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部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 撰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DonaldKing2589 2016-06-26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编号 内容
1 治肺实热凭仰息泄气除热方o 枸杞根皮 (切二升) 、石膏八两、白前、杏人 (各三两) 、橘皮、白术 (各五两) 、 赤蜜 (七合) o 右七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 去滓下蜜煮三沸,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2 分三服治肺热言音喘息短气好唾脓血方o 生地黄 (切二升) 、石膏 (八两) 、麻黄 (五两) 、杏人 (四两) 、 淡竹筎 (鸡子大一枚) 、升麻、羚羊角、芒消 (各三两) 、赤蜜一升o 右九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 去滓下蜜, 煮两沸, 分三服, 治肺热闷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3 中喘急惊悸, 客热来去欲死不堪, 服药泄中喘气方o 桃皮芫花 (各一升) o 右二味 〔口父〕咀, 以水四斗煮取一斗五升, 去滓以故布手巾内汁中, 薄胸温四肢 不盈数日即歇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4 治肺热气上咳息奔喘橘皮汤方o 橘皮、麻黄 (各三两) 、干紫苏、柴胡 (各二两) 、宿姜、杏人(各四两) 、石膏 (八两) o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麻黄两沸, 去沫下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与两剂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肺脏) 128方)
5 治肺热喘息鼻血方o 羚羊角、玄参、射干、鸡苏、芍药、升麻、柏皮 (各三两) 、淡竹筎 (鸡子大一枚) 、生地黄 (切一升) 、栀子人 (四两) o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须利者消三两,更煮三沸o(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肺脏)128方)
6 治肺热饮酒当风风入肺, 胆气妄泄目青气喘方o 麻黄 (四两) 、五味子、甘草 (各三两) 、杏人 (五十枚) 、母姜 (五两) 、 竹叶 (切一升) o 右六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 下诸药, 煮取二升, 去滓分三服o 泻肺散治酒客劳倦, 或出当风, 喜怒气舍于肺, 面目黄肿起即头眩咳逆上气时忽忽欲绝, 心下弦急不能饮食,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7 或吐脓血痛引皆支满欲呕方o 百部、五味子 (各二两) 、半茯苓、附子、苁蓉、当归、石斛、远志、 续断 (各一两) 、细辛、甘草 (各七分) 、防风、蜀椒、紫菀、桂心、款冬花、 干姜 (各二两) 、半桃人 (六十枚) 、杏人 (三十枚) o 右十九味治下筛, 以酒服方寸匕, 日三, 稍加至二匕o 肺胀气抢胁下热痛, 灸阴都, 随年壮, 穴在侠胃管两边相去一寸, 胃管在心下三寸 肺胀胁满呕吐上气等病, 灸大椎并两乳上第三肋间, 各止七, 肺与大肠俱实o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实者, 手太阴与阳明经俱实也病若头目眩惊狂喉痹痛手臂卷唇吻不收, 名曰肺与大肠俱实也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8 治肺与大肠俱实, 令人气凭满煮散方o 茯苓、麻黄 (各六分) 、黄耆、大青、桂心 (各三分) 、细辛、杏人 (各五分) 、 石膏 (二两) 、橘皮、芎藭 (各一两) 、枳实 (三枚) o 右十五味治下筛, 为鹿散, 帛裹一方寸匕半, 井华水一升五合煮取七合为一服, 日再o 肺虚冷o 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虚者, 手太阴经也, 病苦少气不足以息嗌干不津液, 名曰肺虚冷也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9 治肺虚冷声嘶伤, 语言用力战掉缓弱, 虚瘠风入肺方o 防风、独活、芎藭、秦椒、干姜、黄耆 (各四十二铢) 、天雄、麻黄、五味子、 山茱萸、甘草 (各三十六铢) 、秦艽、桂心、署预、杜仲、人参、细辛、 防已 (各三十铢) 、紫菀、甘菊花 (各二十四铢) 、贯众 (二枚) 、附子 (七分) o 右二十二味治下筛, 以酒服方寸匕, 日二服, (一方有石膏六分当归五分) 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0 治肺虚寒厉风所伤, 语声嘶塞, 气息喘惫咳唾, 酥蜜膏酒上气嗽通声方o 酥、崖蜜、饴糖、姜汁、百部汁、枣肉、杏人 (各一升研) 、甘皮 (五具末) o 右八味合和, 微火煎常搅三上三下, 约一炊久, 取姜汁等各减半止, 温酒一升服方寸匕, 细细咽之, 日二夜一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1 又方o 猪胆 (三具) 、大枣 (百枚) o 右二味以酒五升渍之, 秋冬七日, 春夏五日, 出布绞去滓七日服尽o 二七日忌盐, 羊颐亦得, 治咳嗽胁支满多喘上气, 尤良, (肘后方治久咳上气二十年诸治不差者) 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2 治肺寒损伤气嗽及涕唾鼻塞方o 枣肉 (二升研作脂) 、杏人 (一升热研为脢) 、酥、生姜 (汁) 、白糖、 生百部 (汁) 、白蜜 (各一升) o 右七味合和, 以微火煎常搅作一炊久, 下之细细温清酒服二合, 日二o 补肺汤治肺气不足逆满上气, 咽中闷塞短气, 寒从背起口中如舍霜雪,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3 言语失声甚者吐血方o 五味子 (三两) 、干姜、桂心、款冬花 (各二两) 、麦门冬 (一升) 、 大枣 (一百枚) 、粳米 (一合) 、桑根白皮 (一斤)o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桑白皮五沸,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肺脏) 128方)
14 又方o 黄耆 (五两) 、甘草、钟乳、人参 (各二两) 、桂心、干地、黄茯苓、白石英、 厚朴、桑白皮、干姜、紫菀、橘皮、当归、五味子、远志、麦门冬 (各三两) 、 大枣 (二十枚) o 右十八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四升煮取四升, 分五服, 日三夜二, 补肺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5 治肺气不足咳逆上气牵绳而坐沫唾血不能食饮方o 苏子 (一升) 、桑白皮 (五两) 、半夏 (六两) 、紫菀、人参、甘草、五味子、 杏人 (各二两) 、射干、款冬花 (各一两) 、麻黄、干姜、桂心 (各三两) 、 细辛 (一两半) o 右十四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 分五服, 日三夜二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6 补肺汤, 治肺气不足咳逆短气, 寒从背起口中如含霜雪, 语无音声而渴舌本干燥方o 五味子苏子升一升白石英钟乳各三两竹叶款冬花橘皮桂心桑白皮茯苓o 紫菀各二两粳米二合生姜五两杏人五十枚麦门冬四两大枣十枚o 右十六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三升,先煮桑白皮、粳米、大枣、米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五升,分六服,日三o 补肺汤,治肺气不足,心腹支满, 咳嗽喘逆上气,唾脓血,背痛手足烦热愓然自惊皮毛起, 或哭或歌或怒,干呕心烦耳中闻风雨声,(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7 面色白方o 款冬花、桂心 (各二两) 、桑白皮 (一斤) 、生姜、五味子、钟乳 (各三两) 、 麦门冬 (四两) 、粳米 (五合) 、大枣 (十枚) o 右九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粳米、枣令熟, 去之内药煎取二升o 分三服, 温服之, 一方用白石英二两, (广济用紫苑人参各二两名紫苑汤) 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8 治肺气不足咳唾脓血气短不得卧麻子汤方o 麻子 (一升) 、桂心、人参 (各二两) 、阿胶、紫菀 (各一两) 、生姜 (三两) 、 干地黄 (四两) 、桑白皮 (一斤) 、饧 (一斤) o 右九味 〔口父〕咀, 以酒一斗五升水一斗五升, 合煮取四升, 分五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9 治肺气不足咽喉苦干宜服饧煎方o 作饧任多少, 取干棘一升, 去核熟捣, 水五升和使相得, 绞去滓, 澄去上清, 取浊内饴中搅火上煎勿令坚令连连服如鸡子, 渐渐吞之, 日三夜二o 凡肺风气痿绝, 四肢满胀喘逆胸满, 灸肺输各二壮, 肺输对乳引绳度之在第三椎下? 两傍相去各一寸五分o 肺与大肠俱虚o 右手寸口气以前脉阴阳俱虚者, 手太阴与阳明经俱虚也, 病苦耳鸣嘈嘈, 时妄光明? 情中不乐或如恐怖, 名曰肺与大肠俱虚也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20 治肺与大肠俱不足, 虚寒乏气小腹拘急, 腰痛赢瘠百病小建中汤方o 大枣 (十二枚) 、生姜 (三两) 、甘草 (二两) 、桂心 (三两) 、芍药 (六两) o 右五味 〔口父〕咀,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内糖八两, 煮三沸, 分三服o (肘后用黄耆人参各二两名黄耆建中汤) o 肺劳第三 (论一首方三首灸法一首) o 论曰, 凡肺劳病者, 补肾气以益之, 肾王则感于肺矣, 人逆秋气, 则手太阴不收? 肺气焦满, 顺之则生, 逆之则死, 顺之则治, 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 是谓关格, 病则生矣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21 肺劳实气喘鼻张面目苦肿麻黄引气汤方o 麻黄、杏人、生姜、半夏 (各五分) 、石膏 (八两) 、紫苏 (四分) 、白前、细辛、 桂心 (各三分) 、竹叶 (切一升) 、橘皮 (二分) o 右十一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去滓, 分三服o 治肺劳虚寒, 心腹冷气逆游气, 胁气满, 从达背痛忧气往来呕逆饮食即吐,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22 虚乏半夏汤方o 半夏 (一升) 、生姜 (一斤) 、桂心 (四两) 、甘草、厚朴 (各二两) 、人参、 橘皮、麦门冬 (各三两) o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四升, 分四服, 腹痛加当归二两, 治肺劳风虚冷痰澼水气, 昼夜不得卧头不得近枕, 上气满喘息气绝,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23 此痰水盛溢厚朴汤方o 厚朴、麻黄、桂心、黄芩、石膏、大戟、橘皮 (各二两) 、枳实、甘草、秦尤、 杏人、茯苓 (各三两) 、细辛 (一两) 、半夏 (一升) 、生姜 (十两) 、 大枣 (十五枚) o 右十六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 分为五服o 喉痹气逆咳嗽口中涎唾灸肺输七壮, 亦可随年壮至百壮o 气极第四 (论一首方六首灸法二首) o 论曰, 凡气极者, 主肺也, 肺应气, 气与肺合, 又日以秋遇病为皮痹o 皮痹不已, 复感于邪, 内舍于肺则寒湿之气客于六腑也, 若肺有病则先发气, 气上冲, 常欲自恚, 以秋庚辛日伤风邪之气为肺风, 肺风之状多汗, 若阴伤则寒 寒则虚, 虚则气逆咳, 咳则短气, 暮则甚, 阴气至, 湿气生, 故甚阴畏阳气, 昼日则差, 若阳伤则热, 热则实, 实则气喘息上臆, 甚则唾血也, 然阳病治阴? 阴是其里, 阴病治阳, 阳是其表, 是以阴阳表里衰王之源, 故佑以阳调阴, 以阴调阳, 阳气实则决, 阴气虚则引, 善治病者, 初入皮毛肌肤筋脉则治之, 若至六腑五脏半死矣o 扁鹊曰, 气绝不治 (一作奔) , 而冷汗出二日死, 气应手太阴, 太阴气绝o 则皮毛焦气先死矣o 治气极虚寒阴畏阳气, 昼差暮甚, 气短息寒钟乳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24 亦治百病令人丁强能食饮去风冷方o 钟乳 (别研) 、干姜、桔梗、茯苓、细辛、桂心、附子、人参 (各一两六铢) 、 白术 (一两) 、防风、牡蛎、栝楼根 (各二两半) o 右十二味治下筛, 以酒服方寸匕, 日三, 渐加至二匕, 五十以上, 可数服, 得力乃止, 千金翼云有冷加椒有热加黄芩各三两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25 治气极虚皮毛焦, 津液不通, 虚劳百病, 气力损之其耆汤方o 黄耆 (四两) 、人参、白术、桂心 (各二两) 、大枣 (十枚) 、附子 (三十铢) 、 生姜 (八两) o 右七味 〔口父〕咀,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分四服, 一方不用附子o 治气极虚寒皮痹不已, 内舍于肺寒气入客于六腑,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26 腹胀虚满寒冷积聚百病大露宿丸方o 礜石 (肘后作矾石) 、干姜、桂心、皂荚、桔梗、附子 (各三两) o 右六味末之, 蜜丸酒服如梧子十丸, 日三, 渐加之, 慎热及近火等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27 治气极虚寒澼饮, 中痰满心腹痛气急, 不下饮食, 硫黄丸方o 硫黄、礜石、干姜、附子、乌头、桂心、细辛、白术、桔梗、茯苓 (各二两) o 右十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 酒服十丸, 日三, 渐加之, 以知为度, (肘后无白术 桔梗、茯苓, 用吴茱萸、蜀椒、人参、皂荚、 当归十二种为丸用治人大冷夏月温饮食不解衣者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28 治气极伤热喘息冲, 常欲自恚, 心腹满痛内外有热, 烦呕不安, 大前胡汤方o 前胡 (八两) 、半夏、麻黄、芍药 (各四两) 、枳实 (四枚) 、生姜 (五两) 、 黄芩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o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煮取三升, 去滓分温三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29 治气极伤热, 气喘甚则唾血, 气短乏不欲食, 口燥咽干竹叶汤方o 竹叶 (二升) 、麦门冬、小麦、生地黄 (各一升) 、生姜 (六两) 、麻黄、 甘草 (一两) 、石膏 (六两) 、大枣 (十枚) o 右玖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去滓分三服o 呕吐上气, 灸尺泽不三则七壮, 尺泽者在腕后肘中横文o 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逆气, 灸上管下一寸名太仓七壮o 积气第五 (论二首方五十一首灸法二十四首) o 论曰, 七气者, 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喜气忧气愁气凡七种气积聚, 坚大如杯, 若拌在心下腹中, 疾痛饮食, 不能时来时去, 每发欲死, 如有祸祟, 此皆七气所? 寒气, 即呕逆恶心, 热气, 即说物不竟而迫, 怒气, 即上气不可忍, 热痛上抢心短气欲死, 不得息, 恚气, 即积聚在心下, 不得饮食, 喜气, 即不可疾行, 不能久立, 忧气, 即不可闲作暮卧不安, 愁气, 即喜忘不识人语, 置物肆方, 还取不得去处, 若闻急, 即肆肢胕肿, 手足筋挛, 捉不能举, 如得病此是柒所生, 男子卒得, 饮食不时所致, 妇人即产后中风诸疾也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30 七气丸方o 乌头、大黄 (各七分) 、紫菀、半夏、前胡、细辛、丹参、茯苓、芎藭、 桃人 (胡洽作杏人) 、昌蒲、一作芍药、石膏、吴茱萸、桂心、桔梗 (各三分) 、 人参、甘草、防葵 (各一两) 、干姜、蜀椒 (各半两) o 右二十味末之, 蜜丸酒服如梧子三丸, 日三, 加至十九, 壹方去半夏, 加甘遂三? (胡洽无丹一甘草) , 七气丸, 主七气, 七气者, 寒气, 热气, 怒气, 恚气, 忧气, 愁气, 此之为病, 皆生积聚坚牢如杯, 心腹绞痛, 不能饮食, 时去时来, 发则欲死, 凡寒气状吐逆心满, 热气状恍惚眩冒失精怒气状不可当热痛上荡心短气欲绝不得息, 恚气状积聚心满不得食饮, 喜气状不可疾行久立, 忧气状不可苦作, 卧不安席,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31 愁气状平故如怒喜忘, 四肢胕肿不得举止, 亦治产后中风余疾方o 大黄 (二两半) 、人参、半夏、吴茱萸、柴胡、干姜、细辛、桔梗、 昌蒲 (各二分) 、茯苓、芎藭、甘草、石膏、桃人、蜀椒 (各三分) 、一方用桂心o 右十五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大, 每服酒下三丸, 日进三服渐加至十丸, (千金翼十味无茯苓芎藭甘草石膏桃人) o 七气汤主忧气劳气寒气热气愁气, 或饮食为膈气或劳气内伤, 五脏不调,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32 气衰少力方o 干姜、黄芩、厚朴、师作、桂心、半夏、甘草、栝楼根 (深师作橘皮) 、芍药、 干地黄 (各一两) 、蜀椒 (三两深师作桔梗) 、枳实 (五枚) 、人参 (一两) 、 吴茱萸 (五合) o 右十二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分三服, 日三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33 七气汤, 主虚冷上气劳气等方o 半夏 (一升) 、人参、生姜、桂心、甘草 (各一两) o 右五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分三服, 日三o 五膈丸, 治忧膈气膈食膈饮膈劳膈五病, 同药服, 以忧恚思虑食饮得之, 若冷食及生菜, 便发, 其病苦心满, 不得气息, 引背痛如刺之状, 食即心下坚大如粉絮, 大欲吐吐即差, 饮食不得下, 甚者及手足冷,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34 上气咳逆喘息短气方o 麦门冬、甘草 (各五两) 、蜀椒、远志、桂心、细辛 (各三两) 、附子 (一两半) 、 人参 (四两) 、干姜 (二两) o 右九味末之, 蜜和丸, 微使淖, 先含如弹丸一枚, 细细咽之喉中中当热, 药力稍尽复含一丸, 日三, 夜二, 服药七日愈, (延年方云若不能o 含者可分一木九作七小丸益服之夏月含益麦门冬甘草人参胡洽云亦可o 梧子丸十丸酒服之经心录以吴茱萸代桂心酒服如梧子五丸空腹服之治o 寒冷则心痛咽中有物吐之不出咽之不入食饮少者) o 治结气冷症积在胁下, 及脚气上入少腹, 腹中胀满百病方, 大蒜去心皮三升, 捣令极熟, 以水三升和令调绞取汁更捣余滓令熟, 更以水三升和令调, 绞取汁更捣? 余滓令熟, 更以水三斗和令调, 绞取汁合得九升, 所得滓可桃颗大, 弃却, 以微火煎取三升, 下牛乳三升, 合煎取三升, 旦起空腹一顿温服之令尽, 至申时食 三日服一剂, 三十日服十剂止o 大蒜煎治疝瘕积聚, 冷癖痰饮, 心腹胀满, 上气咳嗽刺风, 风癫偏风, 半身不随?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35 腰疼膝冷, 气息否塞百病方o 蒜 (六斤四两去皮切水四斗煮取一斗去滓) 、酥 (一升内蒜汁中) 、牛乳 (二升) 、 荜拨、胡椒、干姜 (各三两) 、石蜜、阿魏、戎盐 (各二两) 、石上昌蒲、 木香 (各一两) 、干蒲桃 (四两) o 右拾二味末之, 合内蒜汁中, 以铜器微火煎取一斗, 空腹酒下一两o 五日以上稍加至三两, 二十日觉四体安和更加至六两, 此治一切冷气甚良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36 治气上下否塞不能息桔梗破气丸方o 桔梗、橘皮、干姜、厚朴、枳实、细辛、葶苈 (各三分) 、胡椒、蜀椒、 乌头 (各二分) o 、荜拨 (十分) 、人参、桂心、附子、茯苓、前胡、防葵、芎藭 (各五分) 、甘草、 大黄、槟榔、当归 (各八分) 、白术、吴茱萸 (各六分) o 右二十四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大, 酒服十丸, 日三, 有热者空腹服之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37 治气实若积聚不得食息槟榔汤方o 槟榔 (三七枚) 、细辛 (一两) 、半夏 (一升) 、生姜 (八两) 、大黄、紫菀、 柴胡 (各三两) 、橘皮、甘草、紫苏、冬用子、茯苓 (各二两) 、附子 (一枚) o 右十二味 〔口父〕咀, 以水二斗煮取三升, 分三服, 相去如行十里久, 若有症结? 加甲二两防葵二两, 气上加桑白皮切二升, 枳实厚朴各二两, 消息气力强弱, 进二剂后隔十日, 更服前桔梗破气丸o 治积年患气, 发作有时, 心腹绞痛, 忽然气绝, 腹中坚实医所不治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38 复谓是蛊方o 槟榔大者 (四七枚) 、柴胡 (三两) 、半夏 (一升) 、生姜 (八两) 、附子 (一枚) 、橘皮、甘草、桂心、当归、只实(各三两) o 右十味 〔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五日一剂,服三剂,永除根本(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肺脏) 128方)
39 治逆气心腹满, 气上胁痛寒冷心腹痛, 呕逆及吐不下食, 忧气结聚, 半夏汤方o 半夏 (一升) 、生姜、桂心 (各五两) 、橘皮 (四两) o 右四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分四服, 日三夜一, 人强者作三服, 亦治霍乱后吐逆腹痛o 治逆气心中烦满, 气闷不理气上半夏汤, 方出第十六卷呕吐篇四味者是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40 治上气咽喉窒塞短气不得卧, 腲背痛满不得食, 面色萎黄贝母汤方o 贝母 (一两) 、生姜 (五两) 、桂心、麻黄、石膏、甘草 (各三两) 、 杏人 (三十枚) 、半夏 (三合) o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分为三服, 日三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41 治上气脉咳逆, 喉中水鸡声, 喘息不通呼吸欲死麻黄汤方o 麻黄 (八两) 、甘草 (四两) 、大枣 (三十枚) 、射干 (如博碁子二枚) o 右四味 〔口父〕咀, 以井花水一斗煮麻黄三沸, 去沫内药, 煮取四升, 分四服日? 奔气汤, 治大气上奔胸膈中, 诸病发时, 迫满短气不得卧, 剧荏便悁欲死,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42 腹中冷湿气, 肠鸣相逐成结气方o 半夏, 吴茱萸 (各一升) 、生姜 (一斤) 、桂心 (五两) 、人参、甘草 (各二两) o 右六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分四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43 枳实汤, 下气治中满闷方o 枳实 (三枚) 、大枣 (十四枚) 、半夏 (五两) 、附子 (二枚) 、人参、甘草、 白术、干姜、厚朴 (各二两) o 右九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 一服八合, 日三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44 治气满腹胀下气方o 半夏 (一升) 、生姜 (一斤) 、人参 (一两半) 、橘皮 (三两) o 右四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去滓分三服, 日三, 一方无人参o 止三味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45 治气两胁满急风冷方o 杏人、茯苓、防葵(各八分) 、吴茱萸、橘皮、桂心、防风、泽泻 (各五分) 、白术、射干、芍药、苏子、桔梗、枳实 (各六分) o 右十四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二,加至三十丸,(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46 治气满闭塞不能食喘息方o 诃梨勒 (十枚末之) o , 蜜丸如梧子, 食后服三丸, 不忌, 得利即止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47 治上气咳逆方o 苏子 (一升) 、五味子 (五合) 、麻黄、细辛、紫菀、人参、黄芩、 甘草 (各三两) 、桂心、当归 (各一两) 、生姜 (五两) 、半夏 (三两) o 右十二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分三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48 治气上不得卧神秘方o 橘皮、生姜、紫苏、人参、五味子 (各五两一作桔梗) o 右五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分三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49 治热发气上冲不得息, 欲死不得卧方o 桂心 (半两) 、白石英、麦门冬、枳实、白鲜皮、贝母、茯神、槟榔人、 天门冬 (各二两半) 、车前子 (一两) 、人参、前胡、橘皮、白薇、 杏人 (各一两半) 、郁李人 (三两) 、桃人 (五分) o 右十七味末之, 蜜和, 以竹叶饮服十丸如梧子,日二加至竹叶饮法o 竹叶、紫苏子 (各二升) 、紫菀、白前 (各二两) 、百部、甘草、生姜 (各三两) o右七味〔口父〕咀,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温以下前丸, 药尽更合之, 安食下气,(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50 理胁并治客热人参汤方o 人参、麦门冬、干姜、当归、茯苓、甘草、五味子、黄耆、芍药、枳实 (各一两) 、 桂心 (三两) 、半夏 (一升) 、大棘 (十五枚) o 右十三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煮取三升, 去滓一服九合, 从旦至晡令尽o 皆热服慎勿冷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51 治风虚支满, 膀胱虚冷, 气上冲肺息奔令咽喉气闷往来, 下气海藻橘皮丸方o 海藻、橘皮 (各三分) 、杏人、茯苓 (各二分) 、人参、吴茱萸、白术、 葶苈 (各一两) 、桑根、白皮、枣肉、昆布 (各二两) 、芍药、桂心 (各五分) 、 白前 (三分) 、苏子 (五合) o 右十五味末之, 蜜丸饮服如梧子大十丸, 日二, 加至十五丸, 以利小便为度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52 治气上方o 硐砂、细辛、牛膝 (各等分) 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53 右三味末之, 气发酒服方寸匕, 后三日忌酒余禁如药法治上气方o 上酥 (一升) 、独头蒜 (五颗) o 右二味先以酥煎蒜, 蒜黄出之, 生姜汁一合共煎今熟空腹服一方寸匕温服之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54 治上气呕吐方o 芥子 (二升末之蜜丸) o 寅时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 日二服, 亦可作散o 空腹服之,及可酒浸服,并治脐下绞痛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55 治劳气方o 小芥子三升捣末, 绢袋盛酒三斗浸之, 密封七日去滓温服半升, 渐至一升半, 得力更合, 忌如药法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56 治上气三十年不差方o 大枣 (一百枚) 、豉 (一百二十粒) 、蜀椒 (二百粒) 、杏人 (一百枚) o 右四味先捣, 杏人豉令熟后内枣椒更捣, 作丸如枣核大, 含之稍稍咽之, 日三夜一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57 治积年上气不差垂死者方o 莨菪子 (熬色变) 、熟羊肝 (薄切暴干) o 右二味各捣等分, 以七月七日神酢拌令相着, 夜不食, 空腹服二方寸匕, 须拾针, 两食间以冷浆白粥二匕止之, 隔日一服永差, 四十日内, 得煮饭汁作芜菁羹食之, 以外一切禁断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58 下气方o 生姜 (五两) 、小麦 (一升) o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 顿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59 又方o 紫苏茎叶 (切一升) 、大枣 (二七枚) o 右二味, 以酒三升煮取一升半, 分再服, 水煮亦得, 一方加橘皮半两, (肘后方无枣用橘皮) 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60 治气方o 桃皮二斤去黄者 〔口父〕咀, 以水五升煮取三升, 一服一升, 差即止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61 又方o 酒服驴脂二合, 日二差止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62 又方o 黄牛乳二升煎取一升, 和生乳一升, 空腹服之, 日二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63 又方o 驴乳, 初服三合, 三日后日别五合, 后至七合, 七日后至一升, 忌葵菜猪鱼油等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64 又方o 空腹服尿, 但尿则服之, 百日止, 治一切病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65 又方o 空腹服乌牛尿, 日再, 至三升止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66 补气虚逆方o 大枣 (三升) 、甘皮 (去脉十具) 、干地黄 (八两) 、干姜 (二两) o 右四味治下筛, 酒四升渍枣三宿, 漉出枣取酒为炊汁, 将枣内甑中微火蒸之, 令枣膏入釜中酒里煎酒令余二升许, 甑中枣候皮核在止火贮器中将前散及热下搅之令调大略与糖相似, 以酒服二合, 日再, 非止补气, 亦通治一切短气, 并形体瘦甚良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67 大补气方o 羊肚 (一具治如食法去膏骨) 、羊肾 (一具法膏四破) 、干地黄 (五两) 、甘草、 秦椒 (各一两) 、白术、桂心、人参、厚朴、海藻 (各三两) 、干姜、昆布、 地骨皮 (各四两) o 右十三味治下筛, 内羊肚中, 合肾缝塞肚口, 蒸极熟为度, 及热, 木臼合捣取肚肾与药为一家, 暴干更捣为散, 酒服方寸匕, 日二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68 白石英散, 治气及补五劳七伤无所不治明目利小便方o 炼成白石英十两 (白石英无多少以锤子砧上细硗向冗选去黶翳色暗黑黄o 赤者惟取白净者为佳捣绢下之瓷器中研令极细熟以生绢袋于铜器中水o 飞之如作粉法如此三度研讫澄之渐渐去水水泥至石英暴得干看上有o 恶不淡者去之取中央好者在下有恶者鉣之更研堪用者使熟白绢袋子盛o 着瓷中以瓷盖之于三斗米下蒸之饭熟讫出取悬之使干更以瓷器中o 研之为成石斛、苁蓉 (各六分) 、茯苓、泽泻、橘皮 (各一两) 、菟子 (三两) o 右七味治下筛, 于瓷器中研令相得, 重筛之, 酒服方寸匕, 日二o 不得过之, 忌猪鱼鹅鸭蒜冷酢滑o 补伤散, 主肺伤善泄咳善惊恐, 不能动筋不可以远行, 膝不可久立o 汗出鼻干少气喜悲, 少气喜悲, 心下急痛, 痛引中, 卧不安席, 忽忽喜梦寒热?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69 小便赤黄, 目不远视唾血方o 天门冬 (一升) 、防风、泽泻、人参 (各一两半) 、白敛 (一两) 、大豆卷、前胡、 芍药、栝楼根、石膏、干姜 (各二两) 、紫菀 (一两) 、桂心、白术 (各四两) 、 甘草、干地黄、署预、当归 (各二两半) 、阿胶 (一两半) o 右十九味治下筛, 食上酒服方寸匕, 日三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70 白石英丸补养肺气方o 白石英 (一作白石脂) 、磁石、阳起石、苁蓉、菟丝子、干地黄 (各二两半) 、 石斛、白术、五味子、栝楼根 (各一两) 、巴戟天 (五分) 、桂心、 人参 (各一两) 、蛇床子 (半两) 、防风 (五分) o 右十五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 酒服十五丸, 加至三十丸, 日二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71 治气不足理气丸方o 杏人、桂心 (各一两) 、益智子、干姜 (各二两) o 右四味末之, 蜜丸如梧子, 未食服三丸, 以知为度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72 治冷气气短方o 蜀椒 (五两) (绢袋盛以酒一斗浸之) 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73 , 二七日, 服之任意多少, 治读诵劳极疲乏困顿方o 酥、白蜜、油、糖、酒 (各二升) o 右五味合于铜器中微火煎二十沸, 下之准七日七夜服之令尽慎生冷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74 又方o 人参、甘草、茯苓、当归 (各两) 、大枣 (二十枚) 、地骨皮、芎藭、芍药、黄耆、 干地黄 (各三两) 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75 右十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分三服, 一方用桂心三两治卒短气方o 捣汁服一升立差, (肘后方治卒上气鸣息便欲绝) 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76 治乏气方o 枸杞叶、生姜 (各二两) o 右二味 〔口父〕咀,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顿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77 治少年房多短气方o 栀子 (二七枚) 、豉 (七合) o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豉取一升半, 去豉内柝子, 煮取八合, 服半升, 不差更服o 凡上气冷发腹中雷鸣转呕逆不食灸太冲不限壮数从痛至不痛, 从不痛至痛止, 上气厥逆, 灸堂百壮, 穴在两乳间o 膈中气, 灸阙输随年壮, 扁鹊云, 第四椎下两傍各一寸半名阙输o 心腹诸病坚满烦痛, 忧思结气, 寒冷霍乱, 心痛吐下, 食不消, 肠鸣泄利, 灸太仓百壮, 太仓一穴一名胃募, 在心下四寸, 乃胃管下一寸o 结气囊裹针药所不及, 灸肓募, 随年壮, 肓募二穴, 从乳头邪度至脐中屈去半, 从乳行度是穴o 下气, 灸肺输百壮, 又灸太冲五十壮o 凡脐下绞痛流入阴中发作无时, 此冷气灸关元百壮, 穴在脐下三寸o 短气不得语, 灸天井百壮, 穴在肘后两筋间o 又灸大椎, 随年壮o 又灸肺输百壮o 又灸肝输百壮o 又灸尺泽百壮o 又灸小指第四指间交脉上七壮o 又灸手十指头合十壮o 乏气灸第五椎下, 随年壮o 少年房多短气, 灸鸠尾头五十壮o 又盐灸脐孔中二七壮o 论曰, 凡卒厥逆上气气攻两胁心下痛满奄奄欲绝此为奔豚气, 即急作汤以浸两手足, 数数易之o 奔豚腹肿, 灸章门百壮, 章门一名长平, 三穴在大横外直脐季肋端o 奔豚, 灸气海百壮, 穴在脐下一寸半o 又灸开元百壮, 穴在脐下三寸o 奔豚抢心不得息, 灸中极五十壮, 中极一名玉泉, 在脐下四寸o 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 灸中府百壮, 穴在乳上三肋间o 奔豚, 灸期门百壮, 穴直两乳下第二肋端傍一寸五分o 奔豚上下, 灸四满二七壮, 穴侠丹田两傍相去三寸, 即心下八寸脐下横文是也o 肺痿第六 (论一首方五首) o 论曰, 寸口脉数, 其人病咳, 口中反有浊唾涎沫出, 何也师曰此为肺痿之病何从得之, 师曰, 病热在上焦, 因咳为肺痿, 或从汗出, 或从呕吐, 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数被驶药下, 重亡津液故得肺痿o 又寸口脉不出反发汗, 阳脉早索阴脉不涩三焦踟蹰, 入而不出, 阴脉不涩, 身体反冷其内反烦多唾唇燥, 小便反难, 此为肺痿伤于津液o 便如烂瓜, 下如豚脑但坐发汗故也, 其病欲咳不得咳, 咳出干沫, 久久, 小便不? 其脉平弱, 肺痿吐涎沫而咳者, 其人不渴必遗溺小便数, 所以然者, 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昡, 师曰, 肺痿咳唾咽燥欲者, 自愈, 自张口者短气也o 治肺痿多涎唾, 小便数, 肺中冷必眩, 不渴不咳上虚其下不能制溲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78 甘草干姜汤以温其脏, 服汤已, 小温覆之若渴者属消渴, 法甘草干姜汤方o 甘草 (四两) 、干姜 (二两) o 右二味 〔口父〕咀,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 去滓分二服, (集验肘后有大枣十二枚 治肺痿涎唾多出血, 心中温温液液, 甘草汤方, (千金翼名温液汤) o 甘草二两 〔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 去滓分三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79 治肺痿咳唾唌沫不止, 咽燥而渴, 生姜甘草汤方o 生姜 (五两) 、甘草 (四两) 、人参 (三两) 、大枣 (十二枚) o 右四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去滓, 分三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80 治肺痿吐涎沫不止,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o 桂枝、生姜 (各三两) 、甘草 (二两) 、皂荚 (一挺) 、大枣 (十二枚) o 右五味 〔口父〕咀,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去滓, 分三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81 治肺胀咳而上气咽燥而喘, 脉浮者心下有水, 麻黄汤方o 麻黄、芍药、生姜 (仲景用干姜) 、细辛、桂心 (各三两) 、半夏、 五味子 (各半升) 、石膏 (四两) o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仲景名此为小青龙加石膏汤肘甘草三两为九味) o 肺痈第七 (论一首方五首) o 论曰, 病咳唾脓血其脉数实者, 属肺痈, 虚者属肺痿, 咳而口中自有津液, 舌上胎滑, 此为浮寒, 非肺痿, 若口中辟辟燥, 咳即中隐隐痛, 脉反滑数, 此为肺痈也, 问曰, 病者咳逆师脉之何以知为肺痈, 当有脓血吐之则死, 后竟吐脓死, 其脉何类, 何以别之, 师曰, 寸口脉微而数, 微则为风, 数则为热 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 呼气不入热过于荣o 吸而不出, 风伤皮毛, 热伤血脉, 风舍于肺, 其人则咳, 口讫喘满o 咽燥不渴多唾浊沫, 时时振寒热之所过, 血为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 始萌可救, 脓已成则难治, 寸口脉数, 跌阳脉紧, 寒热相搏, 故振寒而咳, 跌阳脉浮缓胃气如经, 此为肺痈, 师曰, 振寒发热寸口脉滑而数, 其人饮食起居如故, 此为痈肿病, 医反不知, 而以伤寒治之, 不应愈也, 何以知有脓, 脓之所在, 何以知其处, 师曰假令脓在中者为肺痈, 其脉数, 咳唾有脓血, 设脓未成, 其脉自紧数, 紧去但数脓为已成也o 治咳中满而振寒脉数咽干而不渴时时出渴时时出浊唾腥臭, 久久吐脓如粳米粥,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82 是为肺痈, 桔梗汤方o 桔梗 (三两集验用二古今录验用一枚) 、甘草 (二两) 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83 右二味 〔口父〕咀,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滓, 分二服, 必吐脓血也, 一方o 有款冬花一两半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84 治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方o 葶苈 (三两末之) 、大枣 (二十枚) o 右二味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 去枣, 内药一枣大, 煎取七合, 顿服令尽, 三日服一剂可服三四剂o 治肺痈胁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闲香臭, 咳逆上气喘鸣鳪塞, 葶苈大枣, 泻肺汤主之, 用前方先服小青龙汤一剂, 乃进之小青龙汤方, 出第十八卷咳嗽篇中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85 治咳有微热烦满, 心甲错, 是为肺痈黄昏汤方o 黄昏手掌大一片, 是合昏皮也, 〔口父〕咀,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分二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86 又方o 苇茎 (切二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 、薏苡人 (半升) 、瓜瓣 (半升) 、 桃人 (三十枚) o 右四味 〔口父〕咀, 内苇汁中煮取二升, 服一升, 当有所见吐脓血o 飞尸鬼疰第八 (论一首方四十五首灸法十二首) o 论曰, 凡诸心腹痛, 服众方热药入腹, 寂然不动, 但益气息急者, 此尸疰病也, 宜先服甘草汁一升, 消息少时, 服瞿麦汤尽剂, 得下便觉宽也, 井暴症坚结宿食, 及女人血坚痛发作无定者神良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87 五疰汤, 治卒中贼风遁尸鬼邪心腹刺痛大胀急方o 大黄、甘草 (各三两) 、当归、芍药 (各二两) 、乌头 (十枚) 、生姜、 蜜 (各一斤) 、桂心 (四两) o 右八味 〔口父〕咀, 别渍大黄以水九升煮取三升, 乌头别内蜜中煎令得一升, 投汤去滓, 分服三合, 如人行二十里久, 更进一服日三, 不知, 加至四合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88 蜈蚣汤, 治恶疰邪气往来心痛彻背, 或走入皮肤移动不定苦热四肢烦疼赢乏短气方o 蜈蚣 (一枚) 、牛黄 (一分) 、大黄 (二两) 、丹砂、人参 (各三分) 、细辛、 鬼臼、当归、桂心、干姜 (各一两) 、黄芩、麝香 (各半两) 、附子 (四枚) o 右十三味 〔口父〕咀, 以水一斗煮取三升, 去滓, 下牛黄麝香末, 分三服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89 治卒中恶贼风寒冷入腹便绞痛, 或飞尸遁尸发作无时抢心满胁痛如刀刺口禁者方o 甘草、干姜、干地黄、茯苓、羊脂、当归、细辛 (各一两) 、芍药、吴茱萸、 桂心 (各二两) 、栀子人 (十五枚) o 右十一味 〔口父〕咀,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内脂烊尽, 分三服, 欲利者,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90 治卒中恶风, 角弓反张, 或飞尸遁尸心腹绞痛者方o 茯苓、芎藭、当归、干地黄、甘草 (各一两) 、桂心、吴茱萸、干姜、 芍药 (各二两) 、栀子人 (十四枚) o 右十味 〔口父〕咀,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分二服, 痛甚者加羊脂三两当归人参芍药 心腹坚急加大黄三两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91 桃皮汤, 治中恶气心腹痛胁胀满短气方o 桃白皮 (一握东引者) 、真朱、附子 (各一两) 、栀子人 (十四枚) 、 当归 (三两) 、豉 (五合) 、桂心 (二两) 、吴茱萸 (五合) o 右八味 〔口父〕咀,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 去滓内真朱末, 分作二服, 一方无o 当归以下四味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92 桃奴汤, 治中恶毒气, 蛊疰心腹卒绞痛方o 桃奴、当归、人参、干姜 (各二两) 、芎藭、甘草 (各三两) 、丹砂、麝香、茯苓、 犀角、鬼箭、羽桂心 (各一两) o 右十二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 去滓, 分三服, 未食服, 大便不通加大黄三两芒消二两, 胡洽有雄黄一两无丹砂芎藭治卒中风寒冷温气, 入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93 虚胀急满抢心胁叉痛, 气息不通脉弦紧, 汗不出及得伤寒方o 吴茱萸、当归、麻黄、独活、甘草、桔梗、茯苓 (各二两) 、桂心、青木香、石膏、 大黄、犀角 (各二两) o 右十二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煮取六升, 分三服日二o 治风冷气入腹忽然绞痛坚痛急如吹, 大小便闭小腹有气结如斗大胀满,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94 其脉弦老者沈迟方o 瞿麦、当归、鬼箭羽、猪苓、桔梗、防已、海藻、吴茱萸、芎藭 (各二两) 、桂心、 大黄 (各三两) o 右十一味 〔口父〕咀, 以水九升煮取三升, 分三服, 亦可用犀角二两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95 治诸杂疰相连续死, 亦治三十年众疰方o 桃根白皮一斤 〔口父〕咀, 以水二斗煮取一斗, 去滓, 分八九服, 二日服之令尽? (崔氏用桃根白皮治疰在心腹痛不可忍者) 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96 又方o 捣桃人二七枚, 研酒服之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97 又方o 小芥子末之, 鸡子白和传o 尸疰鬼疰者, 即五尸之中尸疰, 又挟诸鬼邪为害者也, 其变动乃有三十六种, 至九十九种, 大略令人寒热淋沥, 沉沉嘿嘿, 不的知其所苦, 而无处不恶, 累年积月, 渐就顿滞, 以至于死, 死后复注易傍人, 乃至灭门,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98 觉如此候者宜急疗之方o 獭肝一具阴干治下筛, 水服一方寸匕, 日三, 如一具不差, 更作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99 小附着散, 治飞尸贼风发时急痛不在一处, 针则移发一日半日乃差须臾复发方o 细辛、天雄、甘草 (各一分) (作莽草) 、桂心 (三分) 、附子 (一两) 、 乌头 (一两) 、干姜 (一两) 、雄黄、真朱 (各半两) o 右九味治下筛, 酒服方寸匕, 不知稍增, 以知为度, (胡洽有蜀椒四分不用桂心附子) 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00 大附着散, 治五尸疰忤与前状同方o 黄芩、由跋 (各一两) 、金牙、犀角、麝香、牛黄 (各一分) 、天雄、 桂心 (各半两) 、椒目、细辛、雄黄、干姜、黄连 (各一两) 、真朱 (三分) 、 蜈蚣 (一枚) o 右十五味治下筛, 酒服一钱匕, 日三, 以知为度o 大金牙散, 主一切疰, 方在第十二卷中o 金牙散, 主鬼疰风邪鬼语尸疰, 或在腰脊胁流无常处, 不喜见人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01 志意不定, 面目脱色, 目赤鼻张, 唇干甲黄方o 金牙 (一分) 、蜈蚣、蜥蜴、附子 (各一枚) 、蜣蜋、亭长 (各七枚) 、元青、 徐长卿、斑猫 (各十四枚) 、贝母 (二枚) 、人参、狼牙 (各四分) 、雄黄、铁精、 野葛、芎藭、大黄、甘草、蛇蜕皮、露蜂房、曾青、真珠, 丹砂、茹、 干漆 (各一分) 、桔梗、鬼臼、石长生、椒目、乌头、狼毒、芜荑、鬼督邮、 鬼箭羽、藜芦、狸骨 (一作鹤骨) 、雷丸、甲、滑石 (各二分一作消石) 、 毒公 (三分) 、石膏 (五分) 、寒水石、桂心 (各四分) 、牛黄、 胡鷰屎 (各二分) o 右四十五味治下筛, 先食, 以酒服一刀圭, 日再, 不知渐加之, 虫随大小便出, 崔氏名蜀金牙散o 白术散, 治风入脏腑, 闷绝常自躁痛, 或风疰入身, 令疰鬼疰飞尸恶气肿起, 或? 或前或后或内或外, 针灸流移无有常处, 惊悸腹胀气蒲叉心头痛或恍惚悲惧不能饮食或进或退阴下湿痒, 或大便有血,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02 小便赤黄房中劳极方o 白术 (十四枚) 、附子、秦艽、人参、牡蛎、蜀椒、细辛、黄芩、芎藭、 牛膝 (各三分) 、干姜、桂心、防风 (各五分) 、茯苓、桔梗、当归、独活、 柴胡 (各四分) 、乌头、甘草、麻黄, 石南、莽草、栝楼根、天雄、 杜仲 (各二分) o 右二十六味治下筛, 平旦酒服五分匕, 讫, 口人行七里久, 势解, 更饮酒五合为? 太乙备急散, 治卒中恶客忤五尸入腹鬼刺鬼痱, 及中蛊疰吐血下血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03 及心腹卒痛腹满伤寒热, 毒病六七日方o 雄黄、桂心、芫花 (各二两) 、丹砂、蜀椒 (各一两) 、藜芦、巴豆 (各一分) 、 野葛 (三分) 、附子 (五分) o 右九味, 巴豆别治如脂余治下筛, 以巴豆合和更捣, 合和调置铜器中密贮之, 勿泄 有急疾水服钱五匕, 五加至半钱匕, 老少半之, 病在头当鼻, 在膈上吐, 在膈下利, 在四肢当汗出, 此之所为, 如汤沃雪o 手下皆愈, 方宜秘之, 非贤不传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04 龙牙散治百疰邪气飞尸万病方o 龙牙、茯苓 (各二两半) 、雄黄、枣膏、芍药 (各五分) 、干地黄、石斛、 胡燕屎 (各三分) 、铜镜鼻、甘草、橘皮、芎藭、鬼督邮、远志、甲 (各半两) 、 狸阴 (二具) 、蜈蚣 (一枚) 、鬼箭羽、乌头、羌活、露蜂房、曾青、真珠、桂心、 杏人、防风、桃奴、鬼臼、鹳骨 (各一两) 、人参、大黄 (各一两半) 、 苏子 (四合) 、白术 (二两) o 右三十三味治下筛, 酒服一刀圭, 以知为度, 当有虫从便出,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05 治鬼疰蛊疰毒气变化无常方o 鲛鱼皮、犀角、麝香、丹砂、雄黄、蜈蚣、丁香、蘘荷根、鹿角、龙骨、蜀椒、 干姜 (各一分) 、具子 (十枚) o 右十三味治下筛, 酒服方寸匕, 加至二匕, 日三o 备急散, 主卒中恶风气忤迷绝不知人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06 出第十二卷三味备急丸是治暴心痛面无颜色欲死者方o 以布裹盐如弹丸大, 烧令赤, 置酒中消服之, 痢即愈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07 治蛊疰方o 烧猫儿屎灰水服之, 用雄猫儿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08 治卒得恶疰腹胀墨奴丸方o 釜下墨一合盐二合o 右二味合治下, 以水一升半煮取八合, 一服使尽, 须臾吐下, 即差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09 治哭疰方o 梳齿间刮取垢水服之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10 又方o 腊月猪脂一合乱发一两o 右二味煎发令消烊服之, 虫死矣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11 又方o 熬大豆帛裹熨之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12 治一切病食疰方o 釜下土, 鸡子大末之, 酢泔清一升和服, 行五十步, 吐, 即差,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13 治几食上得病名为食疰方o 还取本食种数多少相似各少许, 和合布裹烧灰, 取杏人大, 水服之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14 鹳骨丸, 主遁尸飞尸积聚痛连背走无常处台在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方o 鹳骨 (三寸) 、雄黄、莽草、丹砂 (一作丹参) 、牡蛎 (各四分) 、 (一作牡丹藜) 、芦桂心、野葛 (各二分) 、斑猫 (十四枚) 、巴豆 (四十枚) 、 蜈蚣 (一枚) 、芫青 (十四枚) o 右十二味末之, 蜜, 丸服如小豆大二丸, 日三, 以知为度o 蜥蜴丸, 主症坚水肿蜚尸遁尸寒丧尸尸注骨血相注恶气鬼忤蛄毒邪气往来梦寤存亡流饮结积,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15 虎狼所啮痢犬所咋毒入人五脏, 服药以杀其毒, 毒即消, 妇人邪鬼忤亦能遗之方o 蜥蜴 (二枚) 、地胆 (五十枚) 、虫 (四十枚) 、杏人 (三十枚) 、 蜣蜋 (十四枚) 、虫 (三十枚) 、杜消 (七分) 、泽漆 (二分) 、芍药 (五分) 、 虎骨 (六分) 、甘草 (一两) 、桃奴 (二分) 、犀角 (二分) 、巴豆 (七分) 、 鬼督邮 (二分) 、干姜 (四分) 、桑赤鸡 (二分) 、款冬花 (三分) 、 甘遂 (五分) 、蜈蚣 (二枚) o 右二十味, 别治巴豆杏人如膏, 内诸药末研调下蜜捣二万杵, 丸如麻子大, 食前服三丸, 日一, 不下加之, 不敢吐下者一丸, 旦服, 有人风冷注癖坚二十年? 得愈, 与秽聚重重o 治诸疰病毒疰鬼疰食疰冷疰痰饮宿食不消酒癖桔梗丸o 桔梗、藜芦、皂荚、巴豆、附子 (各二两) o 右五味末之, 蜜和捣万杵, 宿不食, 且起饮服二丸如梧子大, 仰卧服勿眠, 至食时膈上吐膈下下、去恶物如科斗虾子, 或长一二尺, 下后当大虚, 口干可作鸡羹, 饮五合大极饮一升, 食粥三四日, 病未尽更服, 忌如药法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16 十疰丸, 主十种疰气疰劳疰鬼疰冷疰生人疰死人疰尸疰食疰水疰土疰等方o 雄黄、巴豆 (各二两) 、人参、甘草、细辛 (一作蒿本) 、桔梗、附子、皂荚、 蜀椒、麦门冬 (各一两) o 右十味末之, 蜜丸空腹服如梧子大五丸, 日二, 稍加以知为度o 太一神明陷冰丸, 主诸病破积聚心下支满寒热鬼疰长病咳逆唾噫, 辟除众恶鬼逐邪气鬼击客忤, 中恶中结气咽中闭塞有进有退绕脐绞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17 痛恻恻随上下按之挑手心中愠愠如有虫状毒注相染灭门方o 雄黄 (二两) 、元青 (五枚) 、桂心 (二两) 、真珠 (一两半) 、麝香、人参、 犀角、鬼臼 (各一两) 、附子 (一两半) 、蜈蚣 (一枚) 、乌头 (八枚) 、 杏人 (三十枚) 、射罔 (一两) 、丹砂 (二两) 、蜥蜴 (一枚) 、斑猫 (七枚) 、 藜芦、矾石 (各二两一矾石) 、樗鸡 (七枚) 、地胆 (七枚) 、牛黄 (一两) 、 当归 (三两) 、巴豆 (一分) 、大黄 (二两) o 右二十四味末之以蜜和捣三万杵丸如小豆大, 先食, 服二丸, 日再o 不知稍增以药二丸着门上令众邪不近, 伤寒服之无不愈, 若至病家及视病人夜行独宿服二丸, 众鬼不能近也, 胡洽无元青桂心真珠麝香人参犀角乌头射罔蜥蜴樗鸡牛黄当归只十二味与积聚篇重江 南度世丸o 主万病症结积聚伏尸长病寒热疰气流行皮中, 久病着床肌肉消尽,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18 四肢烦热呕逆不食, 伤寒时气恶疰汗出口噤不开心痛方o 蜀椒 (三两) 、人参、细辛、甘草 (各二两) 、茯苓、真珠、大黄、干姜、丹砂、 野葛、桂心、雄黄、鬼臼、麝香 (各一两) 、乌头、牛黄 (各二分) 、附子、 紫菀 (各六分) 、巴豆 (六十枚) 、蜈蚣 (二枚) o 右二十味末之, 蜜丸饮服小豆大二丸, 加至四丸, 日一, 加獭肝一具, 尤良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19 大度世丸, 主万病与前状同方o 牛黄、大黄、雄黄、细辛、附子、真珠、甘草、人参、射罔、丹砂、鬼臼、 莽草 (各一两) 、蜀椒、麝香、鬼箭羽、茯苓、桂心、紫菀 (各二两) 、 干姜 (三两) 、野葛 (一尺) 、蜥蜴、蜈蚣 (各一枚) 、巴豆人 (八十枚) 、 地胆 (五十枚) 、元青 (二十枚) 、樗鸡 (二十枚) o 右二十六味末之, 蜜丸以饮服如小豆二丸, 日二, 先食服之,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20 治疰病相染易及霍乱中恶小儿客忤长病方o 獭肝 (一具) 、雄黄、莽草、丹砂、鬼臼、犀角、巴豆 (各一两) 、麝香 (一分) 、 大黄、牛黄 (各一两) 、蜈蚣 (一枚) o 右十一味末之, 蜜丸空腹服如麻子大二丸, 加至三丸, 以知为度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21 雷氏千金九, 主行诸气宿食不消饮实中恶心腹痛如刺及疟方o 大黄 (五分) 、巴豆人 (六十枚) 、桂心、干姜 (各二两) 、消石 (三分) o 右五味末之, 蜜丸捣三千杵, 服如大豆二丸, 神验无比, 已死者折齿灌之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22 治卒得尸疰毒痛往来方o 乱发灰、杏人o 右二味等分, 研如脂酒服梧子三丸, 日三, (姚氏以猪膏和丸) 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23 治遁尸尸疰心腹刺痛不可忍者方o 桂心、干姜 (各一两) 、巴豆人 (二两) o 右三味治下筛, 以上酢和如泥传病上, 干即易之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24 芥子薄, 主遁尸飞尸, 又主暴风毒肿流入四肢头面方o 白芥子一升蒸熟捣, 以黄丹二两搅之, 分作两分, 布袋盛之, 更蒸使热, 以薄痛上, 当更迭蒸袋, 常使热薄之, 如此三五度即定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25 治遁尸尸疰心腹及身有痛处不得近方o 取艾小挼令碎, 着痛上厚一寸余热汤和灰令强热, 置艾上, 冷即易o 不过二三度差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26 治人皮肤中痛名日症疰方o 醋和鷰窠土傅之o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127 治走疰方o烧车釭令热,暂入水以湿布裹熨病上o(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肺脏) 128方)
128 治三十年气疰方o 豉心 (半升) 、生椒 (一合) o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 适寒温, 用竹筒缩取汁, 令病者侧卧, 手擘大孔射灌之 少时当出恶物, 此法垂死悉治得差, 百千不可具说o 凡五尸者, 飞尸遁尸风尸沈尸尸疰也今皆取一方兼治之, 其状腹痛胀急不得气息上冲心傍攻两胁或累块踊起或挛引腲背, 治之法,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七 (肺脏) 128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