,是因为加入当时的欧共体,让英国得到了真金白银的好处,仅看英国对德出口额(下图)就一目了然。


可是日子长了,自由惯了的英国越来越不满于欧盟高昂的费用和各种繁文缛节:欧盟的条条框框涵盖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从黄瓜的曲率到家长的产假,从一把香蕉的个数到一周工作的时长。于是,英国对欧盟的信任感在几个主要国家中排名很靠后。


时值公投前夜,年度大戏帷幕渐起,着眼于整件事情对数字经济的影响,笔者试着厘清脉络,看看这块古老的大陆上都有什么玩儿法。


先听听正方辩友(不脱)的观点


英国对欧盟的依赖体现在两点:一是广阔的市场(它吸纳了英国近一半的出口),二是高质低价的从业者(尤其源自是东欧诸国)。于是剥离出来之后可能的影响表现为:没人干活+卖不出货=鲜有投资=世界末日。


反方辩友(脱欧)有不同的意见


虽然以上等式基本上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问题是,等式左边的两项,真的会应验吗?事实上,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根本就不会倒下。


诚然,脱欧拉大了不列颠和欧洲市场的距离,但不可忽视的是,欧盟在市场融合方面,存在的必要性无非两点,一是欧洲大陆地方割据“方言”不通,如果没有一个形式化的框架打通关节固定这个统一市场的话, 合纵连横只会加剧内耗;二是欧洲自欧元危机以来整体式微,冷了才需要抱团取暖,亟需减轻成员国之间通商的阻力,以巩固整体地位。

敏感的 ICT 从业者很难不对欧盟去年捧出的“单一数字市场”寄予厚望,可是我们把它解决的问题一字排开就会发现:高昂的包裹运费,繁琐的跨界电商交易,明显的价格地域歧视等等,哪一个不是西欧福利国家的特色,这本是坚定地走在自由市场道路上的不列颠不能承受之重。值得一提的是行业规范和数据流通,在这个标准先行数据为王的时代, 这两项创举着实是高瞻远瞩。

可是且不说在欧洲推行新政步履维艰,就看它们到底能提供多大的助力呢:仅有 15%的欧洲顾客说自己曾在线购买过其他成员国的商品;4%的网络流量用于访问其他成员国的在线服务,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54%的服务请求都指向了美国。也就是说,虽然欧盟动了脑筋推倒国境线上的高墙,但实际上更应该做功课的是各个成员国内部。

正如布鲁塞尔一家智库指出的那样,这些刺激策略,对于那些有潜力在数字行业创造大量就业的小微企业群当中,收效怎样是很值得怀疑的:小微企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small businesses)的统计显示,不脱与托欧的占比约为46:41,算不上绝对优势。


如果“单一数字市场”对欧洲大陆也只不过是画饼充饥的话,那英国就更没有理由留恋了。欧盟各成员向来为了本国利益互相角力,再加上大型企业也打着各自的算盘,往往使得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的决议成了一纸空文,从早先想要一统电信市场的尝试,至其后协调无线电频谱分配的动议,都落满了灰尘。是跟着欧洲一起开开心心打嘴仗,还是学美国闷声发大财,英国有着自己的立场。

再来看用工问题。一直以来,仿佛正是来自欧洲的高质量移民,巩固着伦敦数字经济中心的地位。伦敦长久以来都觊觎硅谷有着望尘莫及的能力:把羽翼未丰的初创公司培养成生机勃勃的年轻企业,究其原因,美国市场当然功不可没,而与此同时来自世界各地顶尖人才源源不断的注入才是她青春常驻的秘诀。“经济学人”通过对十几家初创企业的问询调查,发现它们的心愿单上,仅次于快速扩张的,就是简化雇佣来自非欧盟成员国的技术工人的流程。

ICT 领域人才的转移成本低于传统行业,所以不必纠结在欧盟,看看俄罗斯,乌克兰和印度,还有美加,只要肯任人唯贤,总会有大批聪明又懂得创新的程序员。英国的另一个比较优势在于,在英国办企业要比在欧盟容易得多,她是世界银行选出的最易于做生意的经济体之一。


正方辩友(不脱)反扑


欧洲统一市场并不完美,但这并不妨碍英国对她的依赖。脱欧方津津乐道的一点就是,虽然英国近一半出口流向了欧洲,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通过欧盟,剩下的合同都是与她的成员国单独签订的(下图),所以脱欧后损失并不大,照常做生意就行。但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要知道一旦脱欧,就会触发《里斯本条约》中惩罚性的第50条,即英国想与欧盟内某国再续前缘的话,要征得全员通过才行,而且“约会期”只有两年,两年之内没谈拢想要延期,又要全员通过,只要有一国从中作梗,英国就只能铩羽而归。之后再做生意,就是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了,优惠条款少了不是一星半点。

什么?你说世界很大为什么不找其他国家。殊不知双边贸易谈判往往况日持久,十年八年都不一定有结果。比如北欧诸国早就计划在北海上搭建跨国高压输电网,如今十年过去了,海面上还是静悄悄的.....再者英国坐拥欧洲市场久已,双边贸易谈判的经验八成都还给老师了,所以更有可能的结果是,还没等英国找到新朋友,老朋友已经被其他虎视眈眈的大国瓜分殆尽了。


反方辩友(脱欧)争辩道


英国作为目前欧盟的第二大经济体,以其体量之大,是有足够的议价能力的。英国于其他欧盟诸国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2016年第一季度出口7亿英镑,进口240亿英镑)决定了欧盟更依赖英国而不是相反。即使英国出走,其他国家还是会忙不迭地继续跟她做生意......


。。。。。

这样的争论恐怕只有到了公投结果出来那一刻才会告一段落。



2
大洋彼岸沸沸扬扬,高卢雄鸡如何应对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在恐怖主义的阴影笼罩下,法国右翼抬头,反欧情绪跟英国不分伯仲,不少法国人恨不得借着这股东风跟英国一起上天。所以,撇开经济纠葛,单是出于稳定的考量,法国也想挽留这位又爱又恨的旧友。

不过,若是英国真的去意已决,对法国倒也不全是坏事。首先欧盟经济总体与英国相比还是有体积优势的,借着英国与别国尚未谈妥的间隙,欧盟很可能攫取那些原本会流向英国的资本。二是欧洲金融中心的头把交椅伦敦已经坐了很久了,巴黎,法兰克福和都柏林都想趁乱瓜分老大的基业。因为金融服务和其他实体贸易不同,绝大部分并不在 WTO 的框架之下,就算英国可以在跟其他国家签署更优惠的双边贸易条款之前,先靠着 WTO 度日,金融服务,这块大蛋糕,还是需要单独谈判。

此外,失去一位成员,欧盟内部也会产生持续的阵痛,自然会更紧密地合作起来,以免进一步土崩瓦解。有理由认为,会出台更多的经济刺激政策以挽留大家。

时间到.....

总的来说摆在腐国人民面前的是两条路:不开心和不确定。来看看它们的选择

(来自 http://www./blogs/graphicdetail/2016/06/britain-s-eu-referendum)


有趣的是,苏格兰虽然之前不待见英国,对欧盟倒是颇有好感的


年轻人出于求职的压力和对经济动荡的担忧,留下占了多数:


与此相反,领着退休金的老人倒不是很 care:


下面的就有意思了,也更耐人寻味一些,看看高低收入人群分别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或许可以理解为低收入者迫切期待改变,即使尚未看清这变革的背后是什么在等待着他们;而既得利益者…都说了是既得利益者,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当下的损失才是切肤之痛,之后的种种好处,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3
最后

在这场充斥着各种声音的大辩论中,想用两段文字来做注脚。一是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即使英国公民作出了他不愿意看到的选择,他也会义无反顾的,作为谈判代表,积极跟其他国家沟通,争取更有利的贸易合约。虽然此次风波因他而起,但风雨飘摇中,他想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的声音,让人动容。

另一段,来自英国本土报刊《经济学人》,它常年以花样鞭笞欧洲拖沓的经济政策为乐,如今存亡之际,一篇文章的结尾段落倒是有美人凭栏的幽怨味儿:

Over the years this newspaper has found much to criticise in the EU. It is an imperfect, at times maddening club. But it is far better than the alternative. We believe that leaving would be a terrible error. It would weaken Europe and it would impoverish and diminish Britain. Our vote goes to Remain.

或许更像一个阅历愈长脾气愈消的父亲,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藤条,脑中浮现起经年的过往,嘴里排练了无数种说辞。周身的空气一动不动地耐心等着,陪他一起跟胸中那点骄傲挣扎,最终,他首先打破沉默:留下吧,我想让你留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