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搜狗新闻搜索

 青莲花星 2016-06-25

  作为古蜀国都的成都,可北上汉中,东达楚地,南连滇黔,无论在经济、地理还是从军事战略上论,都已是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都市。

  如果去成都看过金沙遗址、宝墩遗址,一定会惊叹于它们创造的文明迥异于中原却同样灿烂无比。是谁创造了它们?它们与中原文明有什么关联?抑或,这是另一种中国的起源?

  我们熟知同一时期轩辕、颛顼和尧、舜的名字,对蚕丛、柏灌大概比较陌生。他们的名字被载于西汉扬雄的《蜀王本纪》和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所谓“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这就是古蜀史上的前三代蜀王。

  三代蜀王虽然初入成都平原的时间不同,但他们在成都平原先后相遇,终因资源和生存空间的争夺而发生了大规模的酋邦征服战争。可惜有关古蜀史前文化的记载太少,无法了解详情。只可知,最先胜出的是蚕丛。宝墩遗址为我们证实了4500年前蚕丛一族的大致面貌。

  宝墩文化发展大概经历了800年左右,距今大约4000到3700年,也就在中原夏王朝兴起的时候,鱼凫王兴起,在宝墩东北方向的今天四川广汉三星堆建立起鱼凫王朝。

  又过了数百年,约公元前11世纪,在商周之际,古蜀王国的政治史上发生了一次王朝更迭。来自云南朱提的杜宇,入蜀后娶了一位蜀人女子,通过政治联姻扩大势力,最终取代了鱼凫王的统治,建立起古蜀的杜宇王朝。望帝杜宇把都城定在了成都。古蜀文明的光芒从三星堆移到了金沙。

  杜宇王统治后期,蜀地发生洪灾,从楚地来的鳖灵治住了水患。约在春秋时代早期,鳖灵推翻了杜宇王朝,建立起开明王朝。开明王南征北伐,扩大疆域,到王朝中期,古蜀国已成为先秦时中国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泱泱大国。作为古蜀国都的成都,可北上汉中,东达楚地,南连滇黔,无论在经济、地理还是从军事战略上论,都已是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都市。

  只是,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古蜀国的政治史从此结束,古蜀文明的相对独立发展进程也随之被阻断,逐步汇入到统一的中华文明之中,成都平原和成都的历史进入另一页篇章。撰文/康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