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聊了交易者成长的六个步骤,这六个步骤中,有两次跨越是比较重要,也比较难的:一次是从第三阶段跨越到第四阶段;一次是从第五阶段跨越到第六阶段。 三到四,是从“受预测影响的计划”跨越到“完备性的计划”,它能帮助我们实现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因此至关重要;但是,它需要我们对抗本能,摈弃预测的影响,所以,又非常困难。 五到六,是从“大而全的系统交易”跨越到“特定行情的系统交易”,它让我们只操作高效率的行情,追求更高更稳定的收益,因此至关重要;但是,它需要我们主动放弃一些机会,也需要我们在技术上找到更高效率的机会,所以,又非常困难。 所以,我们拿两期节目聊一下这两次跨越,今天聊三到四,下周一聊五到六。 三到四上,我们刚才说了,难点是我们要摈弃预测,因此,我们要实现这个跨越,一是从深层次上再度讨论,为什么做预测的交易是有问题的;另一个就是聊清楚,我们究竟怎么才能做出完备性的计划,以取代预测。 一:预测的问题 为什么还要聊预测的问题? 因为,摈弃预测的影响,难点不在于心理的调整,实际上,只要理念上否定了预测,慢慢调整心理就可以,这个不会一蹴而就,但肯定能实现。 所以,我们要在理念上聊清楚,要从各个角度讨论一下预测的问题。 我们仔细看一下江恩理论、三角洲理论或神奇数字,我们会发现,它们的预测对象都是“何时何价”,也就是,市场什么时候会反转,会在什么点位反转。 但是,何时何价有可能预测准确吗? 我认为,不可能。 因为,市场是一个混沌的所在,既然是混沌的,就必然无法准确地预测。比如,天气系统也是混沌的,所以,我们最多能够说今天的降水概率是多少,但要说几点下雨,降水几毫米,是绝无可能提前知道的。 为什么市场是混沌的呢? 因为,市场是由大家交易的合力所产生的,每个人买卖,于是有了价格的波动,而每个人是受到各种因素的驱使去做交易的,尤其是受到情绪的驱使。 我们想,一大批人的情绪的合力,我们怎么预测? 它会走向何方,它会带来什么影响? 完全不可能知道的。 比如,一个突如其来的利空,会在群体情绪和群体行为下走向何方?有可能,有下跌之后大家恐慌性抛盘,大家快速下跌,形成一个长期下跌的起点;也有可能,恐慌性抛盘之后探出最低点,市场快速拉升,形成一个长期上涨的起点。 在如此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在当时当刻甚至都无法知道未来的市场走向,几天之前,几个月之前,几年之前,在甚至都不知道会发生这个利空的情况下,怎么可能预测准确? 所以,我个人是不认为有人能够长期做好何时何价的预测的。 当然,我们可能会说,预测未必就是准确的某一天或某一个点位,只是预测一个区间,只要价格落在这个区间内就好。比如,一个上涨持续13天,是斐波那契数,是合理的,但如果是12或者14天,也一样是合理的。 那好,那这种情况下,预测还有什么意义? 如果12、13、14天都是合理的,那也就意味着,这个预测是无法提供完整的交易条件的,我们必须用其它条件搭配,以帮助我们做出决策,究竟在哪一天卖出,比如,使用顶背离,这三天无论哪一天,走出顶背离卖出。 那么,我就可以直接顶背离卖出了,无论在哪一天都没有关系,这种情况下,按照奥卡姆剃刀原则,我们就可以完全抛弃预测了。 综上所述:一:何时何价的预测可以提供完备的交易条件,到该时该价直接进场即可,但是,长时间准确预测何时何价是不可能的;二:区间的预测不能提供完备的交易条件,因此是没有意义的。 这就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我们对预测的否认。当然,仅代表个人观点,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如果我们抛弃预测,我们要怎么做出完备性的交易计划呢,我们要怎么获取交易的依据呢? 二:完备的交易计划 我们再想一下,价格反转之时,价格反转之价是如何产生的? 只要我们找到了它们产生的必由之地,那么,我们就可以在该时该价进场;而在该时该价没有产生的时候,我们发现它们可能产生,就可以提前做好计划,在它们产生时进场。 这样,我们就做出完备的交易计划了。 那么,它们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答案是,由市场当时当下的走势自动生发而成的。 如果现在是上涨,我们判断上涨的结束,就是根据上涨本身的信息或上涨转下跌的信息;如果现在是下跌,我们判断下跌的结束,也是根据下跌本身的信息或下跌转上涨的信息。 也就是,我们要根据市场本身的信息判断市场反转的时和价。那么,具体是什么信息判断呢? 其实,有太多太多,比如,背离、底部抬升和顶部降低是有效的预判的信息,也是激进操作的信息;突破、趋势延续是有效的确认的信息,也是稳健操作的信息。还有很多它们的变种,比如,形态学的突破颈线位;指标里的突破均线、布林带;轨道线里的突破趋势线,等等。 这些都是价格走势运行中的市场特征,都与走势图的结构有关,所以,我们与预测的点位交易对应,称之为结构交易。 观察市场可能走出的结构,然后,据此做出交易计划,我们的计划,天然地具有完备性,因为,市场的转折是由结构而生;我们的买卖点,也是由结构而生。 我们主要使用是,是两类结构:一类是八种顶底结构,帮助我们在底部或顶部进出场;另一类是趋势延续,在本周期没有顶底结构的情况下,帮助我们在趋势延续时进出场。为了避免出场的趋势延续位置过低,我们还为出场搭配了破位出场,也就是三类被动出场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结构,就囊括了所有的顶底可能性,我们针对这些位置操作即可。而提前规划这样的操作,就带来了完备性的交易计划。 比如,今天早晨五分钟走出顶背离,出场;此后一直没有走出哪怕分时图级别的底部结构,所以,一直不需要进场。(详见收盘解读文章) 在我们早晨聊这段话题的时候,恰好是等待进场的时候,我们就说:一:后面的波段下跌走出背离,就可以进场;二:如果波段下跌没有背离,但波段上涨之后,再有波段下跌不创新低,也可以进场,而这种情况的波段上涨,往往出现在一个波段上涨的拉升,超出最后一个快速杀跌的起点的情况下。 这样,首先,无论怎么市场走,我们都有相应的应对,这也就是计划的完备性;其次,我们提前规划了操作,在后面市场走出进场点时,我们不会措手不及,而是在心态上放松,在操作上及时。 但是,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你说市场走,后面就会如何,这不也是预测吗;这种预测,和之前所说的预测,有什么区别呢? 三:预测与结构 据说江恩的预测方法源自圣经和埃及的古数学;神奇数字的神奇之处,则在于自然界中的花朵、螺纹等,我们想,这与市场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说“一个上涨持续13周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这是兔子生宝宝的数学题带来的神奇数字序列”时,我们的账户会不会想哭? 这也行? 那么,1、2、4、8、16……的等比数列是不是也行? 所以,很多的预测方法,是根据与市场无关的先验方法演化而来的,所谓“先验”,就是先于验证、无需验证就被认为是正确的。这肯定是扯淡的。 当然,我们可以说,神奇数字在自然界中被反复证明过了,真的很神奇。但自然界中的材料是如此地丰富,各种花鸟鱼虫,还不是我们想证明什么就能证明什么? 所以,这样的预测方法天然就是不靠谱的。 反过来,我们根据市场走势本身总结市场运行的结构,就是于市场中寻找市场的特征,自然就可靠得多。 而且,对我们来说,我们不把它视为百分之百的,而是视为概率性的,充分地做好了犯错的准备,这样,就更加保证了我们操作计划的完备性。 更重要的地方在于,当我们不断提升我们对市场的认识时,我们也就不断地提升了找到更可靠的结构的可能性。比如,我们不使用形态学,就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所使用市场结构比形态学更高明。而且,我们未来也必然会找到更好的市场结构。 比如,在周一,我们就会讨论,什么样的市场结构会比笼统的背离、趋势延续更好。 这就保证了我们是不断进步的。 而不断进步的人,才是真正厉害的,因为,他们能永远地立于市场之中,而不会被市场的进化淘汰。 |
|
来自: zhoubaifeng >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