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我们一行四人从若羌出发,最终目的地是喀什的莎车县。基本上要把产和田玉戈壁料几大产区全部跑遍。在这里也刚好给大家普及一下新疆和田玉产地分布,当然我说的是狭义和田玉,也是正宗新疆和田玉的产地分布。新疆和田玉分布在新疆所辖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一带.西起喀什地区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中经和田地区,东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若羌县,北至塔里木盆地边缘,南到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主峰,全长约1500千米,宽约80~150千米,地域范围内包括3个地州共14个县市. 第一站且末县 且末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位于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东与若羌县交界,西与和田地区的民丰县毗邻,南屏阿尔金山与西藏接壤,北部伸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尉犁县和阿克苏地区的沙雅县相望,总面积为138680平方公里,面积仅次于若羌县,为中国面积第二大县。总面积中,山地面积6.23万平方公里,占44.42%;沙漠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38.37%;山前倾斜平原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占17.21%。国道315线和塔中沙漠公路横贯县境。县城距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市经塔且沙漠公路667公里。 一进且末县城,登记完宾馆就联系老乡去巴扎上看料子。有一块山流水,前两天在若羌河道里挖出来,直接被且末的老乡收下拉回且末,只见图片,没见实物,需要上上手。 块头挺大的,没有特点,不是我的菜,果断放弃! 看到一堆不错的且末糖白料,只是我对山料没有需求,直接在市面上找朋友买成品,要比自己加工划算的多,还没有风险。 随后老乡告诉我们还有一块大料很不错,推荐给我们看看。打开红布的一瞬间,记忆点就来了,一年前我就看过这块料子。料子是本地做山料的一个维族大户的,产地是且末吐拉牧场,土沁皮是它明显的特征。只是因为价格没有谈下来,悬殊很大,一直没再过问。一年多了,还在老乡家收藏着。 最早戈壁料被网上一些文章误导,有柚子皮,橘子皮,鱼籽皮等说法,以表皮的特征来灌输对应料子肉质的好与坏。阿宝持有不同意见,而且是坚决反对这一观点,完全是误导戈壁料爱好者。而且很多戈壁料存在一块料多种皮的可能,而且对应皮肉的好坏也是不成立的。 下面这块料是在且末市场上遇到的,产地是若羌。一块料同时存在网上所谓的两种表皮特征,而且有一半肉质很不错。在这里再给大家普及一点知识,且末市场上的戈壁料百分之九十都产自若羌县,且末县行政划分范围内产戈壁料区域只有阿尔金山腹地里的吐拉牧场,海拔4000米以上,以我多年在阿尔金山区域,且末县戈壁滩的考察结果,市面上再没有且末县境内出土的戈壁料,当然不排除我没有去过的地方有戈壁料,只是现在以市面上和考察的结果为依据。离且末县最近的一篇区域有戈壁料的也只有塔什萨依了,只是这篇区域的行政划分范围是属于若羌县。 现在且末市场上见到好的戈壁料很难,只有早些年一些商家或者藏家收藏的。市场上出现好的早已经被消化掉。这两年由于戈壁料被大家熟知,喜欢的朋友越来越多,能从若羌流入到且末市场的料子更是少之又少。 休息一晚,第二天晚上我们要赶到于田县,刚上路到英吾斯塘路段前面发生了四车相撞事故,心里很不好受,也算是给我们提个醒吧,这一趟玉石之路从若羌算起,我们来回直线距离要走将近2700公里,算上去周边的一些乡镇,路程必定超过3000公里,小心驾驶,安全第一。 看到只有摩托车司机重伤,倒地不起,有人搀着,祝福他早日康复! 等了半个小时,交警迟迟不来,为了保护现场,所有车辆只能等待。为了及时赶路,我们绕了小道前行。 在38团转了一圈,本来要做停留吃饭,路上耽误时间太多,直接上路 晚上11点抵达于田县,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宾馆,跑了五家宾馆,浪费了快一个小时! 第二站于田县 于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距首府1300公里,距和田180公里,全县总面积4.032万平方公里,辖13个乡、2个镇、3场、1个老城区办事处,175个行政村。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县,全县耕地面积38万亩,人均耕地1.73亩,总人口21万人,其中维吾尔族20万人,占总人口的98.3%,汉族人口3562人,占1.68%,其他还有回、哈、柯、满等民族。农业人口18.4万余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于田县历史古老,西汉时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扜弥国,是丝绸之路南道入口和佛教初传之地,也是兵力最盛的绿洲古国。东汉时已衰落,后来被于阗国所并,其后其历史一直是个谜。世界上许多历史考古学家对它进行研究,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终因没有实物证据,难以令人信服。1884年清朝末年建立县治,保留于阗国名而称于阗县,1959年10月因简化汉字,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于田县,维吾尔语称谓克里雅,由克里雅河名而来,即飘移不定之意。克里雅河两岸直至沙漠腹地分散众多古代遗址,一万多年前的古代人类活动痕迹仍然保留至今,如考古学家斯坦因挖掘过的喀垃墩、丹丹乌依勒克等遗址。改革开放后瑞典、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外旅游团体纷纷拥进沙漠腹地观光二千年前古代人类活动环境。 内陆的朋友对新疆的很多城市以及代表人物都了解不多,在这里给大家提一个人物,是于田县的,我想肯定有很多人知道,也听说过,那就是库尔班·吐鲁木,骑上毛驴上北京去见领袖毛主席的库尔班大叔。 他与毛主席握手的雕塑耸立在和田人民广场和于田县城中心。 在这里要澄清一下,很多朋友都以为库尔班大叔真的骑毛驴赶了上万里路到北京见毛主席,确有其事,只是库尔班大叔骑毛驴走了没多远,当地领导知道后追赶上告知路途遥远劝回了。后来因为自己执意要见毛主席的信念,以及库尔班大叔对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毛主席知道后,在北京亲自接见了库尔班大叔,后来这段故事在新疆乃至全中国被传为佳话。 早晨急忙赶往于田的玉石巴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商业步行街的东门是玉石巴扎,西门两侧以及马路对面主要是玉石商家。 市场不大,设施简陋。 一家不小的和田玉店铺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和田玉 下面两张图,你能找到一个真的戈壁料吗? 看到一只不错的青花籽料手镯,黑白分明,谈谈价,返回时把镯子搞下。 随后我们来到艾尔肯家里,几箱子戈壁料里寻找自己喜欢的宝贝,收获还是有的。 交易完即刻启程,和田策勒县的大户们不停的打电话询问到哪了,在县城里接待我们。 第三站策勒县 策勒县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南与西藏交界,西南与和田接壤,西与洛浦县毗邻,东同于田相连,北与阿克苏市、沙雅县相邻。策勒县策勒镇距乌鲁木齐公路里程1415公里。2013年,策勒县总人口13万人其中: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乌孜别克等民族。面积为31688.01平方公里。 策勒县地形呈南宽北窄的狭长形,地势南高北低,坡降较急。南部为昆仑山区和山口冲积扇,中部为砾石戈壁与冲积平原,北部为沙丘与流动沙漠。策勒县属极端干旱型大陆荒漠气候,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长,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年均气温11.9℃,年均降水33毫米。极端最低气温-23.9℃,无霜期209天。 2013年,策勒县有森林总面积 553646亩,其中天然林面积428035亩。 2013年,策勒县矿产资源有煤、铁矿石、玉石、石灰石、云母、石棉、石膏、硫磺、食盐、黄金等。 和田地区里,策勒县是戈壁料的主产区,产量和品种都是最多的。 一到策勒县,本地长期合作的大户们都来了。入住策勒宾馆后直奔老乡家! 扫货开始…… 这样品质的黑青市场上越来越少 从艾尔肯江家出来,下一站阿訇家里,每次来策勒,他们热情好客,不是因为生意原因,即使普通的朋友,他们也会把你热情款待,新疆人,新疆维吾尔族人的传统,他们的淳朴善良,他们的热情大方会让你不知所措,这里就是新疆。 有一些小料子还是很不错,大的一些毛病过多。而且我选择小料子的标准,必须小而精。料子小,如果再不精美,再不完美就没有多大意思了。 挑选完料子,阿訇(主持伊斯兰教的各种仪式,讲解古兰经的人。在伊斯兰教里很有威望的人)专门为我们要了烤肉烤馕在家里享受美食。 吃饱喝足已经凌晨,回到宾馆,把今天的收获整理一遍。这块料子是今天收到最满意最喜欢的。 给大家插个图吧,《咒》章鱼船长,已经在“高人”的雕刻刀下完成。 和田玉戈壁料:《咒》的制作过程跟踪:http://m6./post/show/572d2d077304a99509f35a4c?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早晨起来着急忙慌的去另一个老乡家里,每次过来所有认识的老乡包括朋友介绍的朋友都要去看看,第一是礼节问题,面子要给的,第二也是希望能遇见好的料子。 在路上买个超级烤包子,大家将就一下早饭。每次来策勒县,这家的烤包子是我必吃的。 两个烤包子,足够一顿饭。 一块白度不错的戈壁,再三考虑还是没有拿,不够完美! 这时依米尔的电话已经轮番向我们开炮,在策勒的玉石巴扎上等我们,午饭邀请我们去他家吃抓饭,到了和田地区,顿顿都是烤肉,一般人扛不住的。 站着的是依米尔,这是策勒县的玉石巴扎,就这么大一点,每年玉石交易额也不是小数目,当然主要以和田玉戈壁料为主。 先吃抓饭,后赏玉石。 依米尔家里藏了不少好料呀,马总看的好认真,下手稳准狠,出钱也利落, 从依米尔家里出来紧接着又要去艾力·古丽家,另一个艾力也带了好石头在艾力·古丽家碰面。 和田玉戈壁料里,碧玉色系的极为稀少,颜色好的更是少之又少,稀少程度不亚于黄玉戈壁料,当然价格也不菲。这一小块碧玉,老乡的成本在小五。 这几块料子随后都已成交到河南一个朋友手里。 晚饭艾力·古丽一再邀请我们吃饭,实在不好拒绝,只好答应,顺便商量一下第二天到恰哈乡的事情。刚好星期三,是恰哈乡的玉石巴扎。艾力·古丽和依米尔陪同我们一起,有他们做向导方便很多,起码交流时能当翻译。在新疆,越往南疆走到乡村里面,大多数维族老乡都不会汉语,汉族人所在的比例不会超过10%。 这次南疆之行,烤肉每天必吃,体重一天天的增加! 和四位策勒的玉石大佬合个影! 第四站恰哈乡 恰哈乡距离新疆策勒县64公里,海拔2060米,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140亩,人均耕地2.21亩,粮食面积20000亩,草地面积1005008亩,荒地面积10000亩。恰哈乡归属策勒县管辖,位于策勒县城的南面,距县城直线距离68公里。始于县城西南的315国道至恰哈乡政府所在地策(勒)—恰(哈)公路,沿途经阿瓦甫、恰拉喀依、却如什村。恰哈乡南与西藏交界,北与策勒镇、策勒乡相连,西南与和田县接壤,西与洛浦县毗邻,东与奴尔乡相连。乡境东西宽39.6-69.8公里,南北跨距142.7-153公里。 3月23日一早,依米尔开车狂奔,我们跟随他很快到达目的地。远处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美景映入眼帘。 第一次到恰哈乡,完全见不到一个汉族人,你可以想象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和他们怎么交流。而且他们的玉石巴扎就在马路旁边,手里拿着玉石,看石头谈价格,有点很原始的感觉。但不到最后一刻,不会把好玉石拿出来让你看。 他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着我,难道我刚才出价低了,嘿嘿! 到中午,我是一块都没有收获。不是没有看上,是价格谈不拢。好几块料子比我要卖的价都要高,而且还是普品。如果是精品还能再谈谈,果断放弃。让给其他老乡谈吧,到最后你得知成交价格,其实依然是你的预期范围以内,也是能预料到的。第一生面孔,第二不会维语,第三先照顾本地的关系户。所以在新疆收料子,在这个行业里,有些人的位置你很难取代。除非,你用时间和金钱把这条路蹚出来,要不然就是找圈里的人领路,才会少交学费。 到饭馆吃饭,只能看图下单,一个汉字都没有。 下午赶回县城,要去一个领导家看料子。看上一大块头的碧玉。颜色很不错,肉质好也干净,开价在六位数。几轮交战下来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价格下来幅度不大,和我们预想的差不多,不好谈。第一领导不差钱,第二人家也是作为收藏的,好东西可卖可不卖。我们只好找当地的维族朋友当中间人磋商。有人了好说话,在维族朋友里面子得给,而且很重要。大家各让一步,握手成交。细节图就不给大家上了,涉及到几个朋友的利益关系,而且料子也卖了,玉友们多多谅解! 高兴之余来个照 3月24日,我们又在策勒扫荡了多半天,把个别料子没有 谈下来的最后杀一杀价,效果不明显。直接告诉我们,从喀什返回来再谈,精明的老乡们。 第五站和田市 和田(维吾尔语:????? ??????, 旧称“和阗”,1959年更名为“和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下辖县级市。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从和田县划出,1984年8月18日正式成立。是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田市南倚昆仑,北临瀚海,位于昆仑山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南端的城市,距首府乌鲁木齐1500公里。1984年8月建市,总面积585.11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2个镇、6个乡。全市共有111个行政村,33个社区居委会,2011年,和田市总人口32.14万人,少数民族占88%,汉族占12%,是一个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等21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聚居城市,素以“玉石之都”、“地毯之乡”著称。 和田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特殊、物产丰富。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也是和田玉的故乡,以盛产“老三宝”艾德莱斯丝绸、手工羊毛地毯、和田玉和“新三宝”维吾尔医药、大芸(管花肉苁蓉)、阿胶闻名。 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1773万元。 到达和田市,夕阳马上西下,简单吃了饭早早休息。明天是周五,也是和田的玉石巴扎! 和田的玉石巴扎在玉龙喀什河的桥头,大家也称桥头巴扎。一年没来了,在修建大桥,搞的乱七八糟的。 一眼望不到的尽头,全是和田玉籽料,当然你必须练就火眼金睛,才能淘到宝贝。即使在新疆,在和田,假的要比真的多。 在这巴扎上很难看到戈壁料,对面的另一个玉石巴扎有专门卖戈壁料的老乡,也基本上都是策勒的老乡。我平时收籽料很少,都是和田的老乡专门送到北京来加工成品。 从巴扎出来直奔喀什地区,没计划在和田逗留多长时间。下一站喀什地区叶城县,还有将近300公里路程。中间的墨玉,和皮山不做停留。 第六站叶城县 叶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距首府乌鲁木齐1500多公里,距喀什市260公里。南依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脉,北接开阔平原,紧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叶尔羌河畔上游,地形南高北低。叶城县国土总面积3.1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万亩。叶城县辖20个乡镇、5个农林牧场、1个管理区,总人口50余万人,聚居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俄罗斯、乌孜别克等13个民族分布,其中维吾尔族占93%、汉族占6%、其它少数民族占1%。叶城县与巴基斯坦、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80多公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农业县,也是中国西部边陲的军事重镇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边境县。叶城县素有“中国核桃之乡、石榴之乡、玉石之乡、歌舞之乡”的美称。 叶城县距今约有2181年的历史。叶城为叶尔羌的简称,因叶尔羌河而得名。 西汉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西夜国。 东汉分属西夜国与子和国。 唐为疏勒都督府下的朱俱波州。 北宋时属喀喇汗王朝,南宋属西辽。 元为察合台后王封地。 明代属叶尔羌。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军征讨大小和卓,定边将军兆惠驻兵于此。 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叶城县,县治叶尔羌回城(今莎车),叶城即叶尔羌城的简称。光绪十年(1884年)正式设叶城县,而移县治至喀格勒克,县名仍沿用叶城。光绪九年(1883年)叶尔羌改名为莎车,为直隶州治所。喀格勒克原为叶尔羌回庄,设县后隶莎车直隶州,地域包括今叶城、皮山、泽普三县范围,辖大回庄十一个。后属莎车府。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莎车督察专区。 1949—1956年属莎车专区,1956年后属喀什专区、喀什地区,一直沿袭至今。 315国道处处都是测速点,还有区间测速,时速60-80公里,让人很崩溃。到达叶城已经晚上11点,知足大哥早已经给我们安排好吃住。 这样着急赶到叶城县,主要原因在于今天是周五,星期六是莎车的玉石巴扎,知足大哥在叶城,明天一早带着我们去莎车,两县距离64公里,而且还会维语(汉族)。紧接着是周天泽普石油基的玉石巴扎,周一是叶城的玉石巴扎,这样全部都能转到,玩玉石的老乡都会把自己捡来的戈壁料和收来的拿到市场上交易。三天的计划安排满满的,出来快一个星期了,精神很愉悦,身体很疲惫,回到宾馆倒床就睡! 天空刚亮,知足大哥已经在楼下等着我们。蔡哥几天的疲劳驾驶,小邵的感冒都已经爬不起来床。看来今天只有我和马总,跟随知足大哥的脚步奋勇向前! 第七站莎车县 莎车县隶属于新疆省喀什地区,地处新疆西南边陲、昆仑山北麓,帕米尔高原南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布古里沙漠之间的叶尔羌河冲积扇平原中上游。南与泽普、叶城相接,西靠英吉沙县和阿克淘县,东与麦盖提县相连,西北与岳普湖县、疏勒县为邻,西南与塔什库尔干县接壤,面积8195.69平方公里。2013年,莎车县总人口80.42万人,其中包括汉族、回族等少数民族。2013年,莎车县的矿产主有煤、铅锌、铜、铁、金、云母、石英、耐火土、石膏、石灰石、大理石、磷等。 汉代,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莎车国。 三国、北魏,称渠莎,属疏勒。 隋、唐、北宋时,属于阗。 南宋,属西辽。 元代,为察合台后王封地,称作押尔牵、雅尔堪、也里虔、鸦儿看等。 明朝,时期属东察合台汗国,明史作牙儿干。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设叶尔羌办事大臣。 光绪九年(1883年),置莎车直隶州,州治莎车,辖叶城。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隶州升为莎车府,隶喀什噶尔道,辖蒲犁分防厅、巴楚州、叶城县、皮山县。莎车本府即今莎车县前身。 民国元年(1912年),莎车本府改为莎车县。 民国十七年(1929年),莎车县分成莎车、叶尔羌两县。 民国三十一年(1943年),复并。同年增设莎车督察专区,辖莎车、泽普、叶城、麦盖提等4县。 1949年,为莎车专区驻地,仍辖4县。 1956年,撤莎车专区,归喀什专区。 1978年,后属喀什地区。 在去莎车的路上,知足大哥把自己收藏的宝贝也带在了身上,让我们欣赏。这是叶城到莎车戈壁滩一带的白玉戈壁料,因为白度好,我们也称为高白戈壁。这样的白度,肉质,完美的戈壁料在产地,克价不会低于一千,而且还是一手价格,当然这块料子知足大哥的成本肯定不会低于小五的价位了。 进入莎车第一街,拐上二楼就是巴扎! 一上楼还是很震惊,虽然都在狭小的巷道里,但是摆摊的和逛市场的人密密麻麻。 多有情趣的阿达西,弹着都塔尔,卖着玉石,这算是一种营销手段吧,会吸引很多人驻足。 这家摊位品种很多,籽料,戈壁料,蜜蜡,钱币,青金石,等等 整个市场里有很多老乡卖戈壁料,扫一眼,依稀能看到不错的料子。 在知足大哥的带领下,收获颇丰,特别在这个女老板的摊位上。谈价的时候,老板直接报成本,我们加利润,对方满意就成交,很痛快! 这个维族兄弟摊位上也有不少戈壁料,看中的很多,一起谈量大价低。 在我们要起身离开时,维族兄弟从口袋里才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留了一手呀。 开价小五! 在另一家摊位还看到了葡萄干玛瑙和巴楚的黑山玛瑙,这几年黑山玛瑙的价格很疯狂。2014年3月份我在石家庄参加华夏奇石展时,看到几块不错的黑山玛瑙,在眼皮下成交,三四十克的的东西都是过万,几万元的价格成交,不过人家的东西确实很好。像这盘子里的黑山玛瑙,价格不贵,都是几十几百元。 下午回到叶城县,我们跑到叶城“零公里”处转一转。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吧。在“零公里”处赫然屹立的天路彩门。两侧立柱壁上刻的“天路零公里、昆仑第一城”字样,是文化大师余秋雨先生2011年6月来到叶城后欣然题词,是对叶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深刻解读,是叶城新的文化品牌,寓意着叶城位于昆仑山下,有着新藏线起点零公里地理位置的优越。有一盏巍峨的金属标志耸立在路边,上面赫然的写着9个醒目的大字:“从这里走向世界屋脊”。是通往喀什、和田和西藏阿里的交通枢纽。国道219线、315线在县境内交汇,219线零公里就是新藏公路的起点。219线北起新疆叶城县,南至西藏阿里地区,全长1060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海拔4700米。山上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5%。这里素有”生命禁区“和铺在天上的国道”之称。 手机上没有找到合适的全景图,从网上扒一个。 逛了一圈,体会深刻,“零公里”路两边发廊和KTV密集程度,以及大批量的玉器店,让我不禁想到苏州的十全街。唯一有区别的是,十全街的KTV和玉器店更加高大上,对比零公里有点寒酸的感觉!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如此净雅的玉雕,总会和浮躁的KTV同时出现? 晚上李老师请我们吃饭赏玉,他是当地的中学老师,酷爱戈壁料。收藏了不少宝贝,由于惜爱,在我们再三的强烈要求下,才答应让给我们,不过每个人只能选择一块料子。我们也是心满意足了。 第八站泽普县 公元318年,泽普为西域莎车国的一个大庄,地处泽勒普善河南岸。 汉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莎车王杀12使背汉,卫侯冯奉世发诸国兵戮之,更立新王。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设西域都护,泽普随莎车受其管辖。 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于田并莎车国,泽普归于田国。 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汉军司马班超定于田,泽普复归汉。 东汉建初五年(公元80年),莎车降于龟兹,泽普随附。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班超发诸国兵击莎车,使泽普重新归顺中央政权。 汉末至北魏,莎车并于疏勒。 唐开元五年(公元840年),回鹘进入本地。 大辽四年(公元1124年),又附属于西辽王朝。 南宋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征服天山南北,泽普成为蒙古属地。 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泽普为察合台领地。 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统治泽普。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泽普属赛亦德成立的叶尔羌汗国管辖,为王室成员封地。 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泽普附属于准噶尔部国。 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 ,清朝廷平定大小和卓后,在泽普建军台,设坡斯坎驿,置六品喀孜伯克署事,辖于叶尔羌办事大臣。 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 ,坡斯坎驿划给泽普县管辖。 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莎车直隶州升为府,泽普直属府治。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上下坡斯坎重划归泽普县统属,设稽查员置理左务。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波斯坎随泽普县划归和阗道,1921年又划归喀什噶尔道。 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九月四日,新疆省长杨增新呈报北京中央政府增设泽普县,经财政、内务两部核准,于1月10日正式建县,归辖于喀什噶尔道。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增设莎车行政区,泽普县改隶莎车行政区。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泽普县属莎车专区。 1956年6月莎车专区撤销,泽普县划归喀什地区。 周天泽普石油基地的玉石巴扎,是这附近三个县城最大的。一大早我们赶到,很多摊主还在摆货中,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在巴扎上碰见几个圈里的朋友,还都是外地的。 高白完美小戈壁,15克。老乡要价两万多,我按一克一千出价,没有给我。随后让当地的一个朋友以高价成交。好东西看一眼就会记在心里。 每到一个城市都有不错的收获,不光是和田玉,还结识了很多朋友,当然以玩玉石的居多。在泽普还遇到了去年一块极品碧玉的卖家。在喀什地区转了两手,在和田地区转了一手到乌鲁木齐。和田玉碧玉戈壁料,重量7公斤,最后开价70万,随后料子被一北京的藏家揽入怀中,最后成交价格不便透露,料子是真好,颜色漂亮的没法说。今天把这照片公布于众吧,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料子故事! 在市场里还遇到一个玩奇石的老先生,手里也有几块戈壁料拿给我们看。攀谈几句,也是资深玩家,邀请我们去他家里欣赏奇石,和不多的戈壁料。 一进门的盘羊头,就觉得老先生不会一般人 很多奇石没有拍图,美石确实很多,还有获奖作品。完全一个小型奇石馆。 来一张酷酷的,我也没有看明白这是狼皮还是狐狸皮。 在老先生家聊聊天喝喝茶看看玉和奇石,奇石很奇,只是我们不喜欢。也没有我们看上的其他宝贝。随即便打招呼告辞了。时间太紧,下午还得去知足老哥家,看看大户的宝贝。 来到知足老哥家,各种震撼。不上手,不打灯,仅通过图片是无法分辨这些料子的好与坏。知足老哥家藏货不少,不逼他不给我们拿货,哈哈! 黑皮,还带土沁! 大概看几个料子,这下面是一窝戈壁料,同一地点发现,不敢想象。我在若羌米兰捡戈壁料时,会遇见一窝一窝的,但都是渣渣,无任何利用价值。 我是在知足老哥家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看上的料子全部不卖,都是他的心头肉。小马和小邵搞了不少。出门时,送了一块我喜欢的料子,对,是送的,这下平衡了,心情很舒畅。 晚上知足大哥,李老师我们一起吃个饭,感谢他们这两天在叶城的热情款待和照顾! 明天在叶城的最后一天,计划中还有叶城的玉石巴扎和勇哥家没有去,听说勇哥家都是精品,来一次不容易,该到的必须到,晚上要赶回和田市。 3月28日在叶城最后一天,早起退房去零公里,藏文化步行街在这附近,,玉石巴扎就在步行街这里面。由于莎车,泽普,叶城三个县城距离很近,玉石商人会连着赶三个巴扎,当然前两天的碰面,今天也遇见了不少见过的老乡。 近年来,叶城县围绕打造“昆仑第一城”这一目标,按照“拉大城市框架、提升服务功能、创造优美环境、体现特色活力”的思路,这些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是经过改造后的藏文化一条街雏形,也是全疆唯一一条藏文化一条街。“走叶城,品阿里”是叶城“藏文化一条街”的主旨,具有藏文化元素的建筑群,既是旅游景观,也是商业店铺,真正让游客在叶城零公里处就能感受到藏文化和叶城当地多元文化交汇的魅力。 藏文化步行街是凸显新、藏两地文化特色的商业步行街,主要经营藏族传统文化用品及维吾尔族传统手工业品、旅游纪念品、玉石、特色餐饮等,是一条以旅游为主带动消费群体的商业街。藏文化步行街的顺利建成开业,必将对发展叶城县特色旅游品牌,加快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为疆内外乃至国内外各界朋友到叶城登山探险、观光旅游、投资兴业、不上西藏就能领略特色西藏文化,促进叶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午我们来到提前约好的勇哥家看宝贝。东西虽小,但是精美。没来之前,很早就听朋友说,左边这个小家伙的故事。这个小料的白度,是我见过白玉戈壁里最白的,没有之一。当然收这种料子价格也很法码,勇哥也给我们说了成本,和同样大小顶级红皮白肉籽料价格不相上下。这几年经济不好,大环境也不好,普通级别的和田玉价格都略微有些浮动,特别是广义和田玉的价格,飞流直下。和田玉戈壁料反而不降反升,主要在于戈壁料是正宗的新疆和田玉,再一个,戈壁料的稀缺性奠定了他价值基础,物以稀为贵。我经常给身边的朋友说,您带着千八百万到新疆去收籽料,只要钱到位,要什么样的籽料都能找到,但是戈壁料不一样,有钱找不到好料,可遇不可求。在这里我也要澄清一下,不是因为我玩戈壁料这样说,是市场决定的,接触戈壁料时间长的朋友应该都深有体会。 白玉戈壁上一丝墨色,也是很有特点的。 这种级别的白玉戈壁,这块头和黑皮,想吃下还是需要三思的,思思钱的事情,和藏家什么时候想出手的问题。 图太多,就不一一上了,这几块有代表性的,让大家学习交流。合影留念,我们出发回家。 快出县城,电话响起,当地的老乡告诉我有好东西,让我们在路边等一下。 看上了这个戈壁料打的戒指,还留有原皮,肉质颜色都不错,只是戒面不时尚。当时想拿,因为戒面有厚度,可以拿回来改一改,价格接受不了。 再就是这块青玉,一公斤,肉质很好,看上了当时没有拿,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现金。不过还是挺有缘的,当时拍照留念,被老乡制止,不愿意把图流出。没想到没隔几天,朋友就发图到我这了,已经被朋友收下。只是因为价格的原因,我自动放弃。 和老乡告别,我们出发上路。整个玉石之路以315国道为基础,把和田玉戈壁料的产地几乎跑遍,这次唯一遗憾的是,喀什地区以叶城,泽普,莎车一带的戈壁滩没有涉足,时间太紧,更别说在戈壁滩上过夜。下次再来,要到棋盘乡和喀群乡的戈壁滩驻留几天,实地考察一下,就圆满了。现在除了喀什地区产戈壁料的戈壁滩没有睡过,其他地区的都睡过跑过玩过。这句话怎么感觉有点怪怪的,哈哈! 晚上赶到和田市,任务也完成了,美美的睡一觉。第二天中午来到玉龙喀什河河道里,下河道前庆祝完美收官拍个照,感谢蔡哥专车为我们服务! 为了和玉石缘,为了金钱,为了生活,看着千疮百孔的玉龙喀什河,陷入久久的沉思。在人类的历史上,玉石开采量只有几万吨,尚不够填满一个“水立方”的跳水池,其中有将近2/3是近十年才被开采出来。但在今天,和田玉一个月的开采量就远远超过人类几个世纪开采量的总和。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自己喜欢和田玉,只是希望,合理开采,合理挖掘,规范市场,珍惜手里的美玉。 玉龙喀什河桥头河道里有很多老乡在挖掘籽料,其实只是为了吸引和田玉爱好者的一种手段。你下到河道里,很多老乡就会围上来,告诉你是刚挖出来的籽料,你只要表现出来对他手里的玉石感兴趣,他就会缠着你,只要你还价,不管价格高与低,就跑不了了,因为大多数料子都是上皮上色,加工冒充的。当然,所有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也有真家伙,只是凤毛麟角。 这次的玉石之路,在叶城已经结束了。再回到和田做停留,到玉龙喀什河里来结束这篇游记,是因为和田以及玉龙喀什河作为新疆和田玉主要产地的重要性,也算是给玉友和自己的一个完美结局。 这次玉石之路,在开始就给大家明确了以和田玉戈壁料的产地为基础走完全程。我和朋友们都收获颇丰,更是认识了不少新朋友。下次的玉石之路,会涉及到阿尔金山腹地以及昆仑山上,而且在今年就会走,在高海拔雪山上考察了解和田玉戈壁料其他产地分布,让大家对戈壁料有更加清楚细微的了解。也算是阿宝对和田玉戈壁料的普及做出的一点点贡献吧,毕竟以我自己的了解,还没有其他人以戈壁料作为新疆和田玉的一类,这样深入一线实地考察调研过。也希望广大玉友多多给予支持与鼓励,在这里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