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宝宝玩什么?10个游戏,既享受亲子乐趣,又锻炼宝宝的手指力量、精细动作、眼力听力触觉等感官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宝宝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要相信自己的宝宝!父母做示范并带领宝宝一起动手,宝宝能出色地完成很多事情。 准备:纸、水彩笔。 目的:发展宝宝的小肌肉群、手眼协调能力,让宝宝学会画竖线、斜线。 玩法:家长先在纸上示范画竖线,说:“噢,下雨啦!”让宝宝练习画竖线。再在纸上示范画斜线,说:“宝宝你看,雨下大了!”并注意其握笔姿势应正确,不正确予以纠正。还可以进一步让宝宝模仿画出小雨伞,说:“雨太大啦,宝宝自己撑伞!宝宝给我撑伞!” 准备:勺子、盆子、捏的纸球若干。 目的:发展宝宝手指的精细动作,学习使用勺子,为宝宝独自吃饭做准备。 玩法:将纸球放在小盆里,宝宝坐在小盆旁边。家长先示范用勺子来舀纸球,然后把勺子递给宝宝,引导宝宝用勺子从小盆里舀纸球,舀起再倒回盆里。等到宝宝动作熟练后,可以让宝宝把舀到的纸球倒进小碗里。 准备:玩具电话 目的:锻炼宝宝手指的力量、手的精细动作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玩法:家长与宝宝一块做“打电话”的游戏。家长先按电话号码,让宝宝也来按电话号码,还可以进一步让他记住数字的顺序。家长模仿电话铃声,之后与宝宝用电话通话,“电话打通啦!”增加游戏乐趣和宝宝的成就感。 准备:花生豆、矿泉水瓶。 目的:发展宝宝小手肌肉的灵活性以及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玩法:家长演示放豆的过程,突出两指捏豆的动作,豆子放入瓶中后摇一摇,使之发出声响引起宝宝的兴趣。家长再引导宝宝如何从瓶中取到小豆,先由宝宝自己进行探索,宝宝不能解决时,家长再示范将豆子从瓶子中倒出。家长与宝宝一同游戏,玩后与宝宝一起将玩具收起来。 准备:瓶子、小木棒若干。 目的:训练宝宝手指捏取小物品的准确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玩法:家长示范将小木棒从瓶口的小洞中放入,引导宝宝:“噢,小棒要过山洞了!”让宝宝将小棒从小洞中放入,开始时如果不会,家长可以手把手地帮助宝宝。 准备:彩珠、较结实的绳子。 目的: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其小肌肉群的精细动作和语言模仿能力,启发想象力。 玩法:家长教宝宝一颗一颗地把彩珠串起来,一边穿一边念儿歌:“小珠子,圆又圆,上面开个小洞眼,我拿小绳往前钻!”可以将穿好的彩珠围在宝宝的脖子上或戴在手腕上当作“项圈”或“手链”,增加宝宝的成就感。 准备:图画纸、水彩笔。 目的:训练宝宝的手指力量和对画笔的认识。 玩法:家长和宝宝各选一只画笔,把其余的画笔先收起来。让宝宝学着家长的样子在画纸上做点画,画弧线、画圆形、画长方形、画三角形等。如果宝宝还不想画可让宝宝先看大人画,并且让宝宝欣赏大人的作品,家长用夸张的口气让宝宝也想动动手。 准备:小布条、绒条、纸条、海绵条、橡皮条、绸条各一。 目的:开发宝宝的触感、手感和逻辑推理能力。 玩法:先拿起小布条放宝宝手里,让他体会布条的温软,再拿起小绒条让宝宝抓捏,感到不一样的感觉,以此类推。当宝宝把物体抓到手里时,家长解释:“绒布软绵绵的,绸子滑溜溜的!” 准备:能发出声音的物件若干,如风铃、闹钟、电话、门铃、手机、音乐播放器等。 目的:锻炼宝宝的听力、方位辨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玩法:让宝宝听风铃、闹钟、门铃、电话等声音,并且让他寻找声音的来源。家长要边找边说:“是什么声音?在哪里?”找到时指着说:“啊,在这边(在厨房里、在房间里)原来是风铃在响啊!宝宝找到了,棒棒的!” 准备:画纸、颜料。 目的:让宝宝认识到浸过或刷上颜料的手和其他实物都可以在纸上留下痕迹,学会利用这一方法进行造型活动,开发宝宝的智力和想象力。 玩法:让宝宝把手放在纸上,利用手的造型画出轮廓,然后家长和宝宝一起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作。 您的育儿早教后援团 全面育儿早教图文及音视频深度内容免费订阅 小堂个人微信:mamaxiaota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