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开始带着我走亲戚。小孩子谁愿意长途跋涉去走亲戚?可是母亲命令我一定要去,她说:“亲戚,就是要勤去(我们的方言亲戚和勤去发音一样),不然还叫什么亲戚!”在母亲看来,亲戚是上辈子修来的缘分,亲戚之间只有多走动才能增进感情。 于是,七大姑八大姨都成了我们要拜访的对象。无论多忙,母亲都会抽点时间,带着我走亲戚。乡间小路上,母亲提着两包点心,我在她身后紧跟着。一路上,母亲嘱咐我一些礼仪,比如见到长辈一定要有礼貌、吃饭时不要抢吃抢喝等等。来到亲戚家,大人们聊天,我就与我年龄相仿的伙伴们玩。渐渐的,我也喜欢上了跟母亲走亲戚,有些长时间见不到的亲戚我还会想念他们,闹着让母亲带我去。母亲说:“这就对了嘛!人呢,就是得有人情味儿。连亲戚之间都冷冷淡淡的,对别人还能好到哪儿去!” 亲戚家有了难事,母亲会千方百计帮忙。那年,我的表姨家因为表姨夫生病,日子过得很艰难。母亲经常揣上钱、带上东西去看望他们。母亲总说:“是灰就比土热,亲戚最难的时候,咱更应该帮一把。”有一年,父亲做生意亏了本,我家的生活突然陷入困境。这样的时刻,亲戚们纷纷赶来,有的真心劝慰,有的拿出钱来帮我们渡过难关。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亲戚之间相互往来,感情越来越浓。 多年过去了,母亲老了,我也在城里安家。母亲依旧喜欢走亲戚,她让我开车带着她,去亲戚家走动走动,与他们聊聊悠悠岁月,感慨一下生活变迁,感觉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母亲总说:“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人跟人之间的这种互相惦记的感情!” 如今,我们整个家族团结和睦,大家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谁家有难事,八方支援;谁家有喜事,一同庆贺。我想,正是因为母亲给我们留下的这一“家风”,让我拥有了最宝贵的财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