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见乡愁

 ggz5159 2016-06-26
    遇见乡愁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抹挥之不去的淡淡的乡愁。    早就听说,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有个叫周山头村的古村落很有意思,我一直想去看看。  今年油菜花开的时候,我来到了这个叫周山头村的山旮旯。从松阳到周山头村要一个多小时,车子开在盘山公路上,满目春意浓浓,一茬茬布达拉宫似的黄色土坯房子,井然有序地点缀在梯田之间,像世外桃源一样宁静而美丽。这里,没有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游人,没有市井的喧嚣声,只见几个本地的农人和背着摄影包和三脚架的几个摄影师,农人们从容的做着自己的农活,却将宁静和淡泊洒在路旁,洒在农家小院里。   停好车子,碧溪绕行,四周树影婆娑,小桥流水人家,古藤老树昏鸦。明媚的春光从密密丛丛的枝叶上透射下来,仿佛时光倒流了一百年。我在村子里穿梭着,轻轻叩着一户户农家院子的门,挨家挨户拍过来,一时竟也神清气爽。    这个村子住的几乎都是年迈的老人们,年轻人都下山打工去了,孩子们也上学去了。这里的老人们非常淳朴,对我们的到来很是友好,每到一户人家,都要泡茶给我们喝,跟我们聊聊天,拉拉家常。     在这里,看见一些随意堆放的农家物品,都会勾起我对童年生活的亲切怀想。在农家小院,别看平常杂乱无章的农具,到了过年都会拾掇的井井有条,打扫的干干净净。一进院子,大客厅中央放着长方形的桌子,摆上香笼,放上果品,茶碗酒盅筷子一应俱全。    岁月如歌,走过浮世繁华,我们再来山区逛逛,哪怕是一堵土夯的墙,上面丛生杂草,随处可见的猪圈、 蓑衣、斗笠、镰刀、鸡笼、石磨……这些正在消失的农家物品,在岁月的洗礼下,仿佛老古董一样珍贵,它都会勾起我们浓郁的乡愁情怀,瞬间弥漫了我们怀旧的情绪。   山乡的早晨,烟囱里透出的袅袅炊烟,美得令人心醉。千百年以来,对于一直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农村人来说,炊烟给予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汗流浃背的乡亲们是温暖、是安慰、是家的召唤。   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远远的便可聆听到树林里的热闹了。这热闹是林间的蝉和鸟儿制造的。唐代诗人说的好:“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林间山幽的意境,是治疗俗世中人心气浮躁之病最好的药了。     人到中年,每个人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感觉格外的亲切,小时候的生活场景,也常常会浮现在脑海里。     蓝天和白云,是我们小时候四季里最寻常的景致。只要是晴天,仰视天穹,所见的是淡蓝而浩渺的天空,絮状而缠绵的、成团而独立的、细碎而零星的白云嵌于天幕。夜晚,我们躺在家门口竹床上纳凉,数着满天的星星,伴随着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入眠,如今想想这些场景,都觉得很奢侈了。    我满怀深情地拍这些农家物品,拍的过程中,仿佛一个游子抒发自己对故乡家园,对母亲的绵绵思念。这些农家物品,大多数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而我留下照片的目的,就是为了挖掘记忆深处的怀念。    这些农家小院,不在于多么敞亮,那是我们梦中的家园,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上的领地。这些农家物品虽然摆的拥挤杂乱,狗跑鸡跳的,却洋溢着家的温暖、日子的祥和。    我们拍完片,收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夕阳从山边斜照过来,我们同古老的大树一起成为脚下那片土地的阴影,风儿轻轻地亲吻着乡村的田园,几缕炊烟从农家的烟囱里袅袅升起,不远处传来鸡鸭狗叫的声音,这一切,仿佛就是一个甜美的梦境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