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红光副教授:如何应对晚期肺癌多处/多次转移

 渐近故乡时 2016-06-25

一般情况下,发现肺癌患者出现了骨转移、淋巴转移、肺 - 肺转移和脑转移后,就认为已经到了终末期,事情是否可能有转机?究竟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


课程主题:如何应对晚期肺癌多处/多次转移

授课专家:青岛区人民医院 刘红光副教授(丁香园 ID:华夏览雄

长按识别二维码,丁香公开课精彩呈现!


课程简介:

一般情况下,发现肺癌患者出现了骨转移、淋巴转移、肺 - 肺转移和脑转移后,就认为已经到了终末期,生存期按天、按月计算了。很多患者、家人就此放弃治疗。

事情是否可能有转机?究竟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

事实上,晚期癌症并非就没有了办法,只有等末日降临。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尽快通过系统、规范的检查,明确诊断,做出影像学和临床分期,在此基础上,对手术、放疗、全身化疗、生物制剂治疗、导管法或非导管法介入治疗综合评判,制定出可行的、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争取在有较好的生存质量前提下,延长患者的寿命。

切忌首诊科室采取排他式的做法。切忌单病种作战,这一点非常重要。

本期公开课,刘红光副教授(丁香园影像版骨干站友:华夏览雄)亲述两个实例,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应对晚期癌症患者。

专家简介:

刘红光副教授(丁香园 ID 名:华夏览雄)。曾担任青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学专科分会委员,第十届放射学专科分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第十一届放射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现为第十二届放射学专科分会顾问。

曾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省第四届中西医结合影像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岛市第一、二届中西医结合影像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至今。先后任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第二届、第三届胸部影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被潍坊医学院聘为影像学副教授(2002.04—至今)。

《实用医学影象杂志》第二届、第三届编委,第四届(审稿)编委。《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河北医药》、《医药学术论坛》特聘编委。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著 4 部,作为副主编,参与撰写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的专著 4 部,作为编者/编委 17 部。

发表首作专业文章共计 43 篇。其中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发表 5 篇。有署名的文章总数应当在 140 篇以上。

作为首位主研人完成并通过鉴定课题 5 项;作为第二~五主研人完成并通过鉴定课题 12 项。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 项。

获科研奖励: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1 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2 项。胶南市科技进步奖 9 项;黄岛区科技进步奖 4 项。

编辑:周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