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答:家庭教育

 方远图书馆 2016-06-26
今天看了以前做的笔记,又重新快速翻看了这本书,关于富家庭与穷家庭的教育方式,让我印象尤其深。

  我们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被我们出身之地,出生之时,出身时之阶层所影响。这个在平常百姓中是一个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流于自我安慰的说辞,在这里,得到了比较扎实的证明。事实上,金融学中的系统风险(或者称为系统机遇)有助于进一步归纳这个规律。

  如果你出身在1月左右,而你的国家规定只有9岁以上才能足球比赛,并且注册日在1月,你会发现,你是这项比赛年龄最大的,你的身体发育比别人要长一点,那么你会比较强壮一点,你的强壮也很快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比如说上场,比如说能力出众带给你的自信,于是你就更加出众了。这说明,成功与出身之时有关。

  如果60年代,史玉柱在美国而不是在中国,那么史玉柱很可能成为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这说明,成功与出身之地有关,因为出身地的时代机遇不同。出身地也会影响你的技能与性格:比如你出身在亚洲,你的数学会特别好,因为汉语的十个数字音特别短,容易记住长串数字(比如说背九九乘法时特别容易)这个也是马太效应;比如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德国人比较有精确感,中国人则对应的精确感低(表现为说话模糊),另外中国人的权力距离大,所以比较重视权威。


  因为Facebook创始人是犹太人,所以拿到创投特别容易,犹太人投资别人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对方是不是犹太人。这说明人的成功与所处的种群有关。因为某人在南美有白人血统,所以混得比其它没有的人要好。

  但这些都是你不能决定的。

  你不能决定的还有很多。这些都影响了你未来的高度。如果你出身在穷人的家庭,显然你将少了许多资源。但是更加严重的是,穷人家庭与富人家庭的教育模式不一样。以下是对比:

  1、穷人家庭对子女比较放任,所以子女的自由时间多,富人家庭会占用子女的自由时间,让子女多去参加各种活动:俱乐部、博物馆、夏令营、旅游。

  2、穷人家庭不关注子女的兴趣,富人家庭会关注子女的兴趣,并培养之。

  3、穷人家庭把子女当小孩,富人家庭把子女当平等的人,对孩子刨根问底,问清楚来龙去脉,让孩子能和别人谈判,质疑成年人。

  4、穷人家庭会向权威让步,对学校的指示十分遵循,富人发现孩子在校有不公,就会向学校争取利益。

  结论:富人的这种培养方式是叫作“协同培养”,就是让孩子一只处于与别人协作的状态。让孩子变换自己的经历,与团队协作 ,处理高层事件,投成人所好,会甜言蜜语。

  结果:他们的行为表明他们拥有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力。灵活应对各种制度安排的权利,并满足自己的爱好(这个非常非常典型的特征),分享更多的信息啟,得别人的关注。他们在与别人对话时,能吸引别人的注意,能够竖立权威,推动事情的发展。

  穷困家庭的教养方式:穷困家庭的小孩“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冷淡、缺乏信任和拘谨,他们不知道怎么找到自己的路,或者说,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知道怎么样customize.

  关于教育,仍然不是你能决定的,但是这个认识能够帮你更好地教育你的子女。或许,你最后的救命稻草是一万小时理论,任何工作,只要你实践了一万小时,你就是专家中的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