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国术出拳留肘咏春却伸尽肘打出,究竟谁

 不惑之 2016-06-26

咏春拳王志鹏

咏春黏手练习,亦要求尽肘。
在学传统国术的时候,师傅总会警戒徒弟出拳不可伸尽,要留肘,以防分筋错骨…
但咏春却反其道而行,日字冲拳是拳拳伸尽,毫不留肘…
究竟谁对谁错呢?
其实早很多年前,仍然有拳不伸尽的理论,但随著全球一体化,透过很多功夫比赛角力切磋,已引证了许多事实,与以往闭门造车不同。
第一,出拳留肘确可防分筋错骨或拍伤手肘,但问题是谁人可以分筋错骨呢?假设一个人一秒可发四拳(不算过分),即每拳所用时间是0.25秒,而一般人的反应时间是0.2秒,意即反应加上动作要快於0.25秒才可成立,如果水平段数一样根本不可能,要高一两班才成立。
第二,用两只手处理一只手,咏春另一手已可及时反击,分筋错骨不成立。
第三,今日公开檑台的西洋拳、泰拳等,一概已打尽肘,你认为没有充足训练可以上擂台吗?擂台还会有多余的动作吗?一定是有用及实际可以战胜的技术及方法。
第四,正所谓「一吋长,一吋强」,伸尽肘可以将攻击距离伸到最长,而最后的部分更是力最大的部分,力经过加速、伸展…留肘的部分就是最大力,如果留肘等於留力,令力不能完全发挥,攻击力大减。
所以一切事实都源於实战,功夫的理论都是前人的经验,但今日我们仍要将实战经验加上去,才能使之完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