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立职场人脉,帮人不如求人?

 stwym 2016-06-25

施比受有福,这是善良者的座右铭。主动对同事伸出援助之手,他会因为感激和你变得亲近。

但是帮助同事未必那么简单,你需要面对这些问题:

你要随时发现同事需要帮助——你们关系不够好或者你比较粗心大意的话,你是无法发现同事的需求,尤其是非工作本身的需求;

1.你要有能力有进行帮助——好容易发现了对方的需求,却未必是你帮得上忙的,或者你帮得上但是代价太大;

2.你要有时间进行帮助——虽然你有心出手,但是这段时间偏偏自己太忙、太累、心情太糟,你根本没法去帮着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你要使对方乐于接受你适度的帮助。你可能遇上:

1.自力更生者——他就不愿意要别人帮忙;

2.防范心重者——礼下与人必有所求,你的好意会被他怀疑,甚至干脆拒绝你的帮助;

3.好面子者——你的帮忙被他看作证实他“无能”的证据,他会为了面子拒绝你的好意;

4.过分自尊者——你不是市恩,但他却觉得在过程中上了自尊,你的帮忙起了反效果

5.反例:索求无度者——被你帮过一次后就养成依赖你的习惯,让你不胜其烦,之后拒绝帮忙会让他恨上你。

与其面对这么多问题,不如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扮演接受帮助的那个角色。

建立职场人脉,帮人不如求人?

帮助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施和受两方的沟通得到加强,关系自然会深一步。在这方面,求助和援助效果是相同的。

而人在主动帮助别人之后,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相对于受助人的优势状态,虽然这种优越感会因为礼貌涵养性格等因素不外露甚至无从自我感知,但是人们会潜意识地乐于看到这个人,因为他能唤起你具有心理优势时的愉悦感,从而情不自禁地拉地对你产生好感。

但主动求助并不符合我们的传统文化,大多数人对此顾虑重重:你会因此遭到同事的厌恶吗?你会因此被人看低吗?你会因此受到挟制吗?

不,只要你求助的方式得当,这些都不成问题。

人之处,性本善,大多数人在帮助别人之后情绪都会有所提升,如果不必麻烦太多,他们是不介意做做好事的。

何况对有些人来说,他们享受那种“帮别人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认为你的求助是对他能力的肯定,如果你懂得一点点高帽子的缝制和适当的激将,他们甚至愿意赴汤蹈火。

但要注意的是,你的要求不要太过分,否则别人会认为你就是一个累赘,谁都不愿意把你这个麻烦扛上身。

建立职场人脉,帮人不如求人?

求助问题的需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1.难度

太简单没有挑战性,显现不出对方的本领,也让人觉得难以博得你的好感;太难则让人觉得麻烦。一个对方能力范围之内,有一两个小难点的问题,是对方所欢迎的。

2.工作量

工作量太小和太简单有一样的弱点,太大则容易打灭对方的积极性,甚至认为你不知好歹想找便宜劳动力。一般花心思几个小时能做完的事情最佳。

3.范围

不要涉及工作太多,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是把工作推给他做,或者认为你想套他的机密;最好是对方熟悉、喜爱、擅长的生活范围,既能凸显他的能力,又不会引起对方的警惕和反感。

4.重要程度

不要太重要的,否则对方会觉得压力重大,无端端要对你负责;但是不要太不重要,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是个随便依赖别人的人而对你退避三舍。

想想别人向你求助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态度?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候向你求助,是不是会有不同的结果?

建立职场人脉,帮人不如求人?

求助的时机选择

1.时间

不要在对方繁忙、疲倦、心烦意乱、关注其他事情的时候开口求助,不然就算答应也会对你厌烦。最好在对方较为清闲,情绪良好的时候开口,他会乐于做这样一件事情来打发时间顺便有所收益。

2.频率

不要老是频繁地向一个人求助,否则他会厌烦,甚至觉得你赖上了他,成为一个讨厌人的包袱。

3.场合

如果帮忙涉及使用对方的私人武器,例如某个关系,那么最好是私底下对这事进行交流以免让对方有所顾虑;如果求助的是他大家都知道的长项,那么不妨在公共场合请教增加他的成就感。

最好的后续态度

  1. 感谢

感谢的话是不能少的,甚至你还需要缝制一些高帽子。

2.报酬

你可以给对方一点物质上的报酬。根据对方需求和问题难易程度,金钱、小礼物、大餐、人力回报都是很好的选择。

3.信息反馈

事情完成之后,你可以时不时在对方面前提起这件事的相关情况,既表示你对他的帮助铭记于心,也使他的成就感和优势感更为持久,有助于你们之间的关系发展。

主动开口求助,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之中,你对整件事情可以有很好的把握,使之导向最好的结果。当你向周围的同事都求助过之后,你会发现你们的关系已经变得融洽和亲密了许多,也比等着帮人快了许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