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叉与筷:两种美学

 圆角望 2016-06-27

寇研(西安)·味知味觉

说起餐具,首先让人想到的无非是西方的刀叉、东方的筷子这两个代表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不管是形态还是质料构成,也可说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美学。

西餐中,刀叉总是一起出镜的,但无疑,叉子比餐刀更能给人安全感,尽管那刀子总无一例外是钝的,而且自17世纪始,路易十四就将禁止刀匠制作锋利的餐刀写进了法律,但也因此暗示了餐刀潜在的危险,于是西餐中叉子的地位赛过刀子也在意料之中,据说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餐桌礼仪的基本规则就是:如果有疑问,就用叉子。

叉子的这个地位在英国历史学家比·威尔逊那也得到了印证:“在西方,最礼貌的进餐方式是使用叉子。用叉子显得礼貌,是因为它不像刀那么暴力,也不像勺子那样孩子气、那样凌乱。无论吃鱼、土豆泥还是豆类和蛋糕,都可以使用叉子。”但是,叉子的“不像刀那么暴力”也只是相对刀而言,事实上叉子的进化史中,尤其早期只有两个尖齿时,也是危险的,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在《趣味生活简史》中考察这种两个尖齿的叉子时写道:“由于这类叉子只有两个锋利的齿尖,刺痛嘴唇或舌头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在喝了酒或者欢闹而瞄准目标的能力减弱的情况下。”

即使后来的叉子流行四个尖齿,降低了两个尖齿时的风险系数,但在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看来,无论材质还是形状,西方刀叉都给人冷冰冰的器械的感觉,一顿饭的“机械性”意味的操作感太强。

从审美上,罗兰·巴特偏爱筷子。上世纪60年代日本之行后,罗兰·巴特在其著作《符号帝国》中,对筷子充满了迷思。在他看来,筷子比刀叉人性,甚至还带有母性的意味,“由于使用筷子,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人们需要与肉食搏斗一番),而是成为和谐地被传送的物质”,这思考甚至上升到东方哲学层面,他认为筷子与“天”有同一性,不仅在于与食物的非对抗关系,还有其质料组成,也来源于自然。

但罗兰·巴特盛赞的筷子,在早期西方人的眼中,也曾是不怀好意的调侃对象,是他们居高临下的俯视中对所谓东方异域情调的揶揄方式,如在17世纪意大利旅行家弗朗西斯科·克来提的笔下,中国人“用两根磨成钝钝的圆柱形细棒吃饭,细棒有一个人的手掌那么长,像写字用的羽毛笔那么粗……”在另一些旅行者看来,中国人“使用起筷子来,如此娴熟,仿佛他们一辈子除了使用筷子之外什么也没干过”。参照自20世纪中叶起东方哲学对西方思想的渗透历程,从他们对筷子的认知转变中或也可管窥一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