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测、计划与系统交易

 zhoubaifeng 2016-06-25

今天我们讨论一下预测、计划、系统交易这三大类做单方式。

讨论这个的原因,是有会员提到,自己虽然是按照计划做交易的思路,但是,依然无法完全摆脱过去按照预测做交易的习惯,所以,我们首先聊一下预测的交易,聊一下,为什么我们要从预测走向计划,以及,为什么难以摆脱预测的习惯。

一:从预测到计划

按照预测做交易,就是,我做出一个关于市场的预测,然后,据此做交易。比如,我预测今天会上涨,然后,做出买进的安排。

我是做趋势跟踪的,所以,并不按照预测做交易,但是,这不意味着我完全否认预测的思路:我做不好预测,未必别人也做不好。

但是,预测的交易有一个致命的弊端,是我们必须要指出的,那就是,交易规划的不完备性。

所谓交易规划的完备性,是指我们对市场所有的可能走势都做出应对方案,以免措手不及。但预测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经常在市场走出意外走势的情况下,陷于情绪化交易的境地,与市场对抗,以至于出现大亏。

为什么预测的交易很难做出完备的交易规划?

因为,当我们有了一个看法之后,我们会自动加强这个看法,比如,我们看多,尤其是买了股票之后,会不由自主地加强做多的看法,有支持市场上涨的信息,我们就高兴地接纳;有支持市场下跌的信息,我们就自动无视。

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很难针对市场其它的可能性做出规划。

比如,今天要涨,我做多,就不会过多考虑市场下跌的情况,因此,就会在下跌的时候惊慌失措,做出非理性的应对,带来严重的问题。

所以,我们很自然地想,我要去做完备的计划:市场上涨,我如何如何;市场下跌,我如何如何;市场先涨后跌、先跌后涨,我又如何如何,等等。

比如,市场在下跌时,我们做买进规划,是两条:一:走出小绿柱金叉,直接买;二:不出现小绿柱金叉直接拉升,就趋势延续买。这两条就是完备的,因为,市场不可能走出第三种情况。

当然,为了操作得更好,我们可以设计其它的同样具有完备性的方案,比如,加入低周期纠错。但无论如何,完备性是基础,缺少了完备性,就会与预测一样,带来市场走出意外,而我们措手不及的结果。

当我们做出完备性的计划的时候,我们会自然地发现:预测没有用了。

预测是预测后市的涨跌,但无论市场怎么走,我们都有完备的应对方案,那么,市场涨跌又与我何干?我做预测,提前知道市场涨跌,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我们就“计划交易,交易计划”,而不再做预测。

但是,说是这样说,实际上,想要完全摈弃预测的影响,还是很难的。

比如,我们经常做出这样的交易计划:“市场看多,逢低做多为主,支撑位2800”。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交易计划,但其实,处处都是预测:市场看多,是预测市场会上涨;逢低做多,是预测市场会先跌后涨;支撑位2800,是跌到这里买进。

所以,这样的计划不完备,不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了。

市场下跌怎么办;市场不跌直接涨怎么办;市场跌破2800再拉升怎么办,等等,很多很多疏漏的问题。

所以,很多人说,我制定了交易计划,事后看也很好,但就是没执行好,其实,根本不是执行的问题,而是交易计划本身就是不完备的,缺乏可操作性。

那么,为什么我们那么难以摆脱预测的习惯呢?

二:预测的习惯

我们之前跟大家聊过进化心理学,我们知道,我们任何的心理结构或行为特征,之所以保留至今,都是因为,它在人类的进化史上具有进化优势。

那么,按照预测做交易,也是这样的吗?

当然是的。

我知道,我们的祖先并不做交易。但是,在任何的事情上,我们都必须通晓因果关系,做出可重复的预测,以合理安排自己的行为。

比如,现在孩子在看一个动画片《二十四节气》,里面所讲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的祖先根据天时做出的,目的是预测季节变化,合理安排农事。如果我们的节气变化如《三体》里的三体世界一样,我们就麻烦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所以,做出预测,根据预测安排自己的行为,就成了我们的本能。

在进入市场的时候,我们自然也会运用这个本能。

一般而言,我们进入市场的第一阶段都是凭感觉乱做,而且,这个阶段往往还是盈利的,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被牛市的赚钱效应吸引股市的,那时候还是牛市的尾巴,即便我们凭感觉做,也一样可以赚钱。

但是很快,熊市来了,我们开始亏损,于是,想起来学方法。由此进入第二个阶段。

这时候,我们学了很多方法,但亏损却越来越严重,往往有两个原因:一是大盘环境不好;二是我们学方法学歪了,我们的预测的本能,让我们认为任何的方法,都是用来做预测的。

比如,均线金叉,我们认为,后市要涨,其实不是。是价格之前的上涨把均线拉起来,导致金叉;而不是均线金叉预示着价格未来要上涨。这是本质的区别:前者的思维是当下的,是跟随的;后者的思维是未来的,是预测的。

可惜的是,很多人不认为亏损是自己的问题,反倒埋怨方法没用,学了方法反而更乱了,如果方法会说话,它很可能会耸耸肩,说一句:怪我咯。

做预测,预测又有不完备的天然缺陷,所以,很多人在第二阶段就死掉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识到预测的弊端,开始走向按照计划做交易的方向,但是,因为本能的强大力量,依然难以摆脱预测的习惯,于是,进入第三阶段:做包含预测的计划。

在这个阶段,依然难免有亏损,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执行力,导致又死了一批人,但是,也有人开始走向第四个阶段:做出完备的交易计划。

而当我们走上这个阶段之后,我们就必然会走上系统交易的道路。

三:从计划到系统交易

当我们坚持按照完备的计划做交易,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发现,我们的计划中存在一定的定式:当市场如何如何的时候,我们必然是如此应对。比如,在缠论里,有三个定式的买点:一买、二买、三买,每一个都是严格定义的。

于是,我们难免会有一个想法:我能不能把这些定式确定下来呢?

也就是说,我能不能每次都出某种特征的走势时,都采取完全确定的对应的应对方案呢?

如果答案是确定的,我们就知道,其实,这就是交易系统。我们也由此进入第五个阶段:按照交易系统做交易的阶段。

只不过,这是大而全的交易系统,我们做出这样的交易系统,是为了谋求每一次的上涨。比如,缠论三个买点,就包含了所有的上涨段落。

使用这样的交易系统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慢慢会发现,其实,所有的定式里,有一些定式是我们非常适合的,也是效率最高的,我们难免会想,我能不能只做这种定式呢?比如缠论三买,是趋势力度非常强的趋势延续,我认为非常适合我,那么,我用缠论,是不是可以只用三买呢?

当我们问出这样的问题,并作出肯定的答案时,我们就进入交易的第六个阶段:按照只做特定行情的交易系统做交易。

我本人就处于这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们不再谋求大而全,不再企图抓住所有的上涨,而是只操作我们认为效率最高的行情。此时,尽管我们会错失一些行情,但是,我们的盈利更稳定,我们的方法也更适合我们,这个时候,我们的操作才会更加舒服。

在股市里,我们更应该采取这个思维,因为,将近2900支股票,哪怕我们优中选优,只做强势的三买,也得几十支,完全够我们做的。反过来,如果我们不做筛选,面对这么多股票,就不知道该做哪个了。

所以,从大而全到优中选优,是系统交易的必然之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最终找到最佳的操作思路,也最终找到了自己。

四:总结

通过三种交易方式的更迭,我们讨论了交易者进化的六个步骤:凭感觉做-依据预测做-设定包含预测的计划做-按照完备的计划做-按照交易系统做-按照特定行情的交易系统做。

这六个步骤,不代表所有人必然的发展过程,只是我自己成长过程的总结。

但我觉得,这个过程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尤其是是后面三个过程,它们之间的进化是完全顺利成章的。所以,只要大家进入了第四步,我们现在所宣扬的按照交易系统做交易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是交易者成长的必然。

当然,我并不否认其它的方向,预测也可以做出完备的交易方案,比如,预测某天是时间窗口,但不直接买,而是等确认拉升之后买进,止损设置在拉升低位,这样,就做出了完备的应对。

但是,交易系统的思路,确实是成本最低的发展方式;只做特定行情,也能让我们拥有比较放松的交易态度,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抓不到所有的上涨,也不必去抓所有的上涨。做我们能做到的,做我们能做得好的,足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