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
唐寅是明中期名满海内的大画家,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为“吴门四家”,又因他擅长诗文,在文坛与祝允明、文徵明、徐桢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唐寅(1470—1523年),初字伯虎,后字子畏,中年后取了许多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等,江苏吴县人。他在作品上经常署款“晋昌唐寅”,晋昌是唐寅的祖籍,即现在的山西晋城一带,其远祖唐辉是东晋南北朝时代前凉的陵江将军。唐辉的曾孙唐瑶。唐咨都做过晋昌郡守,唐咨的儿子唐揣和唐瑶的孙子唐褒都曾受封晋昌公。后来唐姓子孙南迁,唐氏家族有一支居住在南京和嘉兴之间,唐寅就是这一支的后裔。唐寅常在画上题“晋昌”籍贯,一是表明其原籍,二是以显赫的祖上而自豪。
唐寅的一生充满着颠沛和坎坷,他出身于商贾家庭,父亲开一家酒食店,家境尚富裕。他天资敏慧,少年时读书交游,十六岁时就考取秀才第一名,在二十九岁时,参加应天府乡试,得中第一名解元,可谓春风得意。第二年参加北京会试,却受到会试舞弊案株连,被黜充吏役,富贵荣华,顿成泡影。回到家乡后,夫妻反目,和弟弟分家,童仆顶撞他。他不得已与妻子离了婚,心情十分忧伤。于是在弘治十三年(1500年)他三十一岁时离家远游,游览镇江、扬州、后又出游芜湖、庐山、湖北赤壁、湖南岳阳楼、洞庭湖、衡山祝融峰、浙江天台山、雁荡山、福建武夷山、安徽黄山、九华山、齐云山等名山大川、古迹胜地,广拓视野,豁达心境,同时胸中贮存了无数的自然山川稿本,为他以后的山水创作提供了源泉。三十三岁时他返回了故里,开始以卖文鬻字画为生,正如他自写诗所道的:“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三十六岁时,他筑室桃花坞,想在远离城市的地方,过清静的日子,寄情丹青,流连诗酒,在他的作品里,也往往寄托隐居的理想。在他的中年以后,思想渐趋淡泊,信奉佛教,自号“六如居士”。祗有在他四十五岁时,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聘,之南昌为宾客,后来发现宁王有反叛朝廷之意,遂佯装狂颠,在第二年就抽身回家。回来后他的思想更加消沉,加之体弱有病,已不能经常作画,生活十分窘困。他有诗叹道:“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唐寅晚年患肺疾,终于在他五十四岁时英年早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