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作伴好还乡

 老刘tdrhg 2016-06-25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清人浦起龙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此言不虚!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主题是回家,主旋律是快乐。王嗣奭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顾宸说:“此诗之‘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于仓促间写出欲歌欲哭之状,使人千载如见。”金圣叹说:“临老得见太平,即一日亦是快乐。我纵不善歌,当为曼声长歌。纵饮不得酒,当为长夜泥饮,皆所以洗涤向来之郁勃也。”关于此诗,看看这些也就够了,实在不宜多作解说。只需朗吟老杜那生气勃勃的文字,对着酒,迎着风,且饮且歌,岂不快哉!正像萨克斯管吹奏的世界名曲《回家》一样,反反复复,只是一个悠长清越的主旋律——“回—家—回—家”,听了这音乐,怎能不使人如痴如醉!

人生最快乐的一件事是什么?回家。不管是衣锦还乡还是失意而归,回家,总是快乐的。

崔颢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我想这是真的。一个漂泊在外的浪子,他心中最甜蜜的角落,一定是关于家的记忆。尽管家乡的影子在他的心中早已模糊,仅剩下一条河湾,半壁苍苔,几个伙伴,但是焦渴的思念和依恋的心却始终不曾改变。

然而,回家的快乐并不只有一样色彩、一种音调、一个滋味。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生怕把故乡遗忘了、又生怕被故乡遗忘了的甜蜜忧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沉浸在故乡美丽风物中突然痛感生命流逝的戚戚悲伤。

“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这是经历漫长的煎熬与等待之后终于无悔归来的落落圆满。

老杜说得好:“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我真的搞不明白,为什么老杜在欢欣雀跃的时候,就想要回家呢?家,是安放快乐的港湾吗?老杜不仅把回家当作最大的快乐,而且因为快乐,所以要回家。这是一种快乐还是两种快乐?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一文中说:“在一般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余秋雨说家是一种生活,是从现实、感性意义上说的,说家是一种思念,是从文化、精神意义上说的。我想再加上一句——“在特殊意义上,家是一种快乐。”这是从性情、心灵意义上说的。

快乐,是人人希望的。钱钟书在《论快乐》一文中说:“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但他又说:“快活或快乐的快字,把人生一切乐事的飘瞥难留,极清楚地指示出来了。”世上没有永恒的快乐,但有永恒的快乐精神。

一位哲人曾说,你有一个快乐,我有一个快乐,彼此交换,就有了两个快乐。因为这个缘故,我要将美国作家佩恩所写的一首著名的歌曲《家,甜蜜的家》完完整整地抄在下面,然后和你一起,仅用一颗感受快乐的心,共同分享这份快乐,并把它带给身边所有的人。

家,甜蜜的家

虽然我们可以漫游在乐园和宫殿之中,

可是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即便它是这样简陋普通;

天意似乎要我们成为那一方神圣,

你找遍天涯也决不会遇到那种地方。

家,家,甜蜜,甜蜜的家!

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哦,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即便是离乡背井,

那豪华壮丽的景象也不会使我眼花缭乱,

哦,还我低矮的茅屋!

唤来鸟儿的欢鸣,

比什么都宝贵的是恢复心境的安宁!

家,家,甜蜜,甜蜜的家!

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哦,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凝望天上的明月,踏着沉寂的荒野,

我感到我母亲此刻正思念她的孩子,

她正站在我们的小屋门前,

透过葡萄藤仰望那轮明月,

而葡萄的香气却不会使我欢乐。

家,家,甜蜜,甜蜜的家!

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哦,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多么甜蜜啊,坐下看着慈父的笑脸,

让母亲的抚摸给我安慰消遣,

就让别人以漫游在新乐园里为乐吧,

但是给我,哦,给我家的欢乐。

家,家,甜蜜,甜蜜的家!

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哦,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我已操劳过度,我要回到你身边;

你的微笑给我最亲切的安抚;

我再也不离开那小屋到处漫游;

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即便它是这样普通简陋。

家,家,甜蜜,甜蜜的家!

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哦,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天下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回家,是一种多么深刻的幸福啊。

在历史上,有两个人回家,曾经被司马迁的史笔浓墨重彩地描写过。这两个人回家,都很有意思。一个是项羽,一个是刘邦。

项羽率领十万江东子弟杀入咸阳,灭掉秦朝并烧了阿房宫以后,他的小农意识和思乡病就犯了。你想啊,现在天下都是他的了,他可不想独自一个人乐呵。他要把这一切拿去同他心爱的虞姬分享,他要把这一切拿去在江东父老面前显摆。不分享不足以显示他对虞姬的深爱,不显摆不足以表现他的豪气和能耐!

于是他就想回家,回到故乡徐州去称王称霸。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他说了一句非常非常著名的话,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翻译过来就是说,一个人在外边发达了不回到故乡,那就好像一个人穿着锦绣的衣服在夜间行走,有谁知道你发达了?项羽这话一说出来,旁边就有位智者冷笑了:“听说楚国人是沐猴而冠,果真是如此啊!”项羽不傻,他听出来了,知道这个人是骂他,就毫不客气地把他给煮了。说起来也真是让人感慨,儿女情长、家乡观念太重的项羽因为定都的失策(当然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失策),最后让刘邦给灭了,只能演出那霸王别姬的悲壮一幕。

刘邦的家乡观念就淡薄得很,他是以天下为家。公元前195年,刘邦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反叛之后,回朝途中经过故乡沛县,演出了一幕亘古未有的豪举。《史记》是这样记载的:高祖还乡,“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仅凭这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就不愧为一代雄主。他的那股子豪气,真是让人佩服。

刘邦回家的排场,元人睢景臣的散曲《高祖还乡》有极为传神幽默的描绘:“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几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衣服。”“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你道那大汉是谁?“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