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un.跨越舞界专栏 |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不是那个《拿波里》,却更接近“拿波里”

 街心舞苑 2016-06-26

C

BM特约专栏

跨越舞界

跨越舞界


芭蕾舞,之所以魅力独具

不单单是体态的美好与舞步的韵律

还在于,它是综合的艺术

而这种综合,

也不受制于舞台的局限

是跨越文化的美学体验

关乎戏剧、音乐、美术和文学

是贯穿历史的多元交织

牵系名流、雅事、风物乃至八卦

跨越舞蹈之边界,

带你感受“无界”的趣味


我们等你来“跨界”
投稿请发邮箱:zxt9263@gmail.com




丹皇剧照2016年6月17日 摄于国家大剧院  摄影:王崇玮


文:方大雨

摄影:王崇玮 、陈家骏

责任编辑:张熙婷




跨越舞界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

不是那个《拿波里》,却更接近“拿波里”



即便近几年国外优秀芭蕾舞团造访大陆的频率越来越高,但每次有大团、名团来,还是会引得众多关注。

 

当然,不少团体带来的改编,甚至是颠覆版本,在关注之余,随之而来的还有争议。

 

丹麦皇家芭蕾舞团,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代表之一,是“布侬维尔”流派的继承者,本次来华,谈不上炫耀夺目,倒也是像这个流派具有典型特点的“腿部”技巧那样,缤纷夺目。

 

虽然没有像前年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带来《堂吉柯德》改编时,在沪上公开产生的诸多争议,但将故事时代背景拉扯到了原著的百年之后,也是让人寻味。

 

 

挑逗观众,才是好演出
从“空间置换”到“时间对调”

 


丹皇剧照2016年6月17日 摄于国家大剧院  摄影:王崇玮


我蛮喜欢《拿波里》这个名字,就像徐志摩笔下的“翡冷翠”,是那么的富有诗意的想象空间;正如“翡冷翠”之于“佛罗伦萨”,“拿波里”更常见的说法,就是意大利地名“那不勒斯”。它是古希腊时期就建立的历史古城,也是意大利美丽的海滨度假地。

 

作为《拿波里》芭蕾舞剧初版的编剧,丹麦人布侬维尔,其实是在一次休假的时候,获得了创作的灵感,并以此取名;而他“采风”的地方,正是当年的“拿波里”。

 

作为十九世纪中期的创作者,布侬维尔和那个时代,热衷浪漫主义思潮的艺术家们一样,对异国风情非常感兴趣。

 

虽然,当时航海技术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长途旅行依然不是大多数人能消费的。

 

因此,从丹麦到意大利,所见所闻,足够让布侬维尔兴奋不已;当然,这样的异国情趣,也足以吊足观众的胃口;正如刚刚接触到洋人的中国人,看西洋镜时候的诧异。

 

所以,融入异域元素,在当时的芭蕾舞编剧里,也是吃香得很。比如,在舞剧里,插入异国舞蹈,最常见的就是“西班牙舞”,如彼季帕编舞的《堂吉柯德》;当然还有“拿着扇子”、“留两片胡子”为特点的中国舞,也有“露肚脐眼”、“裹头巾”为风格的印度舞,也还有力量十足的鞑靼舞、一听音乐就有点想笑的阿拉伯舞等等。

 

那个年代展现异域情怀,除了换个口味满足观众外,也有编舞的“炫技”因素在,就想告诉大家:“你看,我去过那么多地方,看过那么多好玩的,你没有吧?”

 

当然,到了当代的舞台,不论舞剧还是话剧,跟过去的“空间置换”相比,又有了新的手法,就是“时间对调”,

 

前阵子在国内热映的英国国家大剧院“NTLive”系列作品,对于莎士比亚经典的演绎,都是把老的故事,放到了现在的时间情景里头。

 

这次由索雷拉·英格伦和尼古拉·胡贝带来的《拿波里》,早已不是布侬维尔那一个,而是把时代背景放到了二战之后。

 

不过,作为现任丹麦皇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的尼古拉·胡贝,虽然呈现了不一样的“拿波里”,但是在极富挑逗观众情趣、不拘泥于传统束缚方面,倒是更接近布侬维尔本人的创造力。

 


借鉴,是好也是坏

不要总爱“多媒体”




丹皇剧照2016年6月17日 摄于国家大剧院  摄影:王崇玮


当年的布侬维尔,在到达意大利的“拿波里”之前,先在法国的巴黎有所停留;原本只是想找份跳舞工作的他,虽然没有完成心愿,但是却看到了《吉赛尔》的试演。

 

《吉赛尔》有多出名?一句话说,它是浪漫主义芭蕾的巅峰之作。

 

《吉赛尔》的第二幕中,因感情破裂过世的女主角吉赛尔,来到了一个魔幻的世界,由人变成了不得转世的精灵,而一拉开大幕的时候,一大群精灵,在女舞王的带领下,群魔乱舞的场景,让所有人难忘。

 

当《拿波里》第二幕拉开的时候,也有一段海妖王带着女海妖舞蹈,给女主角施魔法,让她不再为“人”的片段。

 

这个和《吉赛尔》第二幕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片段,其实就是布侬维尔借鉴来的。

 

“借鉴”,通常也是那个年代的手法,就拿布侬维尔自己来说,不单单有《拿波里》第二幕借鉴了《吉赛尔》第二幕,更有传世经典《仙女》,就是“复刻”了法国人菲利普?塔里奥尼的《仙女》。

 

“借鉴”之后的再创造,也是布侬维尔的本事,《吉赛尔》中的第二幕,变现的侧重是,女主角“从人到仙”的如幻梦境,而《拿波里》第二幕的核心,则是女主角如何在男主角的感召下“从妖变回到人”的挣扎。

 

这次来华的改编版《拿波里》,最大的借鉴,莫过于多媒体的运用了。


很多人觉得第一幕很枯燥,大段的“哑剧”叙事,没什么舞蹈段落;但是,不少人也从第一幕开始,就被拿波里海边的“水波荡漾”的美景吸引。


不禁发问:是真的吗?这不可能是投影!


讲真,要感谢多媒体的运用。假如说,百年前,赞助人的财大气粗,使得宏大的舞美得以完成,并成为以彼季帕为代表的“古典主义”芭蕾的基本特点;那现如今,多媒体的介入,更让舞台效果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在表现浪漫主义题材的时候,对于呈现魔幻般的天国仙境和海底幻境的时候,起到了极大的气氛烘托作用。

 

《拿波里》第二幕中,呈现的海妖王的“蓝洞”,在拿波里是真实存在的,据布侬维尔本人和他妻子的信件中透露,他正是受到了“蓝洞”的感染,才真正创作了这出“舞剧”。

 

因为有了多媒体,“蓝洞”及其所在海底世界的表达,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来得都要到位和精致。

 

以至于说,昏昏欲睡的看客,目光都被漂亮的多媒体视觉吸引了。


再加上第一幕“哑剧”的艰涩,大多数人不清楚男主角是得到了“神谕”的力量,有了护身符;到了第二幕,再加上叙事略快,对护身符的交代,更模糊。眼光聚焦在多媒体的观众,好像并没有反映过来,为什么女主角这么快就从灵魂“出窍”,跳转到“还魂”了。


对剧情不熟悉的观众,在这里难免又一次出戏,有一种“神转折”剧情的感受。


因而,即便多媒体的借鉴是多布侬维尔精神的传承,在这里也难免有“宣兵夺主”之嫌。

 

这样的安排,更会让不少人完全感受不到,“神”这一元素,对笃信宗教的布侬维尔而言有多重要。

 


情绪!情绪!还是情绪!

什么才是有意义的艺术内核?




丹皇剧照2016年6月17日 摄于国家大剧院  摄影:王崇玮


前两幕的《拿波里》讲故事的成份大于跳舞,这是在现场的看客都能感受到的。以至于到了第二幕,连创作者似乎都耐不住性子,草草结束;大家都在等第三幕,这是有原因的。

 

《拿波里》的第三幕,就讲了一个事情,庆祝庆祝再庆祝,一切只为了男女主角的携手回归家园。

 

整个第三幕,都是在跳舞,好不欢乐,因为人人都在庆贺;毫不含糊,因为每一步都是“布侬维尔”体系的精髓!


他们是真的在跳舞,用足尖在“跳”!手部动作,在大多数时候,只是起到了协调身体和保持平衡的意义。

 

第三幕舞蹈的精彩,以再华丽的词藻来描绘都是苍白的,有兴趣的朋友,我建议你通过网路查找相关视频。

 


丹皇剧照2016年6月17日 摄于国家大剧院  摄影:王崇玮


而在这篇文字里,我也不愿意通过大量的芭蕾舞蹈术语,来解读什么是布侬维尔流派特有的“胸前环臂”,或者拆解演员的动作,来让你信服这一切是如何令人惊叹。

 

倘若解读第三幕出现的新颖的“六人舞”,或者是意大利风格的“塔兰台拉舞”以及德国味道的“加洛普舞”,也会很无趣。

 

那么在此,我更想抛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舞蹈?”


从远古溯源,我认同舞蹈起源于祭祀的说法,但是,这样的说法并不适合底层的普罗大众。

通过《拿波里》,我更愿意相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起舞无非是因为快乐的情绪。


第三幕,抛开大家都在谈论的技巧,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欢乐的情绪。


当然,你会问,哪个舞蹈没有情绪?但请问,你看《天鹅湖》或者《吉赛尔》的时候,使劲鼓掌的段落,是因为演员无止境的“炫耀技巧”,还是更多的因为情绪感染了你?


很少有人为情绪鼓掌,就好比大多数人面对精致的、优雅的叙事的时候,昏昏欲睡一样。

大多数人看芭蕾舞,都热衷于演员连续地大跳跃,或者是疯狂地转圈。


当然,这并不完全指责观众“不识货”,创作者为了吸引眼球的故意为之,也是个大问题。幸运的是,故意炫耀技巧,而忽略“有感而发”的情绪,这样的做法,布侬维尔和他的继承者们,打心底里,说了“不!”

 

正如百年前,布侬维尔在他的“舞蹈信条”里指出的:“音乐助舞蹈升华为诗,而过多的体操技巧令舞蹈沦为街头杂耍;艺术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在和谐与平衡中掩去技巧与卖力;规矩的举止不代表真实的性情,矫揉造作是优雅的天敌。”


在他提出这一观点后甚至不到二十年,一批不满于彼季帕创立“古典芭蕾”陈旧体系的年轻人,开始为“当代芭蕾”发声;他们虽然在舞蹈技巧上完全不同于布侬维尔,但是在精神特质上,却是契合的。


这种契合,在百年之后的现任总监尼古拉·胡贝的身上得到传承。


这种传承,得益于以丹麦皇家芭蕾舞团为核心,布侬维尔建立的“丹麦体系”教学。


这种教学,在这次随团来华的孩子们身上得到体现。可以说,这次我们看到的丹麦皇家芭蕾舞团,人数上并没有大团的风范,但是携带的小演员,绝对赢过所有来华的名团。


孩子们的演出也是《拿波里》的亮点,值得一提的是,早于尼古拉·胡贝担任“丹皇”总监的佛兰克·安德森,他在幼年时,就曾作为儿童演员,参加了《拿波里》的演出。


兴许,今晚演出里,站在拿波里桥上的小演员,其中有一位,也将是未来的“丹皇”掌舵人呢?

 



丹皇剧照2016年6月17日 摄于国家大剧院  摄影:王崇玮


丹皇谢幕照2016年6月24日 摄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摄影:陈家骏


芭蕾在线开启舞蹈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