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的防晒基础必修课 在这个一言不合就夏天的季节里,面对紫外线君无情地伤害,防晒用品,应该算是最最最最最最必备的肌肤盾牌了吧。 但是!当面对货架上各色各样的防晒产品,看着花里胡哨的包装宣传,听着口若悬河的导购推荐,可能大部分的小伙伴都是,一!脸!懵!逼! imgLoading![]() 让我冷静一下!谁来帮帮我! 没事儿,表怕!跟叔走,黑喂狗! imgLoading![]() 说到防晒,就不得不提到两大妖孽----UVA和UVB 紫外线其实分三种:UVA,UVB,UVC. 但由于UVC大部分能够被臭氧层过滤掉,因此,这个小妖精是不能伤害到宝宝们的,本魔王就暂时原谅它了。 那么UVA和UVB就是让我们晒黑,晒伤,晒老的两大妖孽。 imgLoading![]() UVA,波长320~400nm,这家伙会穿墙术,穿透能力很强,能穿过表皮,直接造成真皮层的损伤,也是肌肤被晒黑的元凶!它还可以让皮肤老化,长期遭受UVA伤害便形成了皱纹。 imgLoading![]() UVB,波长275~320nm,这个小妖精穿墙术倒是没学好,但学会了一丈红。它会造成皮肤快速晒红,甚至晒伤。 那防晒产品上标注的SPF和PA又是什么鬼? imgLoading![]() PA是防晒产品标明的抵抗UVA的效果,PA不用数值,而是用+表示,+表示效果一般,++表示有效,+++表示效果较好。 SPF值表示防晒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就是指防止被晒伤的时间倍数,比如你的皮肤在不用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在烈日下10分钟会晒红,那么,用了SPF30的防晒霜,就会延长被晒红时间的30倍,即300分钟会晒红,以此类推。 但是!这只是在特定的实验条件测出的理!论!值!在生活中,出汗、出油等情况都会对这些值造成影响。而且具有同样SPF值PA值的不同防晒霜也不一定具有相同的防晒功效!因为还要考虑到其中防晒配方的稳定性,延展性,以及配方中防晒剂搭配是否可以很好地覆盖紫外线全波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有些防晒剂吸收紫外线后会释放出导致衰老的自由基,让你逃过了紫外线造成的衰老,却没能逃过防晒剂带来的衰老。所以,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imgLoading![]() 那是不是防晒指数越大越好呢? 很多同学看到这里可能会问:天呐,紫外线太可怕了,那我直接买最大SPF值和PA++++的产品算啦!这个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哦!SPF15表示能阻挡93%的UVB,SPF30阻挡97%的UVB,SPF50能阻挡98%以上的UVB。也就是说,SPF30上下,也就基本能够满足普通日常的防护了,没必要为了那1%的提高而增加皮肤刺激的风险,毕竟从SPF30到SPF50,防晒剂浓度几乎增加了一倍。如果不分场合频繁地使用过高SPF值和PA值的防晒可能会对皮肤造成负担,所以,购买防晒用品还是要多多考虑使用场景和紫外线强度,不要过度担心,淡定淡定~ 大魔王小建议 SPF20+ PA++ 日常大部分时间在室内时使用,中度阳光。 SPF30+ PA+++ 短时间户外工作、旅行、夏日强度阳光。 SPF50+ PA++++ 或更高,特定环境下暴晒或长时间户外运动,强烈阳光照射。 imgLoading![]() 咳咳!严肃!表闹!下面内容很重要! 请同学们拿出小本本,大魔王开始划重点咯! 物理防晒剂 VS 化学防晒剂,两大防晒法器 物理防晒剂又称为紫外线屏蔽剂,主要是通过无数个小颗粒,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层,其实大家可以脑补成在皮肤上刷墙。那这层墙呢,可以将紫外线反射、折射和散射出去,屏蔽它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纯物理防晒安全性较高,稳定性较强,适合极其敏感的肌肤,孕妇及婴幼儿。 But!!由于纯物理的防晒就是防晒剂里的立邦漆,因此,会厚厚滴,油油滴,惨白兮兮滴,肤感差差滴。 物理防晒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 imgLoading![]() 化学防晒剂又称为紫外线吸收剂,它通过吸收紫外线并把它再转化成一种较低能量释放出来这种“忍气吞声”的方法,对皮肤进行保护。 纯化学防晒质地就不那么“刷墙”啦,它相对清爽,没有厚重的油腻感,但其中可能有部分成分具有致敏风险。比如,二苯酮,就曾被美国接触性皮炎学会选为2014年年度接触性过敏原。 But!!这并不说明化学防晒就全部都是危险的啊! 宝宝们表害怕! 化学防晒剂:乙基己基三嗪酮,二苯酮-3,对苯二亚甲基二樟脑磺酸等。 其实呐,为了防晒效果,以及质地肤感等多重因素的考虑,市面上的产品80%以上都是物理和化学防晒剂的搭配产物。 imgLoading![]() 听到这里,同学们可能有点晕了!挺住!老师还有一些栗子要举! 现在,随便拿出你手边的一个防晒,看看成分表,没准就能找到下面叔说到的这些个小成分呢~ UVA防护剂举例: 对苯二亚甲基二樟脑磺酸:Mexoryl SX (麦色滤) 安全指数:★★★★ 安全有效,但防护波段不全且不稳定,需搭配其他防晒剂使用。 它为现今最有效的UVA防晒成份之一,防护波段最高可以达到344nm(UVA的波段最高400nm)。不过,Mexoryl SX吸收紫外线的波段并未涵盖所有UVA波段,而且曝露在阳光下两小时即可分解40%,所以常常需要搭配其他防晒剂一起使用。 丁基的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Avobenzone (阿伏苯宗) 安全指数:★★★ 可吸收UVA全波段,但光稳定性差,具有一定致敏风险。 是一种主要的紫外线UVA化学防晒剂,可以吸收UVA320~400波段,可以阻隔一些UVA-I,但对于UVA-II效果微弱,因此常与二苯酮-3混合使用,易引发过敏等皮肤不适。此外,该成分的主要缺点是光稳定性不高,经过紫外线的照射后会渐渐被分解而失去防晒效果。 二乙氨基羟苯甲酰基苯甲酸己酯:Uvinul A Plus 安全指数:★★★★★ 全波段防晒,且光稳定性好。 防晒波段在320~400nm,包含了整个UVA的波段。光稳性佳,没有Avobenzone那么容易被分解。且跟UVB防晒剂搭配使用,可以提升产品的SPF值,有助于UVB的防护。 UVB防护剂举例: 乙基己基三嗪酮:Uvinul T 150 (辛基三嗪酮) 安全指数:★★★★★ UVB吸收能力强,稳定性好。 它是现今市售UVB吸收能力最强的油溶性吸收剂,高光稳定性,防止UV-B诱导的免疫抑制作用。耐水性强,对皮肤的角质蛋白有较好的亲和力,与Uvinul A Plus合用,可以提高SPF值。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OMC, Octinoxate 安全指数:★★★★ 应用范围广,对皮肤刺激性小。 它是目前市场上很常见的油溶性UVB防晒剂,吸收波长290~320nm之间,全世界范围使用十分广泛,对皮肤刺激较低,安全性好,几乎是一种理想的防晒剂。 虽然其安全性存在一定争议,但争议点也是大剂量实验室使用的前提下,因此,不用太过担心。 苯基苯并咪唑磺酸:Ensulizole 安全指数:★★★ 吸收紫外线的同时会产生自由基,建议搭配抗氧化产品使用。 是一种紫外线UVB防晒剂,也能吸收很小部分的UVA波段,属于水溶性化学防晒剂。曝露于阳光下吸收紫外线的同时会产生自由基,从而对皮肤DNA造成一定的损伤,建议搭配抗氧化产品使用。 UVA + UVB防护剂举例: 二氧化钛 Titanium Dioxide 安全指数:★★★★★ 物理防晒剂,安全度高,但易泛白,适合油皮。 是一种常见的物理防晒剂,通过反射散射的方式阻隔紫外线UVB和部分UVA,当达到超过5%的高浓度时才能完全阻隔紫外线UVA。二氧化钛是粉状的,几乎不会被皮肤吸收,所以安全度高,缺点是它也属于色料范畴,要达到较好防晒效果时必须高浓度添加,所以涂抹在皮肤上会发白,加上其高吸油吸水特性,容易造成皮肤干燥。 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Tinosorb S 安全指数:★★★★★ 光谱防晒,且稳定性强,安全性好。 是一种新型的广谱防晒剂,可防护一部分的UVB以及全部的UVA,吸收波长在290~370nm之间。其分子量大,不易被皮肤吸收;稳定性强,还可以做为其他化学防晒剂的稳定剂;与其他防晒剂的相溶性强。在UVA方面的防护可以与Avobenzene相媲美。 二苯酮-3:Oxybenzone 安全指数:★(孕妇儿童慎用) 防晒剂兼稳定剂,但具有一定致敏,致癌风险。 二苯酮-3是常用的化学防晒剂,可吸收UVB及部分UVA波段,同时可以帮助保护其他的化妆品成分,避免其在阳光照射下变质。FDA 批准二苯酮-3可以作为非处方(OTC)防晒成分使用,但是浓度最高不得超过6%。欧盟化妆品指令也评定这种防晒成分安全浓度不超过10%。瑞典已经禁止使用这种成分。中国规定不能超过10%,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注明含二苯酮-3。因考虑争议性比较大,所以建议孕妇和婴幼儿慎用。 奥克立林:Octocrylene 安全指数:★★★ 吸收波长跨度大但不全面,释放自由基需搭配抗氧化成分一同使用。 奥克立林是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吸收波长290-340nm的防晒剂,但不管是防UVA还是UVB,它都达不到全波段,所以不可以单独用在防晒霜中,经常搭配其他防晒剂一起使用,能达到较高的SPF防晒指数,它暴露在阳光下会释放出氧自由基,建议使用该类成分的防晒品的同时搭配抗氧化产品使用。 咳咳,看了这么多,同学们都有没有好好地做笔记啊!小心本魔王在暑假到来之前的期末考哦~ imgLoading![]() 下一期,我们正视开始大魔王的防晒解析,看看由上面讲到的这些防晒成分配成的那些所谓神奇的防晒霜们到底藏着什么小秘密。我造来自懒癌星的你,一定非常期待下期这种造福大众,节省时间,直接买买买的内容吧,那么,先去好好搞懂这一期的小知识,接下来,跟我一起走出课堂,来一节实践课吧~ imgLoading![]() 下期再见~ |
|