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制订简单而有效的计划

 kaka1978 2016-06-26

被了不少人问过这个问题,花时间讨论一下,只要在制订计划的时间,满足四条规则就能让你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我自己在执行100天行动的过程中,一直在使用这种方法,并且在数千人中实践过,效果都非常明显。

正文

你的计划有效吗?

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制订一个简单有效的计划,很多人都会做计划这件事上遇到困难。最常见到的情况就是计划要么是做的过于简单,要么是做过于复杂。

简单的计划:

目标:减肥 方式:少吃,多运动

复杂的计划:

类似这样计划基本无效,能完全能按照计划执行的人非常少见,对于绝多数人来说对实现目标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也同样有不少对第一个简单的计划认为这就算是有计划了,把所有重要的细节一股脑地忽略了。你何时做运动?在哪运动?怎么运动?什么东西要少吃?少吃多少?

有计划是好事,并不是所有的计划都同样有效。一个有效计划应该清晰阐明行动的细节、地点以及方法。

“如果……就……”的力量

这些计划的美好在于简单。你找到一个想去实现的目标,说清达成它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方式。

比如,就拿之前的减肥目标举例:

第一步,应该把“少吃”改为“每天摄入热量不超过1500卡路里”

第二步,“多运动”可以变为如下建议:

“每周一、三、五早起去慢跑40分钟,如果下雨就在家里跳操30分钟。

每天保持一万步

运动时按心率公式来运动,效果最好。

这种制定计划的方式叫“如果……就……”:如果已经吃了1500卡路里的食物,我就不能再吃了;如果现在是星期一早晨,要早起先去运动。

一旦当你把计划细化到时间、地点、执行方法、目标,这个计划的成功率就会明显的提高。去年我在指导一个100天行动小组的时候,只是要求参与者在制订目标,遵守这一个规则,就让成功率提到整整一倍。

大脑在很多时候都是通过无意识的习惯来自动运动,通过 “如果……就……”的方式就相当于给大脑做个潜意思的标记,就象程序员写的程序,IF XX条件后执行XX,一旦潜意识察觉到符合条件的情景就会立刻提醒你。

当你重复到一定的次数,如30、50、70、100次左右,不同的方法和人数,次数的临界点不同,但大都会慢慢形成条件反射,变成一种自动化行为。一旦条件符合就会开始执行,经常会把一件事跟另一个事件建立一个连接,能避免遗忘。

制订计划的四点建议

☆决定具体行动。你首先要决定达标所需的具体步骤。避免模糊不清的内容,例如“少吃点”“多学点”——你需要清晰、精确的目标。建立类似于“每晚至少学习四个小时”的清晰计划,你便对自己需要做什么以及达标与否一目了然了。

☆决定时间和地点。接下来,决定做每个步骤的时间和地点。请尽可能做到详细。这可以帮助你的大脑探测并抓住行动时机——即便是在你的意识无暇顾及时。

☆写出“如果……就……”计划。把上述几步整理成一句“如果……就……”式的陈述。“如果是平日晚上,我就在我的房间里学习至少四个小时。”如果你愿意,可以把这些陈述写在笔记本里,或者重复说给自己听,让自己消化它。

☆预见困难和意外。想想在完成计划的情况中,有可能出现的障碍、意外与诱惑。你要如何应对?为你想到的每一点制订一条“如果……就……”计划。(“如果天气不好,我就在家里跳操。”)这使你提早制订出最佳计划,不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能保证你不偏离达标的轨道。

开始行动

把你现在的计划,用上面的四点建议,重新修改一下,看看效果。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御琦熊

我也来分享分享我的,100天习惯其实一开始给自己订了感恩日记和每天学英语,还有一个纸质化的时间管理,以前是拿电脑录入的,后来想尝试尝试纸质的。感觉还不错。目前还在学校,学期总结要放在暑假完成。学习英语已变成乐趣,有时间就学,感恩日记没有坚持足100天,只坚持了快三个月就没怎么关注了。

@Shaine·33 ?

今天是扇贝打卡第111天了。因为之前用的是百词斩,有挺多图片,趣味性强一点,所以刚开始用扇贝的时候死活背不下去,第一次打卡就折腾了好几天才一次成功。从0到1不容易,从1-10还算可以,从11-50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过了,记得50天左右的时候也是翻您的公众号看到别人的百日反馈,猛地想到自己的百日计划也一半了。

特别棒~ 但是后来从第70天再往后的时候遇到了瓶颈,每一天都觉得好难。也可能是跟那段时间比较忙有关吧,中间偶尔有断的时候,不过还是坚持下来了,直到打卡100天的时候看着那个数字,觉得有一种超脱的感觉,好开心。反正,药不能停,继续干!?????? 谢谢战隼老师,么么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