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百药之长,但不可纵。

 集尔思 2016-06-27

     把握好度,酒就能成为良药。中医最初对酒的认识其实就是把酒当成药来用,酒有“百药之长”的美称。而值得注意的是,最早的“医”(医)字中就含有“酉”(酒)字。


     中医认为:酒可以使人通神明,还可以通行经脉。所以酒通常是用来做引经药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常食用的米酒,在古代就是非常好的药引子。

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有一剂名方叫做当归四逆汤,该药可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而这个方子就一定要用到酒。


     当归四逆汤主要治的是厥阴肝经的病变,而酒是走肝经的,所以酒是引经药,通过酒把药带过去,酒在这里起的作用非常重要。


     清朝陈士铎写的《本草新编》中讲道:“少饮有节,养脾扶肝,驻颜色,荣肌肤,通血脉,厚肠胃,此酒之功也。”这里就说了饮酒有诸多好处,但也再一次强调了饮酒要有节度。


      酒要“少饮有节”,每天稍微喝一点点,对脾胃是有好处的,因为酒可以通血脉、厚肠胃、御风寒,同时还可以消愁,因为酒有宣散的作用。但如果喝得太多,就成了借酒消愁愁更愁,那就会加重情志的问题。


     “无酒不成席”其实是说两点:一是酒能助兴,调节吃饭时的气氛;二是酒有化肉食的功效。有的人说吃山楂丸可化掉肉食,我没见哪个古代文献记载过一摆宴席就每人先发个大山楂丸的,都是吃肉喝酒。


      我们在吃日本料理和韩国料理时,要喝点清酒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会发现,吃生鱼片的时候,一定要喝清酒,以及沾芥末,因为这两样东西都有宣散和化肉食的作用。


       韩餐现在也比较流行,韩餐中烤肉很多,所以配一些酒喝也是很科学的。同时韩餐都有大麦茶,大麦茶也是化肉食的饮料。


       所谓医食同源,药食同源,吃什么、怎么吃,食物的相互搭配,都是要遵循互补的原则。


        吃海鲜要配的是黄酒和姜,除了可以抵消海鲜的寒凉之外,从味道上还有些讲究。就是黄酒的味道和海鲜的味道有点犯冲,口感不太好。但正因为口感不好,恰恰是救了你。因为口感不好,所以你就少吃,少吃就不生病。


        人都有饕餮之心,就是人是很贪嘴的,总怕亏着了这张嘴,什么都想吃,吃什么就吃多,这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中国传统文化讲“食为半饱无兼味”,吃饭要吃半饱,别一吃就吃个沟满壕平;“酒至三分莫过频”,酒喝到三分就可以了,不能再多,再多就有害处。


       在冬季养生当中,也建议大家喝一点酒,酒要加热喝,不能凉喝。对女性而言,醪糟是最能补女性气血的,对女性身体有好处,可经常吃些。

         中度糖尿病人都属于肝受到了损伤,这就会影响到患病者的性功能。所以此类病人要注意对酒有所规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